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資治通鑑職場大智慧:當領導,權力被掣肘,無所作為就是大智慧

每個人的上位方式不一樣,所以,儘管是一把手,但是所擁有的權力大小不一樣。很多時候,作為一把手,也只是個名義,自己如果獨立作出決策,不但要承擔責任不說,位置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因為背後的操盤人,不願意前臺的一把手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因為這是失去控制的預兆。韓全義,儘管在表面的很窩囊,其實擁有著大智慧。

【解析】《資治通鑑》第235卷 唐紀51

【原文】韓全義素無勇略,專以巧佞貨賂結宦官得為大帥,每議軍事,宦者為監軍者數十人坐帳中爭論,紛然莫能決而罷。天漸暑,士卒久屯沮洳之地,多病疫,人有離心。五月,庚戌,與吳少誠將吳秀、吳少陽等戰於南廣利原,鋒鏑才交,諸軍大潰;秀等乘之,全義退保五樓。

【譯文】韓全義平素並不勇武,也沒有謀略,專門靠著逢迎討好和財物賄賂來結納宦官,才得以擔當各軍的主帥。每當計議軍政事務時,擔任監軍的宦官幾十個人坐在帳幕中議論紛紜,爭執難下,難以裁決,只好作罷。天氣逐漸炎熱,士兵長期屯駐在低窪潮溼地帶,許多人得了瘟疫,人心有些渙散了。五月,庚戌(十三日),韓全義與吳少誠的將領吳秀、吳少陽等人在水南面的廣利原交戰,才一交鋒,韓全義所率各軍紛紛潰退,吳秀等人壓了上來,韓全義退軍防守五樓。

【解析】

1、韓全義面對的難題

韓全義能夠從底層爬到元帥的位置,別管是通過什麼手段上來的,智商情商都不會低,而且,沒吃過豬肉還沒看到過豬跑嘛?軍旅生涯這麼多年,做個決策不會有大問題。所以,說韓全義沒有勇略其實是沒有真的設身處地的瞭解韓全義的難題。首先是監軍十來人,都是宦官,那個人都得罪不起,同意這個宦官的意見,必然得罪另一個宦官,一旦得罪宦官,這些人勢力大,不管仗能不能贏,自己的位置也就沒有了。所以,韓全義從自己的權力安全角度,讓這群宦官自己爭論,自己不做決定。

2、韓全義的破局手段

韓全義是通過賄賂上位的,在軍中沒有威望和嫡系隊伍,而吳少誠的精銳虎視眈眈。大家都看明白了,內部權力掣肘,外部強敵壓境,下面部隊不聽指揮。如何能夠保住位置,控制軍隊,不被打敗呢?於是韓全義,讓大家駐防在低窪之地,就是不戰,在人心不滿即將渙散的時候,其實這時候的戰鬥力是最強的,大家都希望通過戰爭來改變生活條件,類似於之死地而後生,大家都想打一仗。於是立即發動戰爭,但是選擇一觸即潰的戰術,即給領導交差,而且還沒失去隊伍。

資治通鑑職場大智慧:當領導,權力被掣肘,無所作為就是大智慧

3、給我們的職場啟示

不是我韓全義不聽你們宦官的話,而是下面的士兵有意見,不得不打。不是我不想打,而是軍隊一觸即潰,不是我無能,而是對手太強大。如果打惡仗,把部隊給拼沒有了,即使贏了,也是慘勝,還是會被追究責任的。所以,韓全義,利用下級的勢能破解了宦官的權力。利用一觸即潰的策略,即服從了命令,又找到了意外事件,而停止打仗。不輸不贏,自己就不會丟掉位置。我們如果從辦事角度來看,的確韓全義沒啥大的能力,但是從固權角度而言,完美無缺,這才是韓全義的思維邏輯。

《新唐書》韓全義傳記載“全義誘潞、滑州數大將殺之,然卒不振。宦人共掩其敗,帝不知。”對於潰退,殺了幾個人推卸責任,宦官是利益共同體,為其掩飾,韓全義算是交了差。吳少誠看到韓全義權謀水平高,把潰退當成了誘敵深入,竟然直接投降了。可能很多人很好奇,韓全義這個人的人生結局如何,想想這樣的權謀高手,結局會差嗎?韓全義最後以太子少保的身份退休,自己老死家中。一個寒門出身的小兵,以正二品大員退休,也算是輝煌的一生! 本文源自“權謀智慧” 微 信 公 眾 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