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

,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

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在南方地區,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所謂“赤口”,一般是用長約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

北方一些地區將初三稱為“掃帚日”。因為這天可以把積攢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掃帚打掃房間了,而且在打掃的時候要從外往裡掃,表示聚財的意思。

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相傳大年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因此不宜遠行,也不能在晚上11點之前睡覺,要等到過了11點眾神大駕光臨之後才可就寢。還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同時自然也是送走“窮”的日子,故有“送窮出門”一說。

大年初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

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這一天又俗稱“破五”,意思是之前幾天的諸多禁忌至此就結束了。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初五剛把財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還要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有《送窮文》。唐代詩人姚合寫有詩《晦日送窮三首》,其中第一首雲:“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掃帚日 接灶神 迎財神 送窮日 -年俗系列(三)

這天也是店鋪開張的日子。舊時,老闆和店員們會在這一天猛搖算盤,用秤桿敲打秤盤,讓店內響聲一片,取“響響噹噹,大吉大利”之意;門板也要貼上“開市大吉,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還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掃帚日鼠娶親

初四五迎諸神

開張大吉

六六通順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