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田園將蕪

李雲輝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種田園牧歌式的鄉村情景不時地在陶淵明的夢境中出現,夢醒時分,陶淵明一聲嘆息: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如果沒有兵燹,如果沒有天災,這些鄉村景象在中國延續了上千年。但是,彷彿一夜之間,這種鄉村景象消失了。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2009年拍攝於新疆奇台麻溝梁

我曾經到過天山北麓的一個山村,嚴格來說,它已經不能稱其為村莊了,因為走遍村子,幾乎見不到一個人,沒有狗吠,沒有雞鳴,沒有炊煙,只能聽見風與樹葉的低語、蚱蜢振翅的吟唱。有的院落已經是斷壁殘垣,有的房屋還算齊整,但全都是荒草滿院,有的院子裡乾脆種上了大麥,已經和綿延的麥田連為一體。許多院子裡還豎著高高的電視天線杆子,可是又有誰來接收它傳輸的信號?幾乎每家的房門上都掛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鐵鎖,可是主人還保管著那把回家的鑰匙嗎?

這一家可能才離開不久,透過玻璃窗,看見客廳一箇舊鐵爐靠著火牆,旁邊有兩個油漆剝落的方凳,一把笤帚扔在一堆磚頭上,裡間舊席夢思床墊上空空如也……

他們都走了,有的在半截溝鎮,有的在縣城,有的到了昌吉、到了烏魯木齊……

我這個不速之客走進一個個院子,用相機拍下了一家家破敗的景象,每一次按下快門的聲音都好似一聲嘆息。

這個村子叫麻溝梁。昔日麻溝梁一隊有24戶人,如今還剩下3家,如果不是開度假村,這三家可能也搬走了。再過幾年,這裡就剩一家人了,隨著遊客的增多,他繼續在那裡開度假村。這家人男主人的父母親是1959年從江蘇支邊到新疆的。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2011年拍於河南濟源

一次來到毗鄰河南、山西兩省的王屋山,也就是愚公發誓帶領子孫要移走的那座山,這座“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山給愚公一家出行帶來極大不便,於是年且九十的愚公下決心搬走它。千百年過去了,山還矗立在哪裡,可是一波又一波城鎮化的浪潮捲走了那曾經執著的愚公的子孫。在王屋山的深處,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山村,大部分民房已經沒有屋頂,只剩三壁或兩壁,或者只剩下地基,昔日的屋宇內種上了莊稼。這一家可能比較富足,高大的青磚房很氣派,可是門窗俱無,正面牆上一個大洞,青藤爬上了長滿苔蘚的牆壁,柏樹已經在屋頂上紮根。

對於這些村莊來說,我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但是故鄉的日益老去讓我知道什麼是感同身受,每一次探親歸來都帶回無盡的惆悵。

以前,每一次探親一般都要買一袋水果糖、一條煙,糖果散給小孩,香菸讓給老人,可是現在打開一袋水果糖幾乎沒人吃了,因為村子裡很少有小孩,有的小孩隨著打工的父母走南闖北,有的小孩到鎮上唸書了,現學校都集中了,小學都集中到鄉上,中學全都集中到了縣城;一盒香菸打開,幾天都抽不完,因為每一次回去,總有熟悉的面孔消失,而新的墳頭不斷出現。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家多年的遊子回到故鄉,後生們卻不認識,詩人是多麼惆悵啊!如今歸鄉連兒童都見不到了,詩人情何以堪?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我來到一個童年的夥伴家,我幾乎驚呆了。他家滿院臭蒿高過門楣,一樹牡丹獨自怒放。童年的夥伴高中畢業接父親班,在供銷社有了一份工作,沒有幾年卻下崗了。如今,父親已經去世,姐妹全部出嫁,她媽跟著他住到了縣城。他在縣城起早貪黑守著一個水果攤,再沒有回來,任憑院子裡的牡丹花開花落,臭蒿一歲一枯榮。

再往南是是另一個童年的夥伴家,這一家曾是大家庭,兄弟姐妹6個,三男三女,上有爺爺奶奶和父母,過去這一家吵鬧不斷,如今闃無一人,鄰居在他家院子裡種上了玉米。爺爺、奶奶、父親去世多年,母親隨大兒子遷居河南,老二一家在縣城,老三在江蘇,三個妹妹全都嫁到外地,兄妹六個多年見不了一面。

再往南是另一個小夥伴家,這一家只剩一個近80歲的老頭守著兩空破窯洞;再往前的幾家已經不成為家了,因為屋內無人,院內無畜,通往這幾家的路被荒草、荊棘覆蓋,已經沒有路了。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2013年的母校校舍

田園將蕪:那些正在逝去的村莊

2017年的母校校舍

這幾年沒有回去,也不知這些家園破敗成何樣?

院中無童稚,田內少壯男。田園怎能不荒蕪?

“再過幾年都沒有人種地了!”面如炭、鬢如霜的堂哥無奈地說。年輕人不願種地、不會種地,也不屑於種地,他們如飛蛾撲火般的湧入到城市去了。

可是,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責怪這些年輕人?難道還將他們束縛在土地上,繼續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嗎?如果說這種生活具有詩意,那可能是我們的臆想。我們的哀怨阻擋不住他們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腳步。

他們固然不會種地了,或者可以說他們不會像父輩那樣種地了,但有朝一日他們可能返回來以自己的方式種地,可能比父輩種得更好。(新疆資深媒體人:李雲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