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清朝官员因小妾泄露考题,被判腰斩,临死连写七个“惨”字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不仅为我国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而且也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使得很多出身底层的士子也有了步入仕途的机会。所以科举考试对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要,科举试题更是机密中的机密。而清朝有位官员却遭小妾陷害,意外泄露考题,最终被判腰斩。死前连写七个“惨”字。

清朝官员因小妾泄露考题,被判腰斩,临死连写七个“惨”字

那这个悲催的清朝官员是谁呢?他就是俞鸿图。俞鸿图,字麟一,浙江海盐人,于康熙五十一年中进士。雍正十年,俞鸿图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又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侍读等职。同年,俞鸿图被外放为河南学政。学政是主管一省文化、教育的行政长官,负责为国家选拔人才。虽然看起来有点像清水衙门,但却责任重大,因为他一人决定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雍正十一年,河南巡抚王士俊弹劾俞鸿图纳贿营私。因为王士俊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所以颇受雍正皇帝器重和赏识。既然是他弹劾俞鸿图,那俞鸿图身上肯定有问题。因此,雍正皇帝便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河东总督共同审理此案。经过多番查证,证实俞鸿图纳贿属实,俞鸿图也被判处了斩立决。但俞鸿图本人却一直喊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科考之前,俞鸿图就告诫仆人要严格保密,杜绝向考生传递任何有关试卷内容的信息。在出完考试题之后,他也将试卷密封,禁止任何人查看。但俞鸿图的仆人却与他的小妾相勾结,小妾在侍奉俞鸿图的过程中,偷偷将题目内容记在心中,然后默写下来。等俞鸿图出门时,小妾便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贴在他的官服里。当俞鸿图穿到外面脱下时,仆人在服侍的过程中将其取下,并兜售给科考的士子牟利,受贿数额达万余两。

清朝官员因小妾泄露考题,被判腰斩,临死连写七个“惨”字

科举之后,此事闹得满城风雨,“俞鸿图纳贿营私”的说法甚嚣尘上。但俞鸿图认为自己行的正,坐的端,没什么好怕的。不久之后,河南巡抚王士俊就上疏弹劾了他。在调查组刚开始调查他时,他极力否认自己纳贿营私,但是他的小妾和仆人却顶不住压力承认了。此时俞鸿图才得知是二人在自己背后搞得明堂,但这也是他的失察之罪。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认罪。

陈树萱向刑部提出了判俞鸿图斩刑的意见,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皇帝正式批准对俞鸿图斩立决。但在现代人林涛所编写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中,却称雍正让俞鸿图的亲家邹士恒接替了他的职务,并将俞鸿图处以腰斩。腰斩是一种酷刑,受刑人在受刑后并不会立即死去,还要承受很长时间的痛苦。当时要想快死,必须花钱买通刽子手。邹士恒因为害怕被牵连,所以不敢告诉俞鸿图他的刑罚,直到俞鸿图走上台才告诉他是腰斩。

清朝官员因小妾泄露考题,被判腰斩,临死连写七个“惨”字

但此时为时已晚,刽子手将俞鸿图一刀两断,给了他一个慢死。俞鸿图疼得满地打滚,用手蘸着血,在刑场接连写下了七个“惨”字。邹士恒将此事报知雍正,雍正也觉得腰斩过于残忍,便废除了此刑罚。但这一说法并未在正史中得到证实,所以可信度不是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