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邻居家的爸爸妈妈教孩子有他们一套规定好的方式,他们有两个女儿,女儿从小比较亲近妈妈。但两个都很调皮,以自我为中心,互相经常吵架。对于这件棘手事,爸爸就说可以唱"红白脸",自己是严厉的一方,孩子不听话时,可以拿出父亲的威严来让孩子安静听话。而本身和孩子放得比较开的妈妈就贯彻实施温柔战略,因为本来伪装对孩子凶也震慑不了孩子们。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而言,明显看到,孩子日渐粘着妈妈,每次过来我家玩的时候,都感觉两个孩子对爸爸有一定的抵触和反感心理。但是,作为邻居,天天看着孩子的爸爸忙里忙外,工作回来后还得给孩子做饭,心想怎么会对孩子的好反而没被看见,却在孩子心中造成这样的印象呢?

我想,这是由于邻居家过度实施的"红白脸"教育,容易挫伤孩子的感情。爸爸总是出头批评、惩罚,导致了在孩子形象中的抵触,过于冷面冰霜的设立,让孩子产生了难以靠近的距离感。

长期唱"红白脸",对孩子忽冷忽热,也会让孩子的情绪起伏变化大,长久之后,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影响,容易"心智不一"。"红白脸"教育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处理方式,却正与"手表定律"的故事相反,"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对人对事不能有两套背离的法则,在处事方面从一而终更能获得好的结果。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红白脸"教育和"手表定律"

1、手表定律是什么?

手表定律是形容一个人如果拥有两个手表,即拥有着两套不同的标准,那将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反而会令这个人的行为失控、摇摆不定。

众所周知,手表是确切的,就如同一个人的三观一样,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如果一个人有两块手表,遵循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那其实这是混沌无序的。

两套处事方法和准则也会让一个人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行为和思维的难以统一。

手表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是遵循着一根主线,其所受的教育是让他足以形成一个稳定、相互支持的内心世界系统,而不是充满了干扰、混乱和矛盾。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2、传统的"红白脸"教育

在我们身边,有一种耳熟能详的管理处事方式,叫"红白脸"教育。在家庭当中,经常意味着,一个人负责当"白脸",温柔地引导关怀孩子,另一个则当"红脸",在孩子不听话时,充当严肃管教的角色。在团队中,传统的想法上,也是必须要有一个唱"黑脸"、当坏人的角色。但是,这种角色分明的"红白脸"教育,真的是合理的吗?

把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分成"好的"、"坏的",然后坏事你来当,好事我来当,这样不就轻易地把一个人定性了?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红白脸"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

1、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价值判断养成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复杂而多样的,且不说一个人只有一种行为趋向是不合理的。

首先,传统"红白脸"的教育,通常是爸爸实行严厉的管教和惩罚,妈妈是温柔耐心的代表,当然现在反而有一种倾向是虎妈猫爸。不管是哪种,当孩子犯错误时,本来自然地是由原本的人惩罚,而在规定了谁当坏人后,就会把惩罚的责任推到另一方,这样的人为太过做作,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认为批评和苛责都是不好的东西,只有表扬和鼓励是好的东西。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出了社会,客观批评和惩罚都是极其自然的东西,批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针对你的东西,它也能让你进步,相反,一味地视而不见或骄纵却会让你堕落。

所以,"红白脸"教育不利于孩子正确的价值判断养成,反而会使他们误解批评和鼓励的正确含义。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2、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充分发展

再者,人为地把一类行为划分到一个人的责任,温柔和严厉教育泾渭分明,容易使父母的形象定性化,即孩子一联想到父亲就是严厉的,一联想到母亲就是温柔的,或相反。这种定性思维和刻板印象会影响到孩子去客观全面地感知父母的形象,从而不利于培养孩子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素养。凭什么父亲总是打我骂我,家庭里的温暖却大多来源于母亲?孩子老是这样想,就会误认为一个人的行为趋向是极端的,很片面地认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爸爸就不会对自己温柔。却不知每个人都有复杂综合的情感,爸爸每次打完孩子却是心里更不好受的人,每次自责半天,而善良的妈妈在孩子撒野的时候也有火冒三丈的时候。当一个家庭,把每人的分工,对外展示的情感都分配好后,身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价值被忽视。

家长如此,孩子长大后也会学习这种处理方式,做好外界要求自己的"那一面",而把真实的另一面隐藏在心底,这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充分发展。

3、不利于家庭关系培养

其实一个家庭并不需要太过等级化、规则化的秩序,在现代家庭环境中,自由的氛围更为提倡。爸爸妈妈"红白脸"唱多了,也不利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孩子在小的时候,意识其实比父母想象中要成熟得多,固定的行为方式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一方老是"当坏人",孩子是会记在心中,在很久后也有心结,阻碍亲密关系的形成。

所以,不要特意地"红白脸"分配,是对夫妻之间的公平,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以和为美、借鉴"手表定律"

1、以和为美,主线发展

那么,不用"红白脸"去管教孩子,免得孩子也要分饰两角,一方面迎合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方面却要抵挡冷冽的寒风,防止孩子从此"心智不一",建议家长们借鉴"手表定律"告诉我们道理。不要用一套互为相反的准则和处事行为去压孩子,而是以和为美,取两位家长互相重合的精华,即核心的带娃理念,用最大公约数去浇灌孩子,一起携手抚育孩子成长。

孩子在和谐的保护伞下,随着一条明朗的主线,去逐渐地开拓自己的版图,蔓延自己的内心世界。

父母还用“红白脸”教育?小心孩子心智不一,建议用“手表定律”

2、一以贯之、知行合一

借鉴"手表定律",用以一以贯之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去教育孩子,把最核心最基础的东西沉淀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的成长围绕着坚定的信心、希望的火焰。教育孩子,不是一个东扯扯、西扯扯拼凑的过程,而是一个虽漫长却稳固增长的孕育之道。

家长不需要唱"红白脸",用最自然、最淳朴的方式就可以教出知行合一的孩子!

我是炅妈育儿,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