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在俄罗斯世界杯的揭幕战中,东道主不负众望地拿下了亚洲代表沙特阿拉伯队,为全世界看门道和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开门红。

众所周知,足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正在于关于它的叙事从来不局限于赛场和竞技本身。埋伏在5:0的比分后面的,除了中国网友PS的俄国大大普京关于“赢球撤军舰、输球将球员喂熊”的恶搞段子,沙特球迷捂脸时满手佩戴的土豪戒指,以及“斋月”禁食严重影响了沙特球员战斗力的无稽谣言,便是作为优酷解说嘉宾的大张伟的那句触犯众怒的“不当言论”了。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俄罗斯新晋鲜肉戈洛温的风头全被大张伟抢走了

比赛落幕后,少部分人为俄国小鲜肉戈洛温的前途运筹布景,绝大多数人忙着对于娱乐明星进行口诛笔伐,画风顿时就偏到了九霄云外。球迷网友跟大张伟的梁子似乎结下了,乃至于后者道歉都没用,咱在这里跟大家伙分析分析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事。

【无心之失——那句引发争议的口误】

网友愤怒的焦点在于大张伟的那句话——“那个德国队门将是因为替补上不了场着急才自杀的吗?”大张伟提到的德国门将是于2009年11月10日卧轨自杀的前德国国门罗伯特-恩克,前者的即兴言论听上去是一句对已故者毫不尊重的戏谑之言。

大张伟解说世界杯谈恩克

沙特同俄罗斯的那场比赛,笔者并没有选择段暄、鹿晗和大张伟的解说频道,所以第一时间并没有听到那句“调侃”。优酷选择流量明星与话题人物解说比赛的做法其实无可厚非,但作为观众的我们从来可以做出别的选择。

坦白说,笔者听到解说事故的第一反应也是觉得说这种话的人脑子肯定抽掉了,就拿现如今政策对于网络娱乐的严加监管来说,一个艺人这么公开发表言论不是主动作死吗?是觉得有关部门不能分分钟封杀你?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大张伟与鹿晗是娱乐圈里的好基友

说这话的大张伟以歌手出道,也在诸多娱乐节目中担当过嘉宾主持,他的确比很多职业笑星都有幽默感,属于天生该吃娱乐圈这碗饭的人物。笔者也看过他以往的一些访谈视频,仅从思维层面来说,擅长搞笑逗乐的大张伟其实并不是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糊涂人,他能讲出很多同行业者讲不出来也意识不到的道理。

所以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嘲讽”一位逝者,如果不是他飘了、喝高了、脑子瓦特了,便是另有隐情。在认真看了解说回放后,笔者综合前因后果,得出了自己的鉴定意见,即:大张伟并非有意调侃恩克,那句听上去很刺耳的言论或许只是口误。

【门将之死——在伤口上撒盐?】

要搞明白这件事情,还是要回到比赛本身。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俄罗斯队的高压使得沙特队场面很狼狈

在那场揭幕战中,节奏缓慢的沙特队明显适应不了欧洲球队的冲击力与高压限制,客队进攻球员几乎全是背身拿球,中场频繁向已放半场回传,中卫与门将的压力很大,沙特门将还差点直接失误,场面颇为狼狈。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解说嘉宾们开始把话头引向了守门员身上。

大张伟和鹿晗讨论的是,沙特守门员的压力很大,过来的那些回传球都特别急,俄罗斯锋线逼抢的很凶。这个解说思路无非是告诉观众,不要因为沙特人的狼狈去嘲笑他们,而是应该理解他们。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沙特队在本场比赛中毫无发挥,处于被动挨打状态

考虑到观看本场焦点战的或许有很多平时较少接触足球的观众,鹿晗和大张伟这类看似不专业实则接地气的解说风格很可能更有市场,并不完全是败笔。况且众口难调,再好的解说嘉宾也不可能使所有听众满意。

接着,前央视足球解说段暄也加入了讨论,他同鹿晗提到了欧冠决赛利物浦的门将卡里乌斯,后者在那场关键比赛中犯下大错,遭到了舆论暴力的诅咒难以脱身。

事实正如段暄所言,门将们的宿命总是很残酷。人们对这些站在最后一道防线前的特殊先生总是极度不宽容,他们之前表现的再好,有一次状态低迷,可能就被人彻底否定了。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明星艺人入驻优酷进行解说是一大特色

听到段暄这么说,大张伟甚至问了一句“大家为什么这么恶毒呢”,然后段暄开始巴拉巴拉地解释不是大家恶毒,这是由守门员的位置决定的。话题继续深入下去,段暄就提到了自杀而死的光头门将恩克。

恩克在盛产门将的德国国家队里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替补,但他自杀的时候已经转正为一号国门,根本不存在因为打不上主力就轻生这回事。恩克的悲剧和抑郁症相关,德国著名传记作家罗纳德-伦在《门将之死——罗伯特-恩克的故事》一书中详细地讲明了个中原委。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足球周刊》的纪念刊

“不知者无罪”的大张伟不了解这段历史,也没看过这本书,但他那句冷不丁的发问倒不是故意为了逗乐,反倒真像是一句求证。好奇心重的他就是真的想问更熟悉足球历史的段暄,足球场和舆论暴力给一个守门员带来的压力的上限到底有多恐怖。

至于他发问时的语气,熟悉大张伟讲话的网友仔细听就能发现,当事人已经降低了音量,并不存在蓄意调侃或者开玩笑的意味。我们应当达成一致认识的是:虽然大张伟的声调讲起那句话乍听起来显得不严肃、不庄重,但是一个人讲话的语调是早就定型了的,如果是张涵予或者陈道明的低沉语调去讲那句话,或许并不会激起网友的愤怒情绪。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不知道后面的嘉宾解说是否还会因引起车祸

且从段暄的即时反应以及大张伟的后续补充来看,他们仍旧是围绕着替守门员解围的范畴进行讲解,话题从没有在球迷关注的波澜上继续扩散。因此,笔者认为说“大张伟不尊重死者,在死者伤口上撒盐”的言论,的确是有失偏颇。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吐槽大会上的大张伟

既然已经有诸多线索佐证了当事人并非是故意调侃恩克,且当事人已经公开道歉,大家就应当从讨伐的课业中抽身出来体会一下“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箴言,这是给大张伟台阶下,更是给自己台阶下。

【戾气之祸——网络暴力永无自知之明】

笔者最担心的情况是,此刻那些份自诩“出师有名”的将当事人的道德出口围得水泄不通的网络暴力,或许也曾困扰着已经故去的恩克。人们纷纷指责大张伟解说席上出言不逊的戾气,却选择性地忽略了自己正将更多的戾气施加在前者的身上。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德国队替补席上的恩克球衣

那些口口声声要替恩克讨回公道的网友,真的了解恩克的过往吗,真的明白恩克抑郁成疾的由头吗?

恩克的星座和大张伟的星座一样都是处女座,前者也确实符合一个典型处女座的分析解释——慢条斯理、内心细腻、条理清晰、追求完美,恩克希望把生活中的一切理顺了,但生活始终是混沌和无序的,这让谨小慎微的他感到难以适应。

《门将之死》一书记载了恩克走向死亡的全程,原因的确不来自于某次极端事件的促发,而来自于一个认真严谨的完美主义者积攒已久的压力。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恩克在巴萨生涯中的失意对他的一生影响也很大

自我要求极高的恩克会在意旁人对他的每一个缺乏道理的批评,也永远无法忘记队友和教练针对自己失误后公开发表的指责意见。恩克有着一个相较常人更敏感的心灵,轻浮之人不会放在心上的事情,在他这里处处都是过不去的坎。

恩克生前曾对为自己做传的罗纳德-伦说过:“要是我能把脑袋借给你半个小时,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我会变得如此疯狂。”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巴拉克与恩克情同手足

是什么害死了恩克,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的那些突如其来的批评与责难,是那些过于严厉的情绪表露,是那些想当然的约束和评判标准,是那些焦躁失德之人散布开来的满满戾气。生活中总有人以攻击别人为乐,他们把别人拉进泥潭,仿佛自己的生活就能获得一份格外的舒畅。

与大张伟那句无心之失相比,国内网友几年前的那句与恩克有关的段子才真的是凸显出了对死者的不尊重。

老球迷应该都还记得,2009年5月29日,高洪波接任国足教鞭的首场比赛,中国队在主场1:1战平了来访的德国队。蒿俊闵在开场后不久小角度攻门得手,而当时为日耳曼战车把守城池的正是罗伯特-恩克。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恩克在蒿俊闵的进球后面沦为背景板

巧合的是,那场比赛正是恩克在国家队的最后一场比赛,而他在国家队的最后一粒失球也正是面对中国队时发生的。这样的素材成为了无聊网友的段子源,当时就流行起了这样的结论——恩克因为受不了被国足进球,所以选择了自杀。

如果说不尊重死者,笔者倒觉得这件事才是真的不尊重死者,而且捎带手地让国足也躺着中导弹了。在这类损人不利己的恶毒段子里,有任何良知、教养、恻隐之心的人都不会感受到丝毫的幽默感,只会感到恶心、无聊、下作。

那些围攻大张伟的戾气,也曾困扰着已故的恩克

德国球迷纪念恩克

开玩笑要让别人感到舒服才是开玩笑,让别人愤怒或者痛苦的玩笑根本不是玩笑,只会沦为语言暴力的一种。而比这种语言暴力更甚之的暴力表现形式,便是打着讨伐语言暴力旗号而对具体的人进行的语言暴力。这不叫“以暴制暴”,也不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叫“我们正在变成我们最讨厌的人”。

笔者相信,缅怀恩克最好的方式便是让世间的戾气再少一点,让“平心静气”与“延迟判断”再多一点。大家有正义感这是好的,明确道德的重量也是好的,但“度”要把握,“剑”更是不能滥用。

【福利】快来竞猜世界杯冠亚军,赢取iPhone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