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陈雄斌:社会的一切运行规律,都是由阴阳变化法则演变的

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

  《易经》认为,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反成的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除了卦象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作为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具体的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从自然现象看:


陈雄斌:社会的一切运行规律,都是由阴阳变化法则演变的

从自然现象看


从社会现象看:


陈雄斌:社会的一切运行规律,都是由阴阳变化法则演变的

从社会现象看:


  除以上两大类现象外,《易经》也以阴阳来解释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如刚柔、顺逆、进退、开合、伸屈、贵贱、高低等。

  《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易经》的唯物性:“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经》核心思想的透彻说明。“生生”的观点驳斥了“神创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常被称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生生”的两层含义《易经》认为:世界不是由一个能的“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万物遵循一定的变化法则使得自身不断地更新,这就是“生生”。

  详细来说,它包括两方面:

  一、事物都处在连续不断、时刻不停的变化过程中。由A变化为B,可以称之为A生B;再由B变化为C,可以称之为B生C。无始无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生生”规律的体现。

  二、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也在于“生”,生动地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就是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生生”一词。

  宇宙从混沌未分的“无极”而来,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分阴阳两仪,再由阴阳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四象,四象分化而为八卦,八卦代表着世界的八种基本属性,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来概括。

  《说卦》认为:“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六十四卦并不代表事物演化过程的终结。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象征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作为一个“节点”,以它为开始将展开另一次全新的演变。

  所以,“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这个演化的过程体现在人伦关系中,就是《易经》中说的:

  “天地姻酝,物化醇,男女构精,物化生……有天地,然后有物;

  有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此外,《易经》还认为,天地以“生”为“德”,这就把“生”的客观运动附加上了主观意义,把没有没有智慧和灵性的事物演化融入进了人类有情有智的社会中,这包涵着《易经》作者认为的人类生命的目的,以及人类作为物之灵的与众不同的本质。

“生生”的含义

  《易经》认为:世界不是由一个万能的“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万物遵循一定的变化法则使得自身不断地更新、变化。


陈雄斌:社会的一切运行规律,都是由阴阳变化法则演变的

  《易经》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