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的到底有多美?我們無法得知。只能從歷史記載中窺出一些端倪。

陸次雲在《陳圓圓傳》中稱讚:"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

冒闢疆在《影梅庵憶語》中寫道:“婦人以資質為主,色次之,碌碌雙鬢,難其選也。慧心紈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則獨有圓圓爾。”

簡單說,就是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難怪那麼多的男人為之傾倒。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正是因為色藝雙全,才使得陳圓圓命運多舛。

從委身貢若甫為妾,冒襄屢屢負約,到被外戚田弘遇劫奪,送與吳三桂,再被李自成部將劉宗敏所擄。

“痛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最終被吳三桂奪回。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後來,吳三桂被清政府封為平西王,陳圓圓也跟看他去了雲南。那麼,她的最終結局又是怎麼樣的呢?

史學界流傳的說法有好幾種:

第一種是,隨著陳圓圓年老色衰,吳三桂漸漸對她產生了厭倦,經歷在起大落,看破紅塵的陳圓圓皈依佛門,終日吃齋唸佛。雖然她還住在吳三桂的寢宮,但獨處一室,常年吃素,不問世事。

另一種是,吳三桂叛清兵敗後,陳圓圓在昆明歸化寺出家做尼姑,法名“寂靜”。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還有一種說法,清兵攻陷昆明之日,吳三桂之孫吳世潘服毒自殺,吳世潘妻子與陳圓圓自縊而亡。清代《平吳錄》中記載:“(吳三桂叛亂失敗時)桂妻張氏前死,陳沅(圓圓)及偽後郭氏俱自縊。一雲陳沅不食而死。”《平滇始末》中記載:“陳娘娘、印太太及偽皇后俱自縊。”

這幾種說法都不是正史所載,也不是陳圓圓同時代的人或者熟識的人記錄,可信度不高。因此,關於陳圓圓的最終結局,一直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直到1983年,考古學家在貴州岑鞏縣發現了陳圓圓的墓,結合墓碑碑文和相關資料論證,得出“陳圓圓魂歸岑鞏”的觀點,逐漸被多數學者所接受,有關“陳圓圓結局”的爭論才告一段落。

陳圓圓的墓是在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獅子山上發現的,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孝男: 吳啟華。媳: 塗氏。孝孫男: 仕龍、仕傑。曾孫: 大經、大純……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冬月吉日立”。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專家考證,原來馬家寨的人全部姓吳,是吳三桂的後代。當年吳三桂兵敗前,其愛將馬寶把陳圓圓與其兒子吳啟華偷偷安頓在思州(今貴州岑鞏)。後來,吳啟華為念馬家的救命之恩,也為了躲避清朝政府的追殺,就改姓馬,居住的寨子就叫馬家寨。陳圓圓死後,家人不敢明目張膽地寫著她的名字,便採用暗語。“先妣”指已經去世的母親;“吳門”既指代吳家,也表明這裡所藏之人是蘇州人,古時候蘇州亦稱吳門;“聶”可看作作“雙耳”,陳圓圓本名姓邢、後跟養母姓陳,邢和陳都帶有“耳”字,且“雙”字含有美好、團圓之意,因此“聶”暗指陳圓圓;“位席”有正妃之意,表示其地位崇高。於是墓碑上“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可以理解成“母親蘇州人氏陳圓圓王妃之墓”。

陳圓圓的最終結局撲朔迷離,爭論不休,一塊墓碑給出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