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致父亲节:我们间的隔阂与距离,消融在你一次次迎面走来

致父亲节:我们间的隔阂与距离,消融在你一次次迎面走来

2014年,身体一向硬朗的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当听说是癌症的那一刻(医生误诊),心脏仿佛被一把大铁锤敲碎,从没想过最稳固的大山也会坍塌。远在异地的我,第一次在会上哭了起来。2015年,我选择回到家乡,跟“想离亲人近一些”多少有点关系。

回到家,看着出院后的父亲迎面走来,我仿佛看见时间伸出魔爪,瞬间让鲜艳饱满的花朵失去水分光泽。看见我,他张开嘴笑起来,拉动起瘦黑脸上的条条皱纹,露出了我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过的慈祥,还有孩子般令人疼惜的纯真。其实父亲早就老了,只是以前从未仔细端详过他。

父亲以前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儿女面前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小时候他也打我,所以我从小就有点怕他,因为这份严厉,我们很少进行内心和思想上的沟通。父亲一出生就是农民,但他没安分种过一天田,当油漆工、卖布、承包鱼塘果林、出租工程、卖家具、开家具厂,如果他算创业者的话,那他就是经历无数次失败却总也打不死的小强。他一心忙碌着“事业”,所以我总觉得他少了像母亲一样对儿女的温柔和贴心。待历经岁月沉淀,如今回想,脑海却经常浮现他迎面走来的画面,忽然发现原本平常的举动却被时光镀金,蕴藏许多温情。

小时候,因计划生育刚出生的我被送到外婆家住,六岁要读书了,父亲才来接我回家,记不清他当时的面容和表情,远远看着他走来,总觉得像个陌生人。听说家里还有妹妹和弟弟,于是内心深处把自己当成外人,藏着“不被疼爱”的小自卑。面对父亲,我担忧又期待。

上学后,我努力证明自己,成绩优异。但我觉得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从没有辅导过我,那时农村里的女孩读不读书都无所谓,稍微大一点就要送出去打工,我为这种可能到来的命运感到害怕。直到小学二年级,老师要家长在考卷上签字,我的数学一落千丈,忐忑等着父亲回来签字,他接过我的考卷,一反常态严厉地说了句“怎么下降的这么厉害。”可是,我却很高兴。

要上初中了,父亲的生意不太好,弟弟妹妹也在念书,家里负担很重,村子里多数一起念书的小伙伴果然都被他们父母送去外地打工了,我惶恐不安。庆幸的是,父亲咬一咬牙,没有让我放弃学业。我还记得那个凉爽的早晨,父亲骑着摩托车走过来,说送我去学校,我们驰骋在崎岖的山野间,全身包裹着清甜的空气,露水打湿了发丝与凉鞋,风儿吹鼓了衣服,吹起了我年少飞扬的梦。

后来,我考上了我们县重点高中,村子里的老人们一边祝贺,一边说风凉话“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迟早是要嫁人的”。父亲却是真的自豪和高兴,见人就说“我女儿考上重点高中”了。在县城念高中,我嫌自来水有股怪味,在电话里随意说了句“要是能带家里泉水来喝就好了”。结果有天,真的在校门口看见父亲提了两大瓶山泉水来。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父亲的白色衬衫随着汗水紧紧贴这胸前,他一路颠簸略显狼狈,却在递水给我的那一刹那容光焕发,兴奋不已。后来我一直没告诉他,由于天气炎热,泉水变味不能喝了,让他觉得给女儿带来甘甜就好。

临近高考后,我很少回家了,也很久没有见到父亲。忽然有天他毫无征兆地来到了我们学校,手里还提着许多补脑营养品,他有些别扭地递给我说“听一朋友说高考很费脑,需要补补脑,所以给你买了这个。”我有些哭笑不得,是的,他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关心,还有些盲目,那些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品直到高考结束也还没喝完,但我至今记得内心翻滚的感动。

进入大学之后,多数“见面”都在电话里。那时以为自己终于长大了,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或找朋友解决,不再需要他。但一番莽莽撞撞之后,才发现自己毫无心理负担求助的对象还是他,会“雪中送炭”一定帮我解决的人也是他。记得我挠头暑假实习找不到地方住,在需搬离学校的前一夜只好鼓起勇气给父亲打电话,远在乡镇的他或许也帮不了忙,只是习惯了有困难找他,没想到的是,爱交朋友的父亲真的在一轮轮打听求助下,当晚帮我搞定,那一刻,我对父亲崇拜、感激不已。

工作了,我并未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飞黄腾达,父亲选择了一次次妥协,我要去遥远的东北工作,父亲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刚开始工作工资少,父亲只默默的说了句“好”并未鼓动我跳槽。起初我只要一发工资就寄钱回家,但还是远远比不上那些中途辍学的同伴,这让我害怕面对父亲,所幸每次过年回家,他来接我时,露出的都是开心相聚的喜悦,没有失望的神色。是他的理解,才让我可以获得自由行走,远行、写文,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你迎面走来,是我们无数个“重逢”的瞬间,你从年轻小伙步入老年,我从牙牙学语长成大人,时光就在一次次相聚后,将故事和皱纹刻成年轮,每次数那细痕,温暖都会袭遍全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