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還在追著寶寶餵飯?會阻礙感知能力發展,對孩子徹頭徹尾的傷害

媽媽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嘛嘛香,長得壯,可現實中,很多孩子在吃飯問題上卻讓家長傷透了腦筋。吃飯靠哄,還得追著跑才能給塞進去一口,家長真是為了孩子這口飯想盡了辦法。

你還在追著寶寶餵飯?會阻礙感知能力發展,對孩子徹頭徹尾的傷害

其實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很多,有些可能是寶寶在飯前吃太多零食,所以對主食飯菜不感興趣,也有些寶寶是被大人慣壞了,一定要大人親自喂才肯吃飯,甚至是對食物的挑剔。無論如此,我們在面對孩子不愛吃飯這件事情上,可有想過孩子是為什麼不愛吃飯嗎?

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有哪些?

你還在追著寶寶餵飯?會阻礙感知能力發展,對孩子徹頭徹尾的傷害

1、情緒不佳

小寶寶的腦部發育還沒完善,所以對情緒的把控比較費勁,容易受情緒制約,當他們心情不好時,大腦神經系統也就有一定影響,反應到食物中樞時,就會沒有食慾。有時候孩子心情不好,就會阻礙他們吃飯的熱情,或在就餐前因為什麼事而大哭大鬧,也會讓他們一時半會不想吃飯。

2、沒有飢餓感

這是最直接不愛吃飯的原因了,孩子腸胃儲存能力有限,胃口小,基本吃一點就能滿足身體所需。平時在家中,飯前可能會吃很多零食或水果,這就基本填滿了腸胃的容量,等到開始吃飯時,自然不會覺得餓,飯再好吃也不願多吃一口。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不愛吃飯情況?

你還在追著寶寶餵飯?會阻礙感知能力發展,對孩子徹頭徹尾的傷害

1、創造良好就餐環境

孩子吃飯的熱情受到情緒控制,那我們不妨試著給孩子一個比較溫馨和快樂的環境,在這樣的吃飯環境中,能調動孩子吃飯的熱情和興奮點,心情好了,胃口也就打開了。尤其是在孩子吃飯前和吃飯中,家長儘量不要去訓斥孩子,一是讓他們有個比較不錯的吃飯心情,能增加食慾,而是為了避免吃飯時心情不好影響腸胃功能的吸收消化,孩子會容易生病難受。多在餐桌上講一些一天中發生的故事,大家都能開心的吃飯,孩子也會聽著故事感到愉悅,乖乖的跟著父母吃飯。

2、減少零食,飲食規律

孩子不愛吃飯,無非就是不餓。那飯前吃零食的量就要適當控制,家裡減少零食儲備,最好給孩子定時定點吃飯,讓他們一天三頓飯的時間比較固定,中間間隔的時間相對平均,會有利於腸胃的蠕動和消化,等到了飯點,有了餓感,孩子們不用催促就會找飯吃了。

3、飲食多元化,多變化花樣

視覺對飲食的興趣也是很大的衝擊點,不愛吃飯的寶寶或許在視覺感官上有一定的追求,媽媽可以在餐食的搭配顏色和模樣上下一下功夫。設計一些可愛的模樣麵食,在飯的搭配上注重色香味。孩子對這個飯有了高度的好奇,會激發他們的食慾。

除了上述幾點,平時想要提高孩子的食慾,父母也應該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一定的戶外運動能夠幫助腸胃運作和消化,產生餓感,那父母就不用到吃飯時追著寶寶跑去餵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