03.06 中醫中的中氣是怎樣產生的?

豬鼻子兔


氣是構成人體和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常言道有氣者生,無氣者死,人活就是一口氣,氣足的人生命旺盛,氣虛的沒有生機,中氣則是人體後天之氣的來源,是保證人生命活動的前提,中氣旺盛生命就會強壯,中氣不足體質虛弱,中氣的來源主要是人體吸入自然界的清純之氣,和飲食五穀產生的脾胃之氣的結合,中氣中醫稱之謂宗氣。

中醫的氣可以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也就是元氣、營氣、宗氣、衛氣,這些氣共同維持著身體的各種功能,元氣就是人的真氣,是隨著生命而來,需要後天之氣的滋養和充實,元氣充足的體質強壯,元氣不足的體質虛弱,元氣藏於腎中,影響著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人體生命的先天之本。


中醫的中氣就是宗氣,是由自然界中的清純之氣和飲食五穀產生的水谷精微相結合而成,《黃帝內經》中有“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也就是由肺氣和脾胃之氣組成,這種氣形成於肺而聚於胸中,是氣血的生化之源,是維持人體正常功能的後天之本,它可以幫助肺呼吸,貫注心脈而行氣血,因此中氣旺盛的人,氣血運行正常、體質強壯,反之中氣不足的,就會食少便溏、氣虛無力、動則氣喘,中氣下陷的會有久瀉和臟器下垂的症狀,有脹、墜、久瀉的表現,一般體質都比較虛弱。

營氣、衛氣來源於中氣,營氣行於脈中,隨著血液運行於全身,衛氣是行於脈外,對身體起到溫暖和保護作用,因此中氣不足或者虛弱,就會使血液運行減緩,身體的抵抗力降低,經常感冒或者體質偏寒,身體怕冷、四肢發涼,中氣充足身體才會健康。

中氣即是宗氣,中醫一般認為中氣是脾胃之氣,與人的飲食和消化吸收關係密切,飲食不足或者營養不良都會影響中氣的生成,因此中氣不足的人要調理脾胃、調理飲食,當然中氣的形成也受肺氣的影響,肺氣正常能夠吸入清純的空氣,才可以使中氣旺盛,這也是保持人體正常功能的前提。

中醫治療疾病必求於本,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先天之本必求於腎,後天之本必求於中氣,而中氣必是脾胃,這是中醫經常說的:久病歸脾,窮必歸腎,所以注意調理飲食,保持肺氣通暢,就會使中氣充足,才可以保證人體的身體健康。


中醫雜症


中醫中的氣一直讓許多人糾結那麼什麼是氣,我認為就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功能。中醫認為血是氣之母氣是血之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血到達的地方會生氣而推動血液循環是氣。我們知道人體的任何器官都由細胞組成,而細胞靠血提供營養而細胞才能生存發揮其功能。所以血是氣之母但如果細胞生命力不強則推動血液循環不力,中醫視為陽虛這樣就要補氣就是補陽氣其主要是提高細胞的生命力。細胞的生命力得到了提高陽氣就旺盛了。氣是那裡來的氣是身體的一種生理功能。


劉老107409131


黃元御的天人解和彭子益的圓運動對此有詳細論述。

地氣上升,天氣下降,旋轉之間,化生中氣。

天人一氣,人體脾升胃降,升降之間,化生中氣。

中氣左旋右轉,升而化陽,降而化陰。


中醫臨證心法


中氣!中醫理論,性命孕生,父母精血因子為先天之炁,後天性命精之本為脾納津之功力,為中氣。脾,肺,腎,肝,心,歸脾為生成運化。五臟生成之理,稱中氣虛弱,營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