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淮阴码头镇三闸遗址

明清时期清口一带的三闸是漕运锁钥,其遗址位于码头镇政府迤东500米,向东北延伸至中、里运河与二河交汇处,东距漂母墓约500米,西临韩信故里遗址、淮阴故城遗址、甘罗城遗址。


淮阴码头镇三闸遗址

码头镇域作为明清五百年来的漕运要枢,黄淮运交汇之地,水患频繁,为了保证帝国漕运命脉通畅,从明朝万历初年开始,总理河漕潘季驯创行了“蓄清刷黄”之策,并在惠济祠旁的淮、黄、运河交汇处创建了“之”字形河道,及至清代,“治河、导淮、济运”亦群萃于此,这段“之”字形河道与惠济、通济、福兴三闸及高家堰等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水利枢纽工程。

码头境内这段“之”字形河道是里运河的组成部分,为在乾隆年间定形的码头段里运河故河道,主要由惠济、通济、福兴三闸运河及越河河道组成,现存的河道总长约6公里。三闸是惠济、通济、福兴三闸的总称,俗称头、二、三闸,是十分复杂艰巨的水利枢纽工程。三闸包括正、越闸,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均为单孔,宽七米余,闸高十米以上。条石闸底、闸墙,木桩基础,闸身长十二米,进出口均为八字条石墙,与闸身岸墙连结,伸向两岸,下游出口墙较长。闸身中部设有插板槽两道,相距约两米。进出口护坦为三合土加铺条石,出口长达七十余米。三闸依次联通,逐渐升高水位。漕船沿运河北去必须经过三闸,过闸犹如登上三级阶梯,完全靠人力拉纤,把漕船拉到水位高于黄淮交汇处的清口(淮河口)的运口(运河之口),然后才能由高向低从运河进入淮河,再进入黄河或中运河北去。故老相传,船过惠济三闸,一般下水三天,上水七天,由于从运口入清口水位落差大,甚为危险,驾长(舵手)、水手过闸,都去闸旁天妃庙烧香祷告,祈求天妃娘娘保佑。咸丰五年(1885年),黄河改道北流入渤海,惠济三闸逐渐废弃。通济闸和福兴闸于1967年拆除,惠济闸于1973年拆除,三闸拆下的木料总计不下六、七千立方米。

三闸由上而下(由南而北)依次为惠济闸、通济闸和福兴闸,俗名头、二、三闸。通济闸的左岸有天妃庙,故又名天妃三闸。在三座正闸旁,均建有越闸、越河,如正闸损坏,即可启用越闸。各闸相距三、四里,这段长仅七、八里的河道是明清时期交通枢纽,漕运锁钥。朝廷发帑巨万,遣得力大臣到此督修、督运并设官管理,清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亲临阅视。

《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

“惠济正闸,原名新庄闸,又名天妃闸,旧在惠济祠后。明永乐中陈王宣建,嘉靖中改移于南,名通济,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又移甘罗城东,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移烂泥浅 之上,即七里旧闸,而改名惠济,四十年复移建于旧运口之头草坝,雍正十年,移建七里沟即今处。闸丑山未向,金门宽二丈四尺。乾隆十一年(1746年)、二十三年、四十年,嘉庆 十五年(1810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皆拆修。闸上有升关坝,又有钳口坝,下有束水坝。吴廷桢《天妃闸》诗曰:

断堰锁崔嵬,奔流下石隈。

势吞淮甸尽,声憾海门开。

水气晴吹雨,天风夕送雷。

扣舷惊绝险,谁是济川才。

 “惠济越闸,康熙四十九年建,亥山巳向,金门同正闸。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嘉庆十一年、道光十四年皆拆修。闸下越河长四百六十一丈,闸上有钳口坝,下有束水坝。

 “通济正闸,在惠济闸东北,乾隆二年建,癸山丁向,金门同前。二十五年重修,嘉庆十一年拆修。

  “通济越闸,乾隆二年建,亥山巳向,金门同前。二十七年重修,嘉庆二十一年拆修。闸下 越河长三百二十一丈六尺,迤下有双孔涵洞,乾隆十年建,启洞水达护城河。又洞下有泄水 闸,康熙四十五年建,久废。

  “福兴正闸,乾隆二年建,癸山丁向,金门同前。二十五年重修,嘉庆十九年拆修,道光十 四年补修。闸上有钳口坝,下有束水坝。按府志载:明时故福兴闸在清江浦西五里,陈王宣所建,万历中改建于寿州厂后。

  “福兴越闸,乾隆二年建,壬山丙向,金门同前。二十七年重修,嘉庆二十一年补修,道光十九年拆修。闸下越河长三百六十八丈五尺。”

  

淮阴码头镇三闸遗址

三闸包括正、越闸,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均为单孔,宽七米余,闸高十米以上。条石底、墙 ,木桩基础,闸身长十二米,进出口均为八字条石墙,与闸身岸墙连结,伸向两岸,下游出 口墙较长。闸身中部,设有插板槽两道,相距约两米。进出口护坦为三合土加铺条石,出口长达七十余米。

  三闸处于泗水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清口附近的运道上,水流湍急,船行艰难,船夫牵 挽费力。宋太宗雍熙中,在这一带开设磨盘大湾,延伸河道长度,缓和水流。明清时期,屡 次建闸,并更移闸址,闸名也不断变更,直至清嘉庆年间,三闸始改建定型、定名。惠济闸上,每当水势盛涨,水面高出闸下四尺,而通济闸和福兴闸上下水面也各相差三尺多,合计 水面落差一丈有余。三闸对水势的约束,大大缓和了水流速度,利于行船。另一方面,夏秋水涨,冬春水枯,三闸还起着控制水位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终年通航和两岸农田灌溉。

  一般船过三闸,需时三天。由于三闸水位落差大,甚为危险,船民为求安全过闸,往往去天妃庙点烛焚香,祈祷天妃护佑。

  《淮阴风土记》记录了舟船过闸时的情景:“盖水势东怒,航途艰险,故下闸须善为把舵,上 闸又须用力绞关。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 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下闸亦不易,迎溜尤为大忌,斯时船主,或因自身无此经验,或见船中人手不齐,每多雇积年闸夫,为之管舵。故上闸需用力,下 闸需用巧。闸夫虽不强人雇用,而人自有不敢忽者。”

  《淮城信今录》有明代诗人丁大耒《通济闸》(即惠济闸,明时曰通济闸,康熙年间改名曰惠济)诗也记录了惠济闸的奇险。

  诗曰:

水门人力建,奇险亦云稀。

壁束雷霆斗,天垂组练飞。

鱼龙空跃上,舟楫复何依。

惯习怜漕卒,年年向帝畿。

  清末民初,倡议导淮,并逐渐引进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在苏北运河上建邵伯、淮阴、刘老涧 等三座现代化船闸。淮阴船闸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工,二十五年竣工通航。淮阴船闸 建成后,避免通过三闸之险,改善了航行条件;船只往来亦不必绕行磨盘大湾,缩短了航程;船只过闸仅需一个小时,节省了时间,三闸遂被取而代之。

  《淮阴县志》记载:惠济正闸“1973年冬拆尽,拆木材3000余立方米,条石不计。”“惠济越闸在惠济正闸东300米处,……1967年拆除。” “通济正闸在惠济闸东北1公里,……1967年拆除,拆木材2000余立方米,条石若干。”“通济越闸在正闸东200米处,……1967年拆除。”“福兴正闸位于通济正闸东北1公里处……1959年扒二河时拆除。”“福兴越闸在 正闸东侧,……1967年拆除。”

  三闸遗址是黄、淮、运水系变迁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漕运发展历史的见证,对研究明清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水利、科技发展状况等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