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肝癌每年導致全球約80萬人死亡。肝癌的發生與地理、性別、年齡、病毒感染,飲食習慣、遺傳、脂肪肝、飲酒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

在國內,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之間的關係最為密切。

今天,龍大夫就來談談乙肝及其所帶來的問題和肝癌發生的關係,以及乙肝病毒感染者如何預防肝癌的問題。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1 乙肝病毒是肝癌最重要的原因

全球範圍內,肝癌是成年男性最常診斷出的癌症,發病數排第5位,而在女性則排第9位。肝癌也是世界上與癌症相關死亡的第4大原因。全球肝癌的發病率,每年增加約3.1%,亞洲人肝癌發病率近年的增加有所減緩,這得益於廣泛接種乙肝疫苗後,乙肝病毒攜帶率明顯降低,這個趨勢在中國表現得尤為明顯。

儘管如此,中國還是屬於肝癌高發病率地區。通常以發病率大於15/10萬為肝癌高發病率地區的標誌。東亞地區的總髮病率是35.5/10萬,由於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在所有的肝癌病例中,有40%發生在中國。中國的年發病率大約為13.7萬例。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2 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已知肝癌的發生涉及多種重要的危險因素,包括HBV感染、HCV感染、遺傳性血色病,以及其他任何原因導致的肝硬化。根據全世界發生的病例統計,超過50%的病例和HBV感染有關,20%和HCV感染有關。而HCV感染、飲酒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西方國家發生肝癌的三大最重要危險因素。

HBV感染者,即使沒有肝硬化也可發生肝癌。但是,發生肝癌的HBV感染者,大約有70%~90%存在肝硬化。所以,推薦所有的乙肝患者注意篩查肝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病毒載量高、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升高等,風險更大。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4 HBVDNA水平和肝癌的關係

HBVDNA水平低於1000拷貝/毫升和乙肝病毒複製高的人相比,發生肝癌的風險要高得多。特別是對於母嬰傳播的,由於嬰兒期就感染,屬於長期慢性HBV感染者,且e抗原陽性(大三陽或者大二陽),更為重要。不過,從總體上來看,即使以e抗原轉陰,仍然也是有發生肝癌的風險。

經過用干擾素或者核苷酸類似物治療以後,肝癌的相對風險要下降50%~60%。抗病毒治療必須要正規,擅自停藥等因素導致的耐藥,即使後續繼續治療,很多情況下也往往無濟於事,提示停藥需慎重。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5 肝癌發生與性別有關嗎?

在肝癌發生方面,女性相對來說比男性幸運一些。女性的肝癌發病率總體比男性低,這可能是跟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關係,推測和雄激素的營養作用和雌激素通過抑制白介素6介導的潛在保護作用有關。另外,男性壓力更大,又要參與更多的社交,有更多的機會暴露在環境危險致癌因素之下。

06 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肝癌的關係。

乙肝病毒C基因型患者的肝癌風險高於B基因型,D基因型的患者癌症的風險高於A基因型。這提示做基因檢測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調整篩查的頻率。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7 乙肝患者其他因素和肝癌的關係

• 合併HCV和HDV感染的乙肝患者,肝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 年齡較大

• 習慣性飲酒

• 吸菸或被動吸菸

• 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

• 有肝癌家族史。

• 乙肝病毒存在核心區突變和前核心區突變的患者

以上情況,肝癌的風險也會增高。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8 為了預防肝癌,乙肝患者能做什麼?

①乙肝疫苗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從而防止出現HBV相關的肝癌。推薦所有新生兒和感染風險增加的個體接種乙肝疫苗。

②針對HBV的抗病毒治療,可降低肝癌的風險,但並不能完全消除這個風險。

③服用他汀類藥物與未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相比,肝癌的風險幾率下降約37%。

④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一些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包括肝癌。

⑤飲食方面,攝入白肉,如魚肉,以及含有豐富ω-3脂肪酸(深海魚類、海豹油、奇亞籽、海藻等食物)和維生素E(獼猴桃、堅果、橄欖油等等)的飲食有助於防癌。

⑥咖啡由於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可能也是一種保護作用,但也不能大量喝。

⑦避免接觸有害的環境因素,停止大量飲酒,控制體重,消除遺傳性血色病患者體內過多的鐵等等。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09 消除乙肝以外的其他危險因素

治療肝硬化的其他原因,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肝豆狀核變性、遺傳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等。

10 其它預防肝癌發生的小知識

篩查捐獻的血液中是否存在血源性感染,以及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對接觸患者的個體進行被動免疫,尤其對於可能發生慢性感染的兒童。

對於已經存在的糖尿病,可能也與肝癌有關,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或二甲雙胍治療,能降低發生肝癌的風險。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美國退伍人員協會,曾針對50~71歲患者的飲食和健康做過,發現使用阿司匹林而非其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能降低發生肝癌的風險和慢性肝病所致死亡的風險。

非甾體類消炎藥物有肝毒性,其用於肝硬化患者,可引起靜脈曲張出血、腎功能損害,以及出現利尿劑抵抗性腹水,所以,慢性肝病患者應儘量避免使用。

對於存在其他危險因素的患者,如食用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和吸菸等環境因素,可能增加其患肝癌的風險,因此,減少這些因素的暴露,可能降低肝癌的風險。

由於黃麴黴毒素B主要由玉米、大豆和花生等農作物中的麴黴菌菌株產生,因此,對於一些貧困地區生活的人,很容易遲到這些食物(其它地區也有),有關部門應該對這種食物進行抽檢。

作為個人,更應該注意,這種東西該扔就扔,不要捨不得。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11 預防乙肝的再激活

接受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乙肝病毒過去或現在感染者,或既往史不詳的人,在開始免疫治療之前,一定要檢測有沒有HBV感染的證據。

最好在開始這些治療前,檢測乙肝兩對半和HBVDNA。對於處於乙肝發病期的,要積極抗病毒治療,既往曾經感染已經自愈的,也需要預防性的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預防乙肝的再激活。

12 減肥

肥胖真是個傷腦筋的問題,很多疾病跟這個有關係。

研究人員早就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能增加肝癌的風險。美國更有10%的肝癌是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所以,通過飲食控制盒運動,有效控制肥胖,也是減少患肝癌的方法。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13 關注丙肝引起的肝癌

推薦進行常規丙型肝炎篩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1945~1965年出生的人進行丙肝篩查,因為這些人感染丙肝跟丙肝引起的肝癌相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夠避免丙肝肝硬化,進而減少發展為肝癌的風險。

14 關注飲水安全

在一些肝癌發病率高的地區,有飲用池塘和溝渠水的習慣,而這些水可能被藻類毒素汙染,可能和癌症相關。加強飲用水安全管理,飲用自來水和深井水,也是很重要的。

15 常喝綠茶能防癌?

綠茶在動物實驗當中是否可以抑制黃麴黴毒素B的致癌作用,但對於人類,是否有確切的防癌效果,目前還無定論。不過,研究表明,綠茶可以直接與代謝活化的終致癌物起反應,使終致癌物失去親電子能力,從而防止致癌物-DNA加成物的形成。似乎有點有用處。喝喝茶也不壞,還可以陶冶情操,緩解緊張的情緒,聊勝於無吧。

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盤點肝癌預防的實用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