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2020年,加密貨幣將成為主流?專業人士:有待考量

2020年,加密貨幣將成為主流?專業人士:有待考量

隨著年底的臨近,討論加密行業的未來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全球金融和技術趨勢將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在未來一年的採用。

儘管受到批評,但看好加密貨幣未來前景的行業專家和加密愛好者人數一直在增加。機構投資者現在更加關注與加密相關的項目和產品,一些大學甚至開始開設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相關課程。

現在,有關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如何影響加密的討論已經出現,新應用的可能性也逐漸凸顯。此外,全球走向無現金社會的趨勢將對人們如何看待隱私和自由產生真正的影響。加密貨幣能在2020年提供社會急需的解決方案嗎?

AI和物聯網的使用增加

無論是哪個行業,專家們都樂於宣稱,人工智能是他們所在行業的下一件大事。數據集的普遍存在、機器學習和高性能可伸縮計算,正推動世界進入AI時代。許多人甚至認為這項技術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可靠標誌。

然而,儘管AI技術迅速崛起,但目前很少有實際應用。一份名為“2019年人工智能發展現狀”的報告顯示,與人工智能流行語相關的項目獲得的資金最多可增加50%。這種圍繞人工智能的鋪天蓋地的炒作已經導致了這樣一種場景,即只宣稱與AI相關的項目數量遠遠超過了實際的應用程序數量。

好消息是,加密行業有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在這些應用程序中可以使用AI來使加密貨幣吸引主流公眾。例如,在加密挖礦過程中有效優化能耗。在很大程度上,開採比特幣所需的能源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某些項目可以降低能源成本。這為礦工提供了增加的利潤空間,從而降低了交易費用。

一旦實施,AI可以潛在地計算特定節點性能的概率,並推薦可用於在區塊鏈上實現更快、更便宜的交易方法。此外,當與物聯網技術(IoT)結合時,不同的節點將能夠自主通信,從而提高了區塊鏈上的共識協議的效率。

Al、物聯網和區塊鏈可用於使電子設備完全自主,這樣一來,這些設備可以不使用信用卡,而可以編程為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相互交易。

關於這一主題,旨在將加密貨幣集成到物聯網的項目Iota的創始人Dominik Shiener表示,自治應該是最終的技術目標:

“所有這些技術進步的最終願景是,從自動化轉向自主,並將機器轉變為自主的經濟主體。通過給機器一個錢包和驗證、接收和發送付款的方式,我們就能創建一個全新的機器經濟,機器之間相互提供服務和數據。”

Shiener還補充說,通過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分佈式賬本技術相結合,新的突破性應用將成為可能,因此,“我們將從今天單一故障點的集中式網絡轉向‘智能去中心化’網絡,即我們的網絡是分散的、有彈性的、安全的和智能的。”

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興趣增加

到2020年,加密貨幣將成為主流的另一趨勢是,機構投資者對加密相關項目的興趣增加。

富達投資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的一項調查顯示,在441家美國機構投資者中,47%的人“認為數字資產是一種創新的技術手段。”

調查還顯示,超過70%的受訪者對數字資產持樂觀態度,十分之四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未來的數字資產投資持開放態度。

更有趣的是,22%的機構投資者已經擁有數字資產。基本上,人們對加密貨幣或數字資產的興趣已經從一個由早期採用者組成的儲備群體成熟到對該行業有著濃厚興趣的金融顧問、傳統對沖基金和家族理財。

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向其客戶發行了JPM硬幣,作為一種新發行的加密貨幣,旨在促進其機構客戶之間的國際匯款。

此外,摩根溪數字資產(Morgan Creek Digital Assets)管理公司還與兩家養老基金合作,這兩家基金共管理51億美元的資產。據報道,通過這項合作,摩根溪數字資產籌集了4000萬美元,用於風險投資基金,以投資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相關公司。

Global Custodian和BitGo在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94%的金融投資一直集中在與加密相關的項目。

報告進一步顯示,只有7%的投資基金“預計未來12個月的撥款會減少”,其餘的投資者對增加撥款持樂觀態度。最吸引人的是,儘管加密貨幣行業一直面臨著巨大的監管壓力和波動,但這些機構投資者和養老基金經理幾乎沒有任何退出的跡象。

因為加密資產基金需要表現出足夠的資本流動性,因此來自金融投資的利息增加是加密行業增長的一個明顯標誌。例如,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今年計劃增加其在Andreessen Horowitz管理的加密基金中的股份。

其他對加密貨幣感興趣的頂級大學包括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2019年,哈佛連同弗吉尼亞州的兩項養老金計劃購買了數字版權保護平臺Blockstack的約9580萬代幣,當時價值約1150萬美元。此外,Blockstack的代幣銷售作為第一個獲得SEC認證的代幣銷售,創造了歷史。

尤其對耶魯來說,投資加密技術的舉動似乎是受到耶魯經濟學家(Aleh Tsyvinski和Yukun Liu)的一項研究的啟發。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在他們的研究中報告說,雖然加密貨幣表現出很大的波動性,但它們也顯示出比波動性所隱含的風險更高的回報。

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微芯片和無現金系統的使用

在全世界範圍內,向全球無現金社會邁進的步伐正在加快。從非洲到歐洲再到亞洲和美洲,都不乏為了電子貨幣或信用卡的便利而更換鈔票的國家。

在瑞典等地,向無現金社會邁進的步伐非常有效,以致該國的流通現金下降到僅佔GDP的1%。此外,瑞典的立法使不同零售商完全拒絕現金支付成為可能。

為了跟上變化,瑞典中央銀行計劃發行其國家法定貨幣的數字版本“ e-krona”。此外,隨著微芯片技術在瑞典人中越來越流行,專家預測,在未來幾年內,瑞典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無現金化的國家之一。

使用微芯片植入物進行無現金支付的瑞典人報告說,他們可以支付火車票,在餐館吃飯,甚至可以打開辦公室門,而不必掏出錢包或鑰匙。然而,這種便利程度的代價是難以監控和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

雖然電子支付方式可能提供便利,但會記錄用戶的購買的地點和時間的詳細信息。這些數據可以被用戶的支付提供商、零售商和支付處理者出售。

在中國,無處不在的數字支付已經變得如此重要,以至於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已經圍繞著它建立起來。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現金支付已從2012年的96%降至2019年的15%。

隨著各國進一步接受無現金運動,人們將逐漸失去在沒有第三方或政府實體參與的情況下進行交易的能力。一個無現金的社會也許能讓政府更好地保護他們的人民免受犯罪侵害,但這是以每個公民的數據隱私和自主權為代價的。在這個問題上,Constellation Research的創始人,董事長兼分析師Ray Wang表示:

“這是悖論。那些爭取贏得信任以管理我們的數字身份的公司似乎都具有互補的(或競爭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又通過出售我們的數據來破壞這種信任。”

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可以提供對無現金運動的對沖,允許人們在沒有第三方或政府參與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儘管就用戶數據而言,比特幣支付不像現金支付那樣私密,但由於區塊鏈的存在,比特幣支付(類似於現金支付)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第三方。因此,隨著社會走向無現金化,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所提供的替代支付方式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此外,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考慮到法定貨幣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加密貨幣將可能提供負利率對沖。

2020年及以後

即使全球趨勢可以凸顯尚未發生的重大變化,但未來仍然不可預測,2020年及以後發生的事情誰也猜不到。

諸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之類的關鍵工業4.0技術的興起,可以迅速改變能源規模,並朝著前所未有的方向發展。儘管人們對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感興趣,值得將其視為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信號,但在得出關於加密貨幣是否將成為主流的明確答案之前,仍然需要考慮其他多種因素。

希望隨著機構資本流動的增加,以及上述趨勢的影響,加密行業會在主流公眾眼中合法化。

聲明:本文由優優財經編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