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關注」福建公佈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關注」福建公佈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三明市謝氏宗親會

中國旗袍協會福建聯合總會

民間動物保護救助聯盟

……

還記得這些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嗎?

7月4日,本微發佈了

福建首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現在,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也公佈了!

↓↓↓

據福建省民政廳消息,自今年4月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以來,各地民政、公安部門緊密配合、聯合行動,“打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近期,根據舉報材料反映及線索核查,現將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予以公佈,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提醒群眾謹防上當受騙。

福建省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1.正能量公益聯盟中心

2.中國三農福建南平工作指導委員會

3.中國三農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工作指導委員會

4.中國三農福建南平邵武市工作指導委員會

5.中國三農福建南平建陽市工作指導委員會

6.中國三農福建南平松溪縣工作指導委員會

7.大泉州廣告企業聯盟商會

8.廈門東方楚帥慈善基金會

9.廈門東方楚帥慈善基金會漳州分會

10.建甌市逐夢人中華茶文化研習中心

11.三明市插花協會

12.新怡民俗舞蹈研究會

發現非法組織活動,怎麼舉報?

為持續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為社會組織發展創造更加公平、規範、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望各相關單位、社會組織和群眾積極提供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

舉報電話:

0591-87676253,

0591-87676228(傳真)

舉報郵箱:

[email protected]

舉報地址:

福州市鼓東路44號省社會組織管理局

新聞多看點:

1800多個非法社會組織被打回原形

重拳之下,1800多個非法社會組織被打回原形,由民政部門予以取締或勸散。與此同時,民政部還連續6批公佈涉嫌非法社會組織300餘個。

這是截至目前民政部門開展非法社會組織專項治理的部分“成績單”。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社會組織公信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一些不法分子也開始打著“中國”“全國”“中華”“世界”等名義,自稱“協會”“學會”“聯合會”“基金會”“中心”等,有的甚至假借服務國家戰略之名招搖撞騙,損害了廣大社會公眾的利益,甚至影響了黨和國家的聲譽。

上述負責人介紹,非法社會組織活動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為經濟利益驅動,行騙斂財是主要目的。很多非法社會組織打著開展培訓交流、對接資金項目、頒發獎狀獎牌、命名榮譽稱號等方式,忽悠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甚至基層政府,謀取非法利益。

二是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隨機性和分散性。很多非法社會組織沒有固定辦公場所,主要通過網站或微信等互聯網渠道開展活動,經常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的只是幾個人組織的“草臺班子”,在非法目的達到或被曝光後便迅速逃匿,關閉網站、銷燬證據。

「关注」福建公布第二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今年2月,北京市民政綜合執法監察大隊執法人員取締了名為“中國數字信息與安全產業聯盟”的組織。面對現場執法,該“聯盟”一位工作人員甚至喊:“東西隨便抄,別碰壞傢俱!”

為加大非法社會組織的打擊力度,民政部門不斷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動社會力量提供線索和證據,有效收集了大量非法社會組織的活動信息。

針對線索,民政部門安排嚴肅查處。對涉嫌為非法社會組織但查處線索不足的,形成名單予以公佈,向社會發出警示並徵集有關線索信息。據介紹,名單的公佈有效擠壓了非法社會組織的活動空間,一些組織主動與民政部門聯繫,表明解散;還有一些組織經社會公眾進一步補充線索,被予取締或勸散。

民政部還與公安部聯手,自201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集中整治,重點對利用“一帶一路”建設、“軍民融合”“精準扶貧”等國家戰略名義騙錢斂財和冠以“中國”“中華”“國際”等字樣開展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予以打擊整治,同時探索建立非法社會組織責任人“黑名單”。

一手抓集中打擊,一手抓制度建設。今年8月,民政部公佈《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進一步細化了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的相關內容,豐富了有關查處手段,規定了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等情況的法律責任。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提示,公眾要識別社會組織是否為“李鬼”,可以通過官方網站“中國社會組織網”進行查詢。同時,公眾發現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可及時向民政部門舉報。

「关注」福建公布第二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