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探訪|新春河北年貨市場:"新""舊"交織 年味更濃

“新”“舊”交織 年味更濃

——新春河北年貨市場探訪

探访|新春河北年货市场:

1月19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東大街年貨大集,市民選購春聯、燈籠等年貨,喜迎新春佳節。 河北日報記者 馮陽攝

紅紅火火迎春節,喜氣洋洋辦年貨。春節臨近,各地的年貨市場變得熱鬧起來,人們逛廟會、趕大集,採買各類年貨。各大電商平臺紛紛舉辦年貨節,“鄉土味”疊加“國際味”的年貨花樣翻新。

傳統市場氣象新,創意年貨受青睞,多元化商品進一步激活了新春消費市場。近日,記者走進河北省年貨市場,感受春節前夕濃濃的“年味”。

年貨春意濃

趕大集、辦年貨,傳統市場人氣旺

1月16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東大街的年貨大集熱鬧非凡。各攤位上一副副或大或小的春聯,製作精良的創意宮燈、玩具花燈、特色手工等商品琳琅滿目。走進年貨大集,立馬感受到濃厚的過年氛圍。

經營年貨攤位多年的閆先生告訴記者,雖然網上也能買到這些年貨,但是自己的生意並沒受到影響。

上午8時,石家莊市民王雪梅和女兒一起出門,坐了一個小時公交車來採買年貨。“到處都是紅彤彤的,又喜慶又熱鬧,年味太濃了。”王雪梅笑盈盈地說。

很快,王雪梅便找到了去年在此擺攤的範先生,請他為自己寫一副對聯。揮毫潑墨間,一副對聯寫成,王雪梅滿意而歸。年貨大集上,像範先生這樣代寫春聯的攤位還有幾家,每家都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賞。

熱鬧的景象不只在年貨大集上。臘月二十二正逢石家莊市西兆通鎮的大集,趕集的人絡繹不絕,誰手裡都拎著幾樣年貨。

西兆通村村民周玉玲的自行車筐裡,裝滿了新鮮蔬菜、水果,車後座上綁著海帶和粉條,身旁的老伴還拎著一袋玉米麵和一袋江米麵。周玉玲樂呵呵地說:“孩子們都回家過年,用江米麵蒸上一鍋糕,盼著來年日子節節高。”

“蒸糕”是當地村民過年的習俗,每年一進臘月,江米麵便成了集上最暢銷的商品之一。今年,周玉玲還打算“研發”一種玉米麵餅子,餅子里加上葡萄乾、大棗、枸杞等配料,讓孩子們感受“媽媽牌”的甜蜜。

在傳統市場中,與“土年貨”並駕齊驅的還有不少“洋年貨”。

近年來,智利車釐子、新西蘭奇異果、越南火龍果等“洋年貨”成為河北省各地水果市場上的熱銷商品。除水果外,澳大利亞牛肉、波士頓龍蝦、法國葡萄酒等進口商品也擺上了各大超市的貨架。藉助中歐班列,純奶、果汁、巧克力等更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食品走上國人的春節餐桌。

“土”“洋”結合,讓人們的年貨籃子越來越豐富,選擇空間越來越廣。

品質再升級

國潮範兒、科技範兒,別樣年貨搶眼球

在“洋年貨”賺足人們眼球的同時,一股“國潮”風悄悄吹進年貨市場,並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

在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北國商城一樓的中國李寧專賣店,小劉選購了3件寫著“日進斗金”4個漢字的紅色帽衫,其中2件是她送給父母的新年禮物。小劉說:“這個系列的衣服很別緻,寓意也好。關鍵是想讓老爸老媽也‘潮’一把。”

在商場一樓的化妝品區,一處頗具中國風的彩妝櫃檯在一眾國外品牌中分外顯眼,這裡擺放著“故宮文創×毛戈平”聯名彩妝,祥雲、蘭花、松鶴等花紋樣式被巧妙運用到唇膏、粉底等產品的內裡及包裝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國潮”興起,年輕客流明顯增加,尤其是這些限量版的跨界產品近期銷量不俗。

在“國潮範兒”“文化範兒”滿滿的年貨之外,“科技範兒”的年貨近些年也持續受寵。

這兩天,衡水市民劉英網購的智能艾灸儀剛到貨,她就迫不及待地試了試。“用著不錯,在家做艾灸比去診所方便多了。”最近,趁著各大電商平臺舉辦年貨節,劉英網購了掃地機器人、智能晾衣架等不少智能產品。

春節臨近,各電商平臺年貨節促銷活動亮點紛呈。而年貨節火爆的背後,是消費市場尤其是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能力得到釋放。京東大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5.6倍,其中進口商品消費同比增長9.8倍。

在電商平臺上,不僅新型產品受青睞,體驗式、服務類商品同樣抓人眼球。像年夜飯配送到家這樣的服務正在進入普通家庭,“年夜飯外賣套餐”“網購半成品年夜飯”“廚師到家一站式服務”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省心選擇。除了傳統家常菜外,波士頓龍蝦、內蒙古羊腿羊排等大餐也悉數登場,年夜飯越發豐富。

記者瞭解到,京東、天貓超市、蘇寧易購等多家平臺表示春節期間不打烊,讓消費者放心“剁手”。

電商平臺不只將“工業品送下鄉”,還將“農產品送進城”。

1月9日晚,河北省鉅鹿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內張燈結綵,年味十足。這裡正在舉辦首屆電商扶貧公益年貨節。

6位“網紅主播”面對手機鏡頭,試吃大草莓、品嚐銀花茶、現場啃豬蹄,以幽默的表情、接地氣的語言向粉絲推薦了當地百餘種農特產品。鉅鹿縣副縣長付玉林也走進直播間,和主播一起直播帶貨。

“頭一回見這陣仗,真沒想到,主播對著手機直播了十幾分鍾,就賣出去380箱大紅棗。”談及當晚的收穫,鉅鹿縣沙土崗採摘園負責人解華湧一臉興奮。

在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共達成交易訂單8000餘筆,交易額近20萬元。

拼多多公佈的數據顯示,年貨節啟動以來,僅活動商家的農(副)產品訂單總量已超過2.1億單。一二線城市的農產品年貨訂單佔到近7成,特色農產品呈現出跨區域快速流通的趨勢。 (河北日報記者 馮 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