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历史上,谁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

司马公昭


有关蜀汉灭国的罪魁祸首,有人说是刘禅,因为他太昏庸;也有人说是黄皓,是这个死太监才误的国。就我个人来看,都有道理,但都不全对。蜀汉亡国的真正祸首,是益州士族。

蜀汉即将灭亡的时候,群臣在讨论是往哪儿跑的问题,有人说往南跑,有人说往东吴跑,这时陈寿的老师、光禄卿谯周站出来,大放了一通厥词。先是论证了南逃和东逃的不可取,然后似乎“正义凛然”道:“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这段话被后人骂成了千古遗臭之言,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解的时候引用了孙盛和孙绰的话,全都是抨击这种卖国言论的:“自为天子而乞降请命,何耻之深乎!”“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况称天子而可辱於人乎!”

但是谯周只是一个小人物,他在朝堂之上的作用并不大,若不是这番卖国言论和陈寿老师的身份,他可能连进《三国志》的资格都没有。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后的势力,也就是益州士族。

蜀汉的政治格局非常复杂,大体来看,就是由刘备入川前的“荆州势力”、刘焉父子的“东洲势力”和益州土著所构成的金字塔。益州土著人数最多,经济实力最强,却被迫处于最下层位置,这就让他们非常不满。

更要命的是,在曹魏和东吴的皇帝都已经向士族妥协,开始将政权无条件向士族过渡的时候,蜀汉方面还在拒绝妥协,并且坚持“依法治蜀”。要坚持这个原则,就必须牺牲大部分人利益,自然就只能是士族吃亏。

所以,蜀汉的士族对这个政权早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灭国对他们来说没有痛苦只有福利。而谯周,只不过是他们的代言人而已。



青言论史


我们先探讨一下三国后期大的历史环境:

蜀汉是三国当中治理的最好的,所以他也就是最先灭亡的。——易中天

曹操一开始想建立一个寒门法家的政权,但是曹丕为了当皇帝向士族低头了,还搞出一个九品中正制,曹魏彻底变成了士族政权。

再看孙吴,为了稳固江东,作为一个外来政权,孙权也不得不向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低头。孙权称帝的那一刻起,江东实际上也是被士族控制了。

最后看蜀汉,诸葛亮推行依法治国,抑制豪强特权,益州士族在蜀汉基本占不到太大的便宜。士族掌权说到底就是要维护士族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曹丕和孙权为了自身政权的稳定,拉拢讨好士族,然而这一套在诸葛亮这里根本没有市场,坚持不向士族低头,律法严明,政治相对清明。 然而当时士族掌控政权是历史潮流,蜀汉国力最弱,诸葛亮又不肯讨好士族,即便治蜀有成效,但最终得不到士族支持。诸葛亮死后,曹魏大军压境,蜀汉一片投降之声。(士族心想,曹魏一来就可以实行九品中正制了)

诸葛亮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但还是挡不住历史大潮啊,心疼丞相……

所以,我觉得,如果非要找一个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的话,我觉得只能说是——历史规律。


乌有卿


邓艾、钟会为什么能灭蜀成功?

姜维做为军事主帅,难逃其责。在邓艾、钟会之前,曹魏共三次打过汉中,分别是曹操、曹真、曹爽。曹操那次,刘备据险固守,曹操打不下来,最后只能放弃汉中,而刘备真正拥有了汉中。

而到了曹真,兵分三路进攻蜀汉,但是因为路途遥远难走,后方补给困难,再加上天降大雨,所以曹操走了一个月,才走到一半,汉中的山门没见着,就被曹叡一旨诏书,给调回去了。

到了曹爽那边,曹爽本打算借这个机会提高自己的威望与军功,巩固自己的地位,可是蜀汉方面同样采取的是固守战法,曹爽花费巨大之后,仍是无功而返。其实诸葛亮打曹魏,曹魏也采用这个方法,不正面打,就是拖死你。

姜维北伐后期的时候,他的内心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知道,如果采取以前的固守汉中的方法,那么是很难取得大胜的,基本就是曹魏来了,然后走了,姜维的心更大,他想关门打狗,让曹魏大军进来,然后再吞掉曹魏大军。

可是他没料到曹魏直接出动了二十万大军,而邓艾也发现了姜维布防上面的漏洞,那就是姜维的主力要挡住钟会的主力,那么阴平一带必然削弱,那么他是有机会的。名将果然是名将,抓住一切机会,自然,邓艾成功了,成都望风而降。

蜀汉为什么会灭亡?

是刘禅的责任吗?是黄皓的责任吗?是姜维的责任吗?是谯周?自然都有,但都不是主因,刘备的蜀汉对于益州来说,都是外来势力,益州人发现,他们现在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刘焉、刘璋时期,毕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仗要打,那么多负担要负。

所以刘备的夷陵之败后,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益州疲惫,就是这个原因,益州内部开始反对姜维的北伐,开始认为蜀汉应该投降曹魏,那么战争就能结束,其中的代表就是谯周。

而对于刘禅来说,他也觉得没有坚持的必要与胜利的可能,当然姜维并不这样想,他并不愿意就此失败,还打算诈降,通过钟会达到复国的目的,可是益州人都累了,都想投降曹魏了,诸葛亮死后,蜀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简单说


提到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庸碌无能的刘禅,弄权误国的黄皓,劳师北伐的姜维、冒失出战的诸葛瞻等,但他们只是蜀汉走向灭亡的间接推手,而直接埋葬蜀汉的掘墓人则是那个,动不动我夜观天象怎样怎样的“闲散顾问”光禄大夫谯周,也就是陈寿的老师。

因为,他靠着一张嘴,力排众议,说降了刘禅,说降了蜀国朝中大臣,葬送了北地王刘谌抵抗邓艾的一腔热血,阻挡了霍弋欲起南中之军救护国都的爱国之举,更给邓艾送上了一份惊天大功。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邓艾率数千魏军成功翻越阴平小道,江油守将马貌不战而降。因此,邓艾得到粮草补充,部队困境随解。接着,邓艾深忧日久生变,不敢停留整顿,又迅速率军攻克绵竹、斩杀诸葛瞻父子,蜀军防线随之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举占领雒县(今四川广汉北),大军逼近成都。

当日,刘禅忽闻近臣奏报:“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因此,刘禅惊恐失据,立即招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多数大臣认为:“成都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

对此,光禄大夫谯周极力反对,南蛮之人反复无常,加之平时不但没有给予其恩德,还要征收税赋、兵员,又岂会忠心拥护朝廷,如果前去投靠,必生祸患。

接着,多数大臣又提议:“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

闻言,谯周又站出来反对,一国岂有两个天子之说,如若前去,也只能以降臣身份自居。同时,魏国势大,只有魏能灭东吴,而东吴无法灭魏。倘若东吴被魏所灭,再投降魏则是二次受辱。既然都是投降受辱,不如直接投降魏,丢脸也就丢一次而已。

群臣又问谯周:“如果邓艾不接受投降,又该怎么办?” 谯周不以为然:“如今,东吴还未降服,魏国还要做给东吴看。所以,邓艾不但会接受我们的投降,而且还会以礼相待。如果陛下降魏,魏国不封陛下的爵位土地,我会亲自前往魏国首都,用古人的道义为您力争。”

正所谓:“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 谯周为何敢出此“亡国君辱”之论?只因刘禅视其为师,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他则一一引经据典给以答复。所以,虽然谯周只是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无权参政,却颇得刘禅信任。

当谯周写《仇国论》反对姜维劳师北伐后,刘禅便对姜维的北伐同样心下生厌,随借弄权的黄皓之手,欲罢黜姜维兵权,幸得秘书郎郤正出谋,姜维这才无奈前往沓中屯田避难。

然而,当时蜀国君臣不和的问题,已被魏国司马昭麾下的谋臣看得一清二楚,这才有了三路伐蜀之举。也可以说,魏国之所以决定三路大军伐蜀,谯周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时,刘禅五子北地王刘谌闯进朝议殿堂,厉声大骂谯周:“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注:刘禅共有七子,分别是长子刘璇 ,次子刘瑶,三子刘悰,四子刘瓒,五子即北地王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璩。)

刘禅见儿子辱骂自己信任之人,心下不满,当场责问:“大臣都认为应该投降,而你却以血气之勇,想让满城流血吗?”刘谌毫无畏惧,大声道:“如今成都还有数万可用之兵,而且姜维大军尽皆防守剑阁,若闻成都危险,岂能不来相救。如此以来,内外夹击之下,定可大败邓艾。所以,不应该听信腐儒谯周之言,而置先帝基业于不顾。” 刘谌之言若被采纳,邓艾又岂能取得灭国大功,或许他也不会因此而枉死。还真应了那句老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但是,一心想着投降保命的刘禅,闻听刘谌颇为针对谯周,因此更加气愤,随对他大声叱责:“汝小儿岂识天时!”次日,刘谌深感无力回天,随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见此,朝中大臣再也无人敢提“救国之言”,更无人敢驳谯周之议。

期间,安南将军霍弋闻信后,想率军救援成都,但刘禅以成都已有准备为由,不准其所请。

接着,刘禅依照谯周之言,献上皇帝印绶以及官员百姓名册,向邓艾军投降,并下诏令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将领投降,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对于谯周劝主投降的举动,东晋名士孙绰深为不耻:“自为天子而乞降请命,何耻之深乎?”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则愤然痛斥:“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更有后人将谯周同大奸相秦桧相提并论:“宋无秦桧谁下金牌, 蜀有谯周惯修降表。”

综上所述,谯周不但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且还是蜀汉灭亡的幕后黑手。无论他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为民,或为私,但“劝主投降”这种吃里爬外的举动,依旧颇受世人诟病。虽自诩通晓天文,颇通天象,但为何未曾预测到蜀中乱象,而导致太子刘璇及全家被害;又为何未能看出黄皓的小人嘴脸;更未有预测五胡乱华之能。所以,其所谓的夜观天象之言,只不过是为了诱导刘禅投降的借口罢了。


祥子谈历史


这个锅别人背不了,只能是创始人兼一把手的刘备。

刘备通过三步走的战略实现了蜀汉政权的迅速崛起,第一步,赤壁之战后以前荆州牧刘表长子刘琦的名义出兵荆南,占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之后通过向东吴借南郡,终于在荆州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稳固的根据地。第二步,夺取刘璋的益州,一跃成为仅次于曹操的第二大诸侯。第三步,攻占汉中,第一次在正面战场击败曹操,使得蜀汉政权达到军事政治上的全盛局面。

但刘备的三步臭棋也造成了蜀汉衰落直至灭亡的局面。

第一步,未能采纳军师庞统的上策早定益州,致使庞士元殒命落凤坡,入川战事拖延了将近三年,损兵折将,严重消耗了自身的实力。庞统去世后,刘备只得调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率军入川,致使荆州力量削弱,为东吴偷袭埋下了隐患。

第二步,刘备低估了东吴对自己势力迅速扩张的不满。赤壁之战名义上是孙刘联盟对抗曹操,但东吴在联盟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对战争的胜利贡献最大,可胜利的果实却被刘备摘了,刘备不仅占据了荆州,还用欺诈的手段拿下了益州,实力已然超过了东吴,这不得不引起东吴君臣的不满。而此时的刘备还沉浸在汉中大战击败曹操的喜悦之中,未能在关羽北伐时派遣名将镇守后方,致使襄樊之战功败垂成,最终荆州丢失,关羽父子被杀,刘备集团再无统一天下的可能。

第三步,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劝阻,执意发动伐吴之战,车骑将军张飞因之而丧命,而刘备最终兵败猇亭,致使蜀中精锐尽失,五六万大军全军覆没,若非诸葛亮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新生的蜀汉政权已经夭亡。

正是刘备这三步,使得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变成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益州疲弊”,蜀汉做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弱小的一方,北伐更多的是一进攻代替防守的象征意义,灭亡只是时间

问题。


靖远0204


姜维的穷兵黩武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由于其军权独揽,使刘禅颇为忌惮,不得不让黄皓扶持自己的势力,提拔右将军阎宇与其抗衡,由于刘禅过度的放权给黄皓,让正义之士逐渐远离刘禅,身边尽是黄皓一党,焉能不亡。

诸葛亮死了之后,军权一直在费祎、蒋琬手中,可以制约姜维,让蜀地可以休养生息,随着两人的先后去世,姜维掌握了蜀国的军事大权,再也没有人可以制约他,所以年年对外用兵,穷兵黩武,使本来就弱的国力雪上加霜。

《三国志》记载:“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甚至有人说费祎之死也与姜维有关,但正史无记载。

《资治通鉴》记载:“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诸葛在世时,由于其擅于治国,国力还算可以,但诸葛也不敢连年用兵,反观姜维,在国内没有贤人治理的情况下,多次连年用兵,致使民怨沸腾,军心不稳,每年兵力减员很大,蜀国内人口又少,致使兵源缺乏,以致老少皆兵。

长年征战,使国库空虚,只能盘剥百姓,百姓可有多少钱,只能征用士族豪门的资产,使得当地豪族势力敢怒不敢言,只希望魏国尽快来攻打,好得以解脱,蜀国的官员大多都是豪门子弟,家产都不保,谁还为蜀国卖命。

由于黄皓的专权,蜀国事务皆归其管,使得正义之士要存活下去,只得仰其鼻息,如诸葛瞻父子,虽统管朝政,但并无实权,姜维有权但由于黄皓想除之而不敢回,所以诸葛瞻不得不与其联合,尽量维持蜀国的正常运转。

邓艾由阴平道突袭成功,在绵竹与诸葛瞻决战,想劝降之。诸葛瞻愤然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于是杀入敌阵,以死报国。

邓艾的到来,让蜀国百姓和士族豪门势力看到了希望,所以满朝上下几乎一口同声表示投降,软弱的刘禅又能怎么样,只得出城投降,蜀国灭亡。


三千年读史看人生起落


有人会说是姜维,但我不同意。

姜维虽然身为大将军,但在蜀汉阵营里没什么地位,反而是一直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为了远离那帮人,避免成为斗争的牺牲品,姜维不得不请求打仗,打仗,再打仗,这样他的存在才显得有意义,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罪魁祸首也不是刘禅,他虽然是君主,但他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反而是很尊重每一个部下。他宠爱黄皓,但没有因为黄皓的吹风而滥杀过哪个黄皓对手。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黄皓,这两个人互相利用又互相制约,尤其是诸葛瞻,一个名副其实的墙头草,上午对姜维说支持北伐,姜维走后,马上上书请刘禅降姜维的职务并夺去兵权。当然,诸葛瞻对国家还是忠诚的,魏国灭蜀,他坚决不投降,最后战死。

蜀汉被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国力太弱了,他们没有正视北方曹魏兵强马壮的事实,还是用当年诸侯混战时期的眼光和做法处理问题。





水鱼和


回答问题前,先说下姜维,姜维文武双全,辅政后大举进攻魏国。虽然他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没有魏国那样的雄厚国力作为支撑,最终使蜀汉国力消耗殆尽。不过,蜀汉的灭亡不是姜维一个人的过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没有姜维,蜀汉或许会更快走向衰亡。早在姜维执政前,魏国已经名存实亡。自魏齐王曹芳即位后,魏国很快成为了司马氏的天下。景耀五年(262年),魏司隶校尉钟会被司马昭封为镇西将军后奉命都督关中,此举引起了姜维的注意。

姜维立即上表,建议刘禅派遣张翼、廖化二人分别驻守阳安关和阴平桥(今甘肃文县东南),以便抵御魏军当时,姜维屡屡出兵征战,朝中宦官专权。在官的影响下,刘禅将军事视为儿戏,竟用问卜算卦来确定魏军是否来攻。刘禅通过迷信得知魏国不会发兵后,对姜维的建议置之不理,在宫中继续享受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一场灭顶之灾已悄然降临。

炎兴元年(263年),钟会引兵近二十万、兵分三路讨伐蜀汉。除钟会一路外,另两路首领为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驻守沓中的姜维见汉中已被攻破、钟会欲取蜀都成都,立即出兵阻截,廖化、张翼从成都引兵来援。后来,双方在剑阁(今四川剑阁县西)相持姜维、廖化、张翼先赶到剑阁,于是凭险据守。钟会虽有十余万大军,但始终难以有所进展这时候,邓艾与钟会产生了分歧。

姜维退至剑阁前,邓艾曾与诸葛绪谋划击江油(今四川江油东)、入成都。不料,诸葛绪不听其议,率军与钟会会合。钟会乘机诬陷诸葛绪,去了他的兵权。邓艾无奈,只好也去会合。剑阁久攻不下,钟会下令体整后再战。邓艾则认为不能给蜀军喘息的机会,建议取道直逼成都。分歧产生后,邓艾不听钟会号令,引兵绕过剑阁,从险山恶岭中开辟了一条通往江油的小道。驻守江油的蜀军毫无防备,只得举手投降。随后,邓艾又攻破了绵阳,一步步向成都靠近。

刘禅见魏军逼近成都,立即聚众商议。经过一番商讨后,刘禅决定降魏。刘禅投降,标志着蜀汉的灭亡。邓艾率军入成都后,尽量安抚降众。在未得到司马昭许可之前,他先将刘禅封为行骠骑将军,后又上书请封其为扶风王。在这期间,坚守剑阁的姜维接到了后主的投降诏令。姜维顿生一计,先是佯降,接着劝钟会立地称王,不料正合其心意。钟会见邓艾已入成都,立即上告其有谋反之心。司马昭本来就对邓艾先斩后奏的行为不满,再加上钟会的控告,顺势令钟会将其押解回京。押解途中,邓艾先是被其部将劫走,后被钟会军杀死。

邓艾死后,钟会和姜维本想秘密进军洛阳,不料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昭识破,遂公开反叛。姜维乘机建议钟会杀掉入蜀的魏将,以免他们惑乱军心。钟会本欲行事,却招致入蜀魏军的不满,结果被杀。姜维本想利用钟会除掉入蜀魏将,然后再亲手除掉钟会,再兴蜀国,不料也死于乱军之中。

司马昭将刘禅接入洛阳后,封其为安乐公。在洛阳生活期间,刘禅只是一味地忍耐。当司马昭问及他是否思念蜀土时,他不敢如实回答,以“此间乐,不思蜀”为掩护,保住了性命。然而,刘禅既没有韬光养晦的本领,也没有卧薪尝胆的机会,只是为活着而活着。

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刘禅死于异国他乡。 你是怎么看的呢?期待你的点评,评论区大家共同来分享历史吧。

天天开心历史


我就看看能发多少字一、当时的国际形势 襄樊战役爆发前,关羽镇守荆州已经好几年了,恩信大行,加上早年名震四海,在军民中威望很高。荆州军兵强马壮,曹魏隐隐感到了关羽的威胁。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已称魏王,算是汉家下面的一个诸侯国,其实取代刘汉已正定局。曹魏许昌的一批效忠于汉室的官员,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吉本等,就有计划袭击许昌曹操的留守将军王必,内劫持汉献帝反攻曹魏军,外联络关羽军为援助。虽然行动失败了,但可以看出关羽兵盛已经对曹魏形成一股压力,容易引起曹魏统治区不安定因素发酵,酿成一场灾难。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陆浑人孙狼造反,接受关羽的印授,和得胜的荆州军遥相呼应,又给曹魏的腹地制造很大的麻烦。 这种情况下,曹操派征南将军曹仁驻军樊城,统领南方的军事,准备进攻关羽所守的荆州。南阳吏民苦于曹军繁重的赋税,宛城守将侯音又造反。曹仁进攻宛城,迅速地平定了这一次叛乱。“屠宛,斩侯音”。当时曹将庞德等也率军参加了宛城的这次战役。 曹仁回军樊城,庞德部就奉命驻扎在樊城北十里。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率军协助曹仁对付关羽。就是说南方曹刘两家的交手,在关羽进攻攀城前,曹军也已经在布置怎么进攻关羽的荆州军,只是双方都在寻找一个有利于己方的战机动手罢了。 曹仁平叛在建安二十四年春。接着汉中方向发生定军山战役,曹魏西北方总司令夏侯渊阵亡。曹操亲自率军征汉中,相持战打到夏天,五月曹操退军,刘备占领了汉中。刘备又派遣蜀将孟达、刘封进攻曹魏上庸,上庸太守申耽投降。七月,刘备称汉中王。这一段时间,刘备集团开疆拓土,搞得风生水起,在对曹魏的交手中占据了上风。 二、关羽发起襄樊战役的时机 建安二十四年秋八月,关羽进攻驻军樊城的曹魏征南将军曹仁部。曹操又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驻扎在樊城北部,协助抵挡关羽。这就是襄樊战役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 关羽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起进攻?《三国志·魏书·温恢传》可以用来佐证这个时间点是关羽荆州军发起进攻的大好时机。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关羽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当时孙权正进攻曹魏东南方的重镇合肥,时任扬州刺史的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目前虽然我们这边吴军来袭,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一段大雨不断,征南将军曹仁把守的襄樊一线,孤军悬在前线,战备准备只怕不够。对手关羽骁勇无比,又计谋百出。我倒是担忧那边出大麻烦。” 温恢虽然是地方官,但在军事上的眼光曹操也很看好。曹操派温恢担任扬州刺史,主政东南时,就特别交待东南方的曹魏军事上的主要将领张辽、乐进等:“温恢通晓军事,你们有什么事要和他一起商量。”温恢的话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正如温恢指出那样,这年秋天的大雨水,给关羽提供了一个稍纵即逝的战机。汉水暴涨,樊城周边平地水深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全部将士浸泡在大水里。荆州的水军本来就很有战斗力,这种一片汪洋的大地,正是他们显身手的大好时机。关羽趁机率水师包围了被大水困于一个个孤立的高地上的曹魏军,“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只有投降。“庞德与诸将避水上堤”虽然拼死战斗,还是被关羽擒获。 关羽趁着南方大雨水的机会发动的这次战役,重创了襄樊曹军,一举歼灭了于禁率领的三万生力军。从而使原来双方势均力敌的对峙,变成关羽荆州军大占上风。 江河散人的文章说到关羽时封为前将军,假节铖,就是最大限度地给了关羽调度军队的权力。这个问题讲的很对。一个有自主权的将军在机会面前就要动手,真的来不及请示他有权先行动后再请示。所以不存在关羽擅自发动襄樊战役这个假设。 战场上的情况是时刻在变化的。襄樊战役关羽不抓住“大雨水、汉水溢”这宝贵的时机出击,等水退去,荆州水师的优势就荡然无存,还能有一场这个名扬天下的大胜战吗? 参造三国中后期司马懿擒孟达一役中的手法就明白了,孟达计算司马要去请示了魏明帝再发兵来攻自己,这样一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了。不料司马懿就是越权不请示,直接发兵攻打孟达,一举平定了这次叛乱。只要有利于国家,高手是不会错失良机的,更何况关羽还假节铖? 三、留守荆州的人选 如果诸葛亮留守荆州,那么一定是最好人选。《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中明白写到“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才率张飞、赵云等溯长江西上,平定益州的郡县,留下关羽守荆州。诸葛亮进兵益州是接到刘备的命令才出动的,配合刘备从北向南一起收拾刘璋的部下。 这样关羽就是留守荆州的不二人选择。从刘备起兵打天下,关羽从来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将帅人物。刘备脱离曹操,袭击占领徐州,就派关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占领荆州后,“以羽为襄阳太守”。所以才有刘备“西进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这一顺理成章后果。关公早年在曹营效力,就单枪匹马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一下子解了白马之围。当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勇形象。当年就名声大振,像曹魏的谋士刘晔就说过刘备手下的名将只有关羽,这个镇守荆州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了。 张飞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当年刘备得徐州时,出兵与袁术交战,留张飞守下邳。结果张飞让吕布袭击败走,搞的刘备差点无家可归。到刘备称汉中王,公司壮大无比,南面是荆州,北面是汉中,是蜀汉的两个门户。关羽守荆州,张飞自以为是认定自己守汉中,不料刘备提拔年轻将领魏延守汉中,没用张飞。看来号称识人的刘备心中,张飞是不足担任守荆州这个重任的。 赵云是个忠诚守法,谦恭敬业的将军,虽英勇善战,但资历、战功上都还不具备成为方面大员的要素。严于律己,慎以待人是赵云的一贯作风,缺少的是威震一方的霸气和开拓国土的进取精神。 四、失荆州的原因 关羽失荆州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孙权败盟,背后一刀。再厉害的角色,在两面作战的情况下,没有不败的道理。当然关羽骄傲自大,屡屡发表不利于和孙吴的统一战线的言论,或许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孙权想让儿子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但不同意,还“骂辱其使”,孙权大怒。积怨之下,也是反目成仇的一个动因吧。 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如司马懿指出的那样,荆吴关系,面和心不和,孙权不愿意关羽得志。无论孙权儿子娶没娶关羽女儿,无论孙刘两家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在国家利益这个大背景之下,孙权都要动手的。因为关羽如果攻克樊城,三方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蜀汉势力进一步壮大,不但曹魏吃不消,孙吴也会压力山大。 孙刘两家明里是同盟,暗里摩擦冲突好几次了。吴将鸽派鲁肃担任总督时,致力于搞好双方的关系共同对付曹操,所以对强横霸道的关羽总有退让,双方还算平安无事。鲁肃死后的接班人是鹰派的代表吕蒙,多次提议孙权找机会拿下荆州,把从荆州到建业的整条长江防线捏在自己手里,不必仰人鼻息。吕蒙说:“对付曹操,有什么一定要依靠关羽的呢!” 建安十九年,刘备得益州,孙权就派人来要荆州,刘备借口说拿到凉州再还荆州借地。孙权大怒,派吕蒙率军来争荆州,刘备也派关羽对阵。双方的车马炮都对上了,正逢曹操取汉中,刘备再强硬,也明白双线开战的危险。不得已以湘江为界分了荆州,所以当时关羽的荆州其实只有西边一半的地盘。 刘备集团的连连取胜,打破了曹魏最强、孙吴其次、刘蜀再次的三家排行榜。以刘备关羽的骁勇,又占据长江上游,孙权君臣不会不考虑这个凶猛的同盟军的潜在威胁。动手消灭这个威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上的决定,是促成孙权下决心袭击关羽后路的关键所在。 同时期曹魏也发起大动员,战略层面大高手司马懿出高招,联合孙吴,遏制刘备集团迅猛的发展势头。战术上,调遣徐晃、张辽、臧霸等曹魏一流的大将,分队往襄阳方向集结。曹魏五子良将,三人都出现在襄樊战线,可见此战在当时的重要。 终于在曹、孙两家的夹击下,一代名将关羽折戟沉沙,丢失荆州,败走麦城,留下了千古遗憾。


蕾伊丽雅


将历史的罪责推到一个人身上,是简单化历史了。一国的灭亡,原因众多,不会是一个人的事。蜀汉的灭亡之恨,也是同理。

蜀汉灭亡,许多人有责任。其中关羽是蜀国走下坡路的第一责任人。他破坏了联吴抗曹大计,因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东吴,遭到吴、魏两面进攻,不但失了荆州,破坏了诸葛亮定下的隆中对战略规划,而且自己也英勇牺牲。因为关羽的死,张飞也为给他报仇,也被部下杀死。为给他报仇,刘备不顾众臣劝阻,发动了对吴的夷陵之战,结果兵败,大批蜀国栋梁之材或死或降,刘备自己也因病去世。自此,蜀国成为三国中最弱势一方。关羽是第一责任人。

蜀汉灭亡的第二责任人,是刘禅。刘禅并非雄才大略之主,作为皇帝,他信任宦官黄皓,而黄皓竟然敢压下姜维的表章不服,影响国家大事。黄皓固然有罪,但领导责任该刘禅来负。最后做出投降决策的也是刘禅。他作为扶不起来的阿斗,乐不思蜀的皇帝,自然应为蜀汉的灭亡负领导责任。

第三责任人是黄皓。他是一个宦官,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为了荣华富贵,败乱朝纲,死不足惜。

第四责任人是姜维。姜维是个忠臣,但他的计谋显然还不如诸葛亮。他破坏了魏延的汉中守卫策略,先失了汉中;他十一次北伐中原,败多胜少。不但无功,反而极大影响了蜀国的国力。面对邓艾与钟会的两路进攻,他束手无策。虽然最后为国尽忠,但终要负军事领导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