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陕西乃华夏文化发祥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

以“手工空心挂面”为代表的关中饮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被誉为陕西一绝

2006年被陕西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别看面条“细长美”

原来长得却是“矮圆矬”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山空心挂面是地方名吃食品,选用周原优质小麦为原料,辅之以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是人民生活中传统手工面食品制作中最为独特的上品。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 ↓ ↓

这种空心挂面的生产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从矮圆锉面团,到一个细长美面条的华丽变身,而这种变身过程中需要的工序和工具,可都是很有看头的。

岐山手工空心挂面口感劲道,其中的秘诀就是面要活得足够硬,做面的苗师傅需要跪在地上浑身发力、反复揉搓,才能形成一个大面团。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面团切开后,两个人合作,一拉一扯一摔,面团就被搓揉成5公分左右厚的粗面条。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苗师傅将扯好的粗面条一圈圈盘在大缸中~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小时后取出再一次揉搓成更细的面条盘到缸中,为明天展示真正的技术做准备!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挂在架子上的面条

凌晨四点的农家小院,空心挂面变身开始了,苗师傅将两根竹竿插在墙上,然后将前一天醒好的面条,一圈一圈地缠绕到竹竿上,这叫“上面”,是手工挂面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决定了后项工序质量和挂面的口感。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下面为你表演“开面”

用竹竿将上好的面缓慢拉开后,两根细长的竹筷就要登场了,开好的面条要想不粘连,挂面要又长又劲道,全靠它了!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烧一锅热水,煮上一把面条,再调上自家酿的香醋和油泼辣子,一碗千锤百炼、简单可口的挂面就做好了。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我为自己“带盐”!

1、由于手工空心面含盐,煮面的水需是正常煮面的3倍;

2、空心面易熟,不用煮太久;

3、空心面煮熟,捞出后加臊子即可食用,煮面水不宜作为面汤,喜欢汤面的可以另外加汤哦;

4、注意臊子和加汤都不宜太咸~

绝活|“矮圆矬”整容变成“细长美”,挂面究竟经历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