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最喜欢的纳兰词是哪一句,以及你为什么喜欢?

麻辣创业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却变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在一个秋雨潇潇闲暇之时,偶读纳兰的这首诗木兰辞,甚是喜欢,觉得人与人既然相遇,便是缘分,初见之时,感觉清新迤逦,洒脱淡然,宛如春日始开之花,非常美好,然随着深入的交流相处,因爱好,志趣,性格等习惯各异,会产生诸多的隔阂,芥蒂,反感及相恶。人人生没有彩排,每次邂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于偶然之时,惊喜或平淡中出现,或许这也是人生之趣吧!人无完人,相比苛求与于人,苛求于己,欣赏于宽凉更是一种美丽。让不快随风而去,美好的永驻心间,淡然相交,愉悦相处。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是此美好人生境界的写照吧。纳兰容若的词清新婉丽,词义精绝,读之如清风拂面,宛若邂逅一位知己。感悟世事,多一点淡然与谅解,距离幸福更近。过分的执着,水至清无鱼,人至清无友。于人与己都是一种伤害,就让初见之美好永存心间,永恒依然,在生活的溪流中豁达愉悦的向前吧,,,,


飘逸f018


说到纳兰性德的词,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毕竟这首词太有名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语句很简单,表面意思是说明明天造地设的一双人,为什么偏偏要被命运分离在相爱的两岸,各自魂销神伤啊?

其实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头也有用典,当然用的不是典故,而是前人的成句。我们曾经很多次的说过,纳兰“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千古名句,其实是直接化用了骆宾王的名作《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中的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世一双人。”其实骆宾王最初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把这个“世”改为了“代”,“一生一世”就改为了“一生一代”。但骆宾王写出这样美好的句子却不甚流传。

既然在这荒芜的人世间能够得遇所爱,也就是“一代一双之人”终得相见,那么老天爷呀,那么命运的主宰呀,你又为什么偏偏这么绝情,让人世间这么美丽的爱情,如此不得所终、如此不得所愿?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无奈与悲哀了。但这样的呐喊与彷徨里,其实还蕴藏着一种极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在呐喊者的心中认为这个人世间最值得追求的、最唯美的追求,也就只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了。

一个人终将面对孤单与孤独,而一群人却又有可能,甚至必然走向灵魂与价值的群体性无奈,所以,最好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们拥抱在一起,当我们的灵魂融合在一起,那是人世间何等的幸福与美丽!我与世界格格不入,我只与你惺惺相惜,这大概是生命在这个荒芜的人世间所能遇到的最直接的完美与最完美的归宿,那就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思、相爱、相恋倍相亲。所以在纳兰这样的人看来,在他的内心深处,大概只有那种完美纯洁的爱才是一生的信仰所在。



忆美致词


纳兰一生极尽富贵荣华。他的家世、他的地位、他的才情、他的品德、他的风度,无疑是当时窈窕淑女心中的偶像。可是纳兰一生并不快乐,翻开《饮水词》泪、恨、愁、伤心、断肠、惆怅……触目皆是。这位天生富贵的公子,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他给世人留下一部纳兰词,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他在世间一切烦恼和愁苦。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还宛如夜来香一样,风一来,香气夜夜回荡。


青青子衿婷


有点长,我把整首词鉴赏了。最喜欢的一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词人:(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缘起:初识这首词,是高中时迷恋的安意如写的书《人生若只如初见》,感觉书名好美,开篇就是对这首词的描述。作者简直是纳兰容若的迷妹(很久之后才知纳兰性德字容若,当时去百度查纳兰容若竟然查不到,很是惆怅),说他“胸纳幽兰,神容行若”,暗自纳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人物。

作者:后来才知道纳兰性德非常负有盛名,被称作“清初第一才子”,年少有为,是康熙身旁的侍卫,可谓“能文能武”。纳兰性德是一个深情公子,与妻子卢氏伉俪情深,奈何三年幸福生活后妻子难产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后面又经历过几段感情。纳兰公子很念旧情,写了很多悼亡词,情深意切,在这一领域继苏轼后最成一家。情深不寿,三十而亡。

曾著有《饮水集》,广为流传,纳兰性德的好友曹寅与顾贞观在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可见纳兰词真诚感人,蕴藏的心事只有他一人咀嚼。

杨雨教授曾用“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来概括纳兰性德的一生,甚为贴切。

鉴赏:

词题:这是一首古决绝词,以女子口吻控诉负心人的薄情。这种用女子口吻来诉说的传统,早就有了,《诗经•卫风•氓》中就体现了古代劳动妇女对自己“二三其德”丈夫的不满,最后发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诀别之词。卓文君的《白头吟》更是对待渣男决绝态度的教科书表现:晴如山上松,皎若山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汪刻本在词题下有“柬友”二字,故除“决绝”外,可能另有深意。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太过美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从不经意的遇见开始,而后的人生交集,喜怒哀乐,才是真实的人生。

何事秋风悲画扇,猝不及防的一句,美好如泡沫般幻灭,这里用了西汉班婕妤的典故。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有贤德之名。一次成帝到后宫去游玩,让婕妤与其同辇而行,她以古之贤君臣在侧,而亡国之主是嬖女相随的史实婉言谢绝。后遭赵飞燕妒嫉,受到排挤,退居冷宫,作《怨歌行》。诗曰: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奁中,恩情中道绝。所以“秋风悲画扇”是秋天渐凉,新制的团扇也派不上用场,主人把它丢到了一边。严夏多喜欢团扇,入秋毫无留恋的丢弃,何其绝情。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怨恨故人(情人)轻易变心,却反说人心就是善变的。那些玩弄情感的男子不就是这样做的麽,不想自己的见异思迁,倒怪起世道人心,自己好像还很无辜。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是非非,人们总爱谈起,人们宁愿相信他们的爱情是不朽的。所以白居易的《长恨歌》成了两人爱情的颂歌,那个“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场景,就是沉浸在爱情当中的你我。那个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也是情到深处的约定。马嵬坡后,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还“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追寻,想要跟太真天上人间的在一起。爱一个人到了深处,是梦里也不会忘的吧。那变心的男子连唐太宗都比不上。这几句话何其犀利,写出了一定要决绝的理由。

本词除了第一句温情美好外,其他七句读来让人心寒。易变的故人心,就是一个悲剧,时时再与初见时的美对比,把那些美好撕的粉碎。词中较多用典,表现决绝之心用了“班婕妤的《团扇诗》”;表现故人实渣与唐玄宗形成对比,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衬托故人的薄情。

回到词题,如果仅仅是借助女子口吻控诉决绝,“柬友”二字的深意便没有了。纳兰性德虽为满人,却深受汉文化浸染。且他生性豁达不羁,不恋名利,没有门第观念,与许多身份低位的汉族知识分子结为莫逆,极其重视友情,也许这个女子对男子的怨愤,是用来借代朋友之间的关系呢?也许他才采用了一种正话反说的方式规劝朋友既然相识一场,希望一直以诚相待,不要出现变心的情况,就让大家一直保持这种美好的遇见吧。



行知亦有道


最近在给小侄女起名字,寻找了《论语》《诗经》《楚辞》以及《纳兰词》等经典著作,然后我发现我好像并没有那么学富五车,阅读量真的不丰富。就比如《纳兰词》吧,里面超级多的好句子,可以说容若写的就没有难听的词。下面来让我们盘点一下:

1.人生若之如初见,何事秋风悲化扇。

2.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已变。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5.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平。

6.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7.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8.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9.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10.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1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1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13.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14.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15.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16.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

其中我最喜欢“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这句出自《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便烟波万顷,半帆残月,几回首,相思苦。

可忆柴门深闭,玉绳低、翦灯夜雨。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

注:严绳孙(1623-1702),字荪友,自号勾吴严四,复一号藕荡老人、藕荡渔人。江苏无锡人(一说昆山人)。清初诗人、文学家、画家,与朱彝尊、姜宸英号为“江南三布衣”。著有《秋水集》十五卷。康熙十二年(1673}绳孙与年仅19岁的纳兰相识,结为知己。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迁右春坊中允、翰林院编修等。纳兰曾留绳孙住府邸二年,彼此诗词唱和,“闲语天下事,无所隐讳。”本篇是为绳孙南归的赠别之作。  


金山:山名,指江苏镇江西北之金山。这.里代指荪友之家乡。白波东逝:意谓光阴流逝。白波,水流,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堂》:“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此处白波喻指时光。玉绳低:谓夜已深。玉绳,北斗七星之斗杓,在北斗第五星玉衡之北,即天乙、太乙二星。《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纬·元命苞》:“玉衡北两星为玉绳。”苏轼《洞仙歌》:“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荔墙::即薜荔墙。荔,薜荔(又称木莲)。金戈铁马:指战争。《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李克用与朱温书云:“岂谓运由奇特,谤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辛弃疾《永遇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纳兰填此词时“三藩”刚刚平定,但收复台湾、雅克萨,平定噶尔丹等战事仍在进行中,故云。

康熙十二年(1673),时年十九岁的纳兰性德与严绳孙结识,成了忘年之交。之后,严绳孙应纳兰性德的邀请在明珠府借住了两年,二人作诗词互相酬唱,无所不谈。康熙十八年(1679),严绳孙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后迁右春坊中允、翰林院编修等职。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严绳孙告假南归,与纳兰性德做别时"人辞容若时,坐无余人,相与叙平生之聚散,究人事之终始,语有所及,怆然伤怀"。纳兰性德对好友的离开伤心不已,前后共写下五首词相赠,足见二人情谊之深厚,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之一。

【译文】人的一生,南北漂泊,四处奔走,宛如幻梦。现在你终于可以高卧在金山之上,看大江东去,伴鸟啼花落,任凭夕阳西下而无所牵挂。离别的酒已经倒满酒杯,道一声珍重,愿您平安返回故乡。在烟波浩渺的漫漫长路上,在午夜梦回,只有孤帆残月相伴之时,你是否会回头北望,思念远方知己的朋友?

可曾想起那夜我们紧闭柴门,一直到深夜之时,还在灯前说着知心的话语。人生就是这样,别离的时候多,相聚的时日少。还不如我们从来就没有相遇。黄昏之时,“我”孤独一人,对着西轩而寂寞忧愁,昏暗的薜荔墙上的叶子在风雨中飘摇晃动,更有频繁的故事,使“我”心中更加凄凉。


纳兰是个至情至性的人,所作词中表露出的情感,无论是恋情、夫妻情、友情,无一不是体现了一种痴的情怀。纳兰填完此词一个月后,便溘然长逝了。这次离别之后,两人也便真的没有了再次相见的机会。隔着时间的长河,凝聚在词句中这种怆然伤别的深挚友情依旧令人感叹不已。纳兰的一生,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人生,相聚时难别亦难,不如开始就不见。


无侠


最喜欢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中的笫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话胜过了千言万语,只是在刹那之间,就让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五味杂陈,生出感慨万千!

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然而,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

可是,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没有结局,那又该是多美好,还是该多遗憾呢?

既然“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理想的完美状态,为了不导致“秋风悲画扇”的悲凉结果,爱人之间就应该不忘初心,相濡以沫。只有互敬互谅,才能白头偕老,成为神仙眷属。


阳光灿烂65612926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花一天堂 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 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已变。

《卷秋帘》云鬓瑶簪,严妆巧,天然绿蛾红深。凝眸诗词里,湘帘卷黄昏。抚弦秋风辞上,相思了无痕

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谢家庭院残更里,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

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平 。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人生若之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却是无声遣流年,英雄空冢凋去多少红颜。

世已桑田,心未沧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缘尽,知多少……



此生逍遥休问天


《如未全懂,是自然》

提起懂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句“世间女子,纳兰最懂。”不得不羡慕那个时代的女性,有纳兰词陪伴。也不得不钦佩纳兰词的深情婉转,流芳百世而不朽。

一个懂,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董。是不是就是简单的心里懂得,无须用言语来表达呢?毕竟,有些感受不是不能用语言来赘述,而且用了以后少了那份朦胧的美感和自然的探索。这或许就是人人嘴里常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持久吸引。

想来因为这一知己。有的人可以轻易放下名利,有的人只是舍下一点在意。看来这舍得也是有大有小。我会怎么舍呢?除了名利,那就是时间和陪伴吧。我可以舍,舍得吗?敢舍吗?答案就是可以。

父母是陪伴我们最久的。曾以为他们最懂。现在只是觉得陪我们走了一段路。小时候的谆谆教导是责任。长大的后成家立业却是靠自己慢慢完成。他们提供的金钱和房产的帮助只是让这路看起来很顺利的走过去。但你却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走。没问,是对他们的尊重。比起他们的看透世事的眼光,你只有埋头苦干的踏实。可是这样适应不了时代。父母着急着,为你选择并铺好这条路。

或许再努力,父母眼里的你还有许多挖掘的潜能。但这不是知己。是汲取潜能。让你顺着他们铺好的道路往前直走。是要走的,但是也没忘记去寻找在人世自我笃定许久的任务,那就是找寻知己。就是这样冥顽不灵,但也不是在路上渐渐培养出自我的品行,结识了许多人吗?

遇到很多人,自然欣喜。有人上前打招呼,有人默默跟随。怕是曾年少时喜欢前者。有好多话可以说。但时间长了,你也不知道如何来开始另一个主题。你认为的知己在当时就是天南海北的高谈阔论,不知疲惫。但这一切,也只是你以为。后来,这群人走了。只剩下你一人孤单走过一条条街角巷口,一次次回头去望。得来的结论都是没人在身旁。或许就从这时候起,绝望的种子在心里慢慢生长。

就这样走着。路遇一位老爷爷。什么都没说,静静陪伴整个下午。只是在快要起身的时候,说了句,快走吧。是呀,我要快走,是因为这无人走过的街道是如此安静,我想用文字记录。没有回头看老爷爷,也忘记那句谢谢。

那时是秋天。秋风吹起落叶,周围安静着的可以听到落叶静落的声音,让这周围有了江湖的韵味。我没有见到剑客你追我打的潇洒身影。有的只是一卷卷树叶在我面前飞舞着,还时不时在我身边吹来一两片,问我跳的如何。当时虽面色如常,但心却是七上八下的。原来你做到了。原来我要的心心相惜你懂,原来我要的话语点拨你也做到。原来一切,都是懂。

秋风懂秋叶的贪玩,才会在树叶沙沙作响后,轻柔的将她放在树叶旁,草叶间。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秋叶的再次飞舞。冬雪懂梅花的傲骨的坚持,才在她的周围用自己洁白的身躯保护着她的枝干。只有梅花长的越动人,这雪也就越白。两者相互扶持,却又情比金坚。

快走吧。不是让你轻易放下一切。而是尽全力努力以后,也要有接受无能为力的时刻。这时候,就不要留恋了。再熟悉的街道,也有曾走过的痕迹。一切,都已结束。

懂是心的感应。既然这处感应不过来,那就奋力奔跑去他乡吧。总有一天,这懂就像相互吸引的南极和北极那般触碰到。

在这之前,懂没人知晓,没人体会,没人眷恋。这都是正常。你要知道,好戏在后面的潜台词就是,一个人走过的地方只是路程,而心在某处安定才是心途。不管你是富甲一方,还是贫困如洗,这路迟早要走的。

现在我知道。原来在我关闭心门许久后,一切还是自然发生着,依旧热闹,繁华。但是这次我打开心门,里面的花草长的郁郁葱葱,书架上陈列的各种书籍是我收藏,希望有缘人前来观览。别问我何时关门。如懂,自然知道开门的方式。如不懂,那就绕路看看其他风景。

在等处的转角等待懂的人,是希翼。而在安静的某处聆听到某人的脚步,这才是懂。


愿与梅花过一生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翻译: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明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喜欢缘由:意境优美。


李子说书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却变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在一个秋雨潇潇闲暇之时,偶读纳兰的这首诗木兰辞,甚是喜欢,觉得人与人既然相遇,便是缘分,初见之时,感觉清新迤逦,洒脱淡然,宛如春日始开之花,非常美好,然随着深入的交流相处,因爱好,志趣,性格等习惯各异,会产生诸多的隔阂,芥蒂,反感及相恶。人人生没有彩排,每次邂逅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于偶然之时,惊喜或平淡中出现,或许这也是人生之趣吧!人无完人,相比苛求与于人,苛求于己,欣赏于宽凉更是一种美丽。让不快随风而去,美好的永驻心间,淡然相交,愉悦相处。人生若只如初见便是此美好人生境界的写照吧。纳兰容若的词清新婉丽,词义精绝,读之如清风拂面,宛若邂逅一位知己。感悟世事,多一点淡然与谅解,距离幸福更近。过分的执着,水至清无鱼,人至清无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