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乡村散记(19):阔气的老爷子

我们家老爷子一直都是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说他“阔气”,是指他在人情往来、吃饭穿衣方面表现出来的那种阔气。

大约是在一九九零年那年的夏天,有很多人围在前街大树荫下的井边上闲聊。妇女们一边洗衣服一边叽叽嘎嘎,男人们也在一边站着,说闲话。

乡村散记(19):阔气的老爷子

这时候,从西边大道上走来个老头,头戴着一顶礼帽,鼻梁上架着一付变色镜(我们这里都叫“蛤蟆镜”),右肩膀上背着一个长带的黑色大皮包,在毒辣、耀眼的阳光里竟然精神抖擞,似乎根本没有把这炎炎夏日放在眼里。

“嚯,你们看,多洋气的一个老头!”

一个妇女用手一指,说。

“嗯,不错,是有点……”

我也瞥一眼,附和着说。

老头又走了几步,越来越近。几个妇女突然前仰后合、无缘无故的大笑起来,还都瞅着我,笑个不停。

我很是莫名其妙,看看妇女们,偏头又看了老头一眼,才认出来,是我们家老爷子。

我立时感觉到浑身燥热,满头大汗。我偏着头不再去看妇女们,紧走了几步,接过了老爷子的背包,大步走回家去。

身后,妇女们笑得更响了。

“什么事啊,这么热闹!”

老爷子问。

“没事没事,你儿给你做了好吃的,快回家吧!”

有一个妇女说。

乡村散记(19):阔气的老爷子

奶奶去世后,家里没有了挂心事,老爷子闲不住,闷得慌,就去了一个车站摆棋式,一边玩一边挣几个生活费。

老爷子是老棋迷,尤其在冬季,时常整夜里与棋友交战。这二年,又热上了残棋,还把棋式摆到了大车站的侯车室里去。那时,管理还不够严,闲杂人可以出出进进,干些什么。

老爷子最喜欢摆的棋式是“一炮震三关”,己方仕相老将以外,一个卒卡住了对方的老帅,再就只有一个炮来回拨;而对方阵中,车马炮齐全,看上去占尽了优势,胜券在握。但是,只要一开战,这才发现,老爷子把炮一支,就是将军,对方只能垫棋解围。

就这样,炮来炮去,炮左炮右,下到最好时,双方也只是和棋。

车站上人来人往,好多人等车等的不耐烦,就凑过去下棋。

老爷子和颜悦色,拿出平常说书讲故事的一张嘴,向对面下棋的人们说着:各位远来的近道的朋友,你若喜欢,就动一动手,下上一盘;你若与我握手言和了,就当是切磋棋艺,消磨时光玩玩;你若万一输了,咱就重摆重下,尽兴玩耍,临走时,你若手头宽绰,肯赏老头我一个馍馍钱,那我就感激不尽,提前谢谢,谢谢了。

乡村散记(19):阔气的老爷子

老爷子在外这一待就是二年,竟然生活得不错,吃得油光满面,越发闲得富态了。

回家时,总在说:车站上的包子吃得满嘴流油,那里扒鸡最是好吃,羊汤更好喝……

爷爷在父亲六岁时就离世而去,舍下奶奶孤儿寡母在世上艰难过活,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奶奶还是千方百计的给父亲改善生活,养成了父亲好吃的习惯。

在晚年,他已经偏瘫,我们劝他养生,学着美食,但是他却一直改不了好吃的习惯。

邻居六奶奶的闺女是个老板,每次来都给父母捎来熬好的甲鱼汤,老两口坐在夹道里,一边喝着,一边嘟噜着,说是真不想喝,这甲鱼汤也没有什么喝头……

每逢此时,父亲就一声不吭地拄着拐杖,悠着一条腿到前街遛弯去,显然是躲开这个场面。

我在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到最后也没有让父亲喝一回甲鱼汤,留下了不能挽回的遗憾。但若在当下,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乡村散记(19):阔气的老爷子

老爷子能说会道,一直是院里红白事上的管事,坐席时一直是上座。这虽然只是桌面上的礼貌,却也可以看到人们对他的尊重。

因为给我们就业、上学、成家立业,他一直生活很艰难。但在生活细节上决不含糊,即便是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他也一定要干干净净的穿出去;至于说,他的好吃,也只是在个别时,还有晚年,这才显现出来。

他时常对我说:只要是能转动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我去外面上学时,他老人家即便是去借,去变卖东西,也一定会给我准备好足够的生活费。“穷家富路……。”他不断地这样重复说着。

每次写信,总会说:钱是人挣人花,该花的钱一定要花,该交往的场合一定要参加。只要能转动,就一定有好日子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