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揚州炒飯,真如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嗎?

炒飯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物,但是淮揚菜系中,有一道名為“揚州炒飯”的炒飯,可謂炒飯中的貴族,看似簡單,實則內涵豐富,技術考究。

母親是一個節儉的人,很少在外面吃飯。偶爾帶她去飯店,叫她點菜,她總是菜單也不看,只點一份揚州炒飯。不知道她是覺得揚州炒飯的價格較低,性價比最高的緣故,還是真如她所說,這是她最喜歡的飯。

揚州炒飯,真如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嗎?

總之,我就信以為真,在她過生日的時候,準備親手給她做一盤她最愛吃的揚州炒飯。一直以來,認為揚州炒飯應該是很好做的,將大米配上雞蛋、火腿丁、蒜薹丁、胡蘿蔔丁一起炒,就可以了。我也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為母親大人炒了一盤。

誰知,我滿懷信心炒出來的,與飯店的那盤揚州炒飯千差萬別,雞蛋沒有那麼碎,還有些火大,大米還有一塊塊粘一起的米疙瘩。充其量,也就是一盤蛋炒飯,還賣相不大好。但是,母親則高興地說,比飯店做的好吃千萬倍,並將一份幾乎要吃完了。看著母親這麼給面子,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一下做揚州炒飯的手藝,以後給我媽做盤正宗的炒飯吃。

於是,又是上網查,又是看視頻才得知,揚州炒飯的講究還挺多的。

首先,主角大米要用秈米,即一種黏性比較小的稻米,而且要用隔夜的米飯。因為隔夜米飯的水分變小,方便於炒時,能炒為一粒一粒的。除此之外,配角也很豐富,分別是雞蛋、青豆、蝦仁、火腿丁、乾貝、花菇丁、冬筍丁、海參等,而且這些配料要切成比大米都要小的丁。

揚州炒飯,真如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嗎?

咋一聽,真想不通,這些配料都得比大米小,這是誰這麼講究。一查得知,相傳,揚州炒飯最早是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由於他愛吃蛋炒飯,以至於這道菜在隋朝宮廷中很受歡迎。後來,在隋煬帝到江南一帶巡視時,把蛋炒飯的製作方法傳入此地,在以後的傳承中,揚州廚師結合淮揚菜“精細、注重搭配、做工講究”等特點,將其創新,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揚州炒飯。當然,也有人說,揚州炒飯就是當地民間的一種吃法,隨著物質的豐富,逐漸被改良,精細製作,演變至今的。

姑且不論它的出身,我只說如何做才能味道鮮美。後來得知,揚州炒飯之所以好吃,是因為這裡邊不只有看到的這幾種食材,還有一種用火腿、乾貝、蝦籽、蔥姜、料酒,在混合雞湯蒸制而成的一種湯料,在米和食材炒制快好的時候,將其倒進去。一者,可以增香,再者,還可以使炒乾的大米和其他食材變得柔軟。因此,看似簡單的揚州炒飯,其實講究還真多。

揚州炒飯,真如你看到的那麼簡單嗎?

看來,我之所以炒不好,不只因為原料的問題,還有技藝的原因。據說,這道飯的製作工藝已經被申請了非遺,可見,我要學好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過,為了給我媽做一份相對正宗的揚州炒飯,我還得多下功夫多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