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兩個人月收入多少幸福?

ttz1291666822


幸福是跟錢掛鉤的,但不是說有了錢就幸福,錢多了就幸福,用收入多少來衡量家庭是否幸福,明顯就是一種物質和金錢=幸福的膚淺說法。

有錢就能買到幸福嗎?沒錢就沒有幸福?富豪們婚姻都很幸福嗎?明星們不缺錢,他們的婚姻穩定和幸福了嗎?

農民工、環衛工、保安、收廢品、開小店、擺地攤,哪一個不是社會最底層?他們的收入也不高,但你看看他們的家庭,都是不幸福的嗎?


雖然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事情也不是絕對的,可以說,幸福都是一樣的,不幸福,各有各的不幸。

也可以這樣說,幸福的夫妻、婚姻,都有一個共同點:夫妻心態平和、相互包容、不攀比、不虛榮、彼此恩愛、重感情輕物質,把精神上的感情看做是第一位的,物質上的感情看做是第二位的。


夫妻收入多少,不是衡量是不是幸福的標準。一對夫妻,家庭是否幸福,不是有多少錢,而是夫妻之間是否有真感情;是否相互扶持、彼此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是否一塊打拼、互相包容、理解;是否彼此付出真感情;是否不用猶豫地為彼此做任何事情;是否在經營家庭時,多為彼此想想,是否自己多承擔一點家庭責任?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是為對方考慮,而不是為自己考慮;幸福婚姻的夫妻,都是為彼此付出,而不是給自己付出的人。

恩愛、幸福的家庭和夫妻,一定是懂得珍惜對方,為對方考慮,而不是一味地索求,不願意付出。他們一定是奉獻主義之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之人。

當然了,我們雖然把精神放在第一位,也不能忽視經濟作用,有錢,家庭收入高了,會在幸福家婚姻的基礎上,更加的幸福。

很多家庭之所以不幸福,除了沒有精神方面,即夫妻感情不存在了的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對方(尤其是男人)收入太低,甚至男人渾渾噩噩、過於平庸、不學習不進取,導致收入低,部分家庭,會因為一方的收入過低,又不願意去改變而鬧矛盾,最終導致離婚或者婚姻不幸福。


這也符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論調。物質基礎,尤其是高收入,會鞏固你們原有的婚姻家庭,因為,收入高了,有錢了,會讓你有機會常年出去旅遊、經常可以買好吃好穿的,物質基礎好,婚姻會更加完美和諧幸福。

因此,幸福來源於夫妻感情好,之後才是收入高,鞏固原有的幸福,讓這種幸福更加的幸福。

只能說,收入越高,越能鞏固其婚姻,讓婚姻更加牢固。如果硬是要說,夫妻月收入多少會幸福?只能換個說法,夫妻什麼收入,更能鞏固婚姻地位。

我覺得,在一線城市,兩人年收入20萬,是鞏固婚姻的基石和保障。也就是說,一人收入10萬/年,是夫妻生活的基礎,這樣的收入,能保持正常開資,還有點存款,一年可以出去轉轉。

如果在二線以下城市(含二線),要鞏固你們的婚姻,差不多收入應該在5到8萬/年,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沒有物質基礎做支撐,沒有一定的收入保證,遇到柴米油鹽醬醋的時候,也會帶來一些煩惱,甚至為此吵吵鬧鬧,導致婚姻破解。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可以簡單的說月收入越多越容易幸福,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嘛。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不一樣,需要的月收入也不一樣。

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之一的上海,工資水平和消費水平都比較高,當然給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高的讓人呵呵噠的房價。假設夫妻在上海的房子每個月需要還一萬5的貸款,我大學同學上海工薪族一個月差不多就是還這個數。兩個人的月收入是3萬左右,房貸佔到工資的一半,關鍵這還是稅前工資,扣稅後就不止一半了,去掉房貸每月還有1萬1左右,生活基本開銷4000,這算比較少了,基本是下班後自己做飯,週末出去玩的少,奢侈品什麼的就無緣了。日子過的緊巴巴,以後有孩子了就更緊巴巴了。在上海,考慮到生活的質量、孩子等因素。家庭每月的收入去除房貸後至少要有1萬5才能過的一般。至於幸福這個要看兩個人對物質要求高低,要求低自然收入低也會覺得幸福。

二線城市合肥,如果是近兩年買房的,房貸一個月5000左右是比較常見的。合肥平均工資是稅前5000-6000左右,例如夫妻二人收入差不多,一個月總收入1萬2,去掉社保、稅、房貸還剩5000,日子過的也是一般。在合肥夫妻月收入有2萬日子過的還是不錯的。當然奢侈品也不要想了。

在經濟水平一般的小縣城夫妻兩個月收入總和有1萬日子過的也還可以了。房貸每月2000多點。當然有的發達小縣城的房價和消費水平也是很高的,自然需要的月收入就更多。


兔子說說事


幸福是個特別個人化的標準,肯定沒有標準答案,我只能試著說一下個人的感覺。

今天正好跟朋友聊起了如今的生活狀態,其實我倆的情況差不多,都在一線城市,都有兩套房,他的房子價值高一點,兩套加起來應該差不多1700萬,當然他還有400萬房貸(每個月2.5萬),我呢,兩套房總價大概1000萬不到,房貸已還清。

他的月收入比我高很多,大概稅前40萬每年的樣子,我應該是不到30每年,當然考慮到各自太太的收入,我就比較有競爭力了,他夫人每年大概12萬稅後,我太太每年應該在稅後30,這樣平均算下來,兩個家庭的年收入應該是50:40(稅後)……

所以呢,跟他比,我就挺有幸福感的。錢不在多,夠用就行。能夠居有屋、行有車、每餐有肉,夠付小朋友的教育培訓費用,偶爾有個頭疼腦熱的也不用擔心,每年還能安排一兩次境內或者境外的旅遊,這就挺好的了。

還要啥自行車啊……


搬不動的小強


我也說幾句,兩個人收入多少叫幸福?家庭和睦,家裡沒有病人,孩子不用太操心,有吃有喝就是幸福。說說我的家庭吧,三線城市,今年36歲,存款15萬。現在工資年薪20,收房租5萬,老婆工資一年7萬,我的證書掛靠一年1.8萬。兩套房子抵押貸款,收入每年9萬。按上邊計算家庭收入42.8萬。現有三套房產,有一套貸款現有50萬,每月還貸6300,2027年還完。裝修貸6萬,每月還2600,明年還完。一年支出大概費用:1.還貸款一年10.68萬。2.兩輛車每年保養,保險,油費,停車費等一年支出大概基本上一年5萬。3.日常開銷每月按1萬計算(吃飯,請客,買衣服,物業費,取暖費等等)一年12萬。3.孝敬父母,雙方父母都是農村的,每年基本上一家2萬,共計4萬。4.孩子教育支出每年大概2.5萬。5.旅遊支出一年大概4萬。6.禮尚往來,隨份子錢,一年3萬。7.買保險,一年2萬。這樣算下來一年支出:40.68萬,一年算下來剩下2萬元。我的工作和老婆的工作都是雙休,有年假,有自己的時間出去玩。父母一年年變老,從19年開始要節省點,多為雙方父母考慮考慮了!




凱迪布拉克327


幸福是所有人都追逐的話題,我們不說空話,實際來討論一下,究竟兩口子月入多少才幸福?

以我所在的三線城市為例。

物價水平:買菜購物等等,一天正常的家庭開支約100-300元;

週末消費:週末出去逛逛及普通購物,開支約600元;

能源費、話費、管理費、交通費等其他日常開支:每個月合計約1500以上。

按照上述統計,即不旅遊、不罰款、不買房、不買車、不生病、小孩上學費用等除外,正常的一個月家庭硬性開支最低約2200元。

但是據統計,消費佔比最大的往往是隱性及軟性消費。

例如:

當地房價8000+/平方米

經常開車,一個月的燃油費約600-1200元;

孩子培訓班、學費、餐費等,每次交費至少1000+;

外出家庭旅遊,每次至少3000+;

生病費用,普通則幾百元,動刀子則10000+;

........

不確定的消費因素實在太多太多,參考家庭生活穩定的標準,兩口子月收入必須≥5倍的家庭硬性開支,即達11000元以上,才有基本的能力應對隱性及軟性的消費。

以我自身為例子,一套房(貸款),一輛車,還沒有孩子,我和老婆兩口子月收入合計15000+,但是扣除一年的消費,其實能存款的金額大概就5W-7W,我們感覺,勉勉強強能稱上小康。

以上只是以我當地三線城市的生活情況為參考,如果是二線及一線城市,預計兩口子收入超2W、3W才能奔小康。

當然,無論如何身體健康才是本錢,我們普通的家庭,如果有人不幸遇上重大疾病,花費肯定是以萬元為單位計算的,因為,大家一定要保重身體,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點雨星辰


首先,題主用了“幸福”兩字!

幸福的概念是啥?拿什麼來衡量?來判定?

每個人的理解、每個人的實際收入,每個人的消費觀念、思想、格局都不同!

所以,得不出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結果!

網上流行說貧窮限制了想象

而更確切的說是格侷限制了想象!

個人覺得,不談幸福!

每個人幸福的定義不同!要把生活過的有品質:

如果沒有娃,無房貸車貸的前提下:

每個月水電煤膳食開銷3000,

孝順父母2000,

周邊小旅行每月1-2次4000(油費過路費酒店膳食門票等)

朋友聚會娛樂1500,

人情禮儀1500,

添衣褲換包鞋3000,

每年大旅遊1次,合到每月4000(機票簽證各種必要費用,不含旅遊購物)

商業保險2000,

養車2000,

再稍微存個3/5000,

再有個5000的投資金融小資本

兩個人稅後月收入要達到35000吧!

如果有孩子,再加30000!

奶粉、尿布、玩具、用品、服裝、鞋帽、配飾、香港打疫苗、各種營養保健、早教、興趣班、學前班、精英培訓班…


䒕Ki姐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幸福感只是當現實達到了我們心理期望之後產生的一種滿足感。所以,兩個人收入多少才能感到幸福?沒有標準。

如果貧窮限制了你的幸福,那隻要你的工資趕上了物價增長指數就行。可幸福真的只能錢多錢少有關嗎?

有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嫌棄男人賺不到錢,所以逼著男人上山下海。幾年後,錢是賺到了,可是她還是感到不幸福,因為男人沒有時間陪她。

然後,每天抱怨男人有了錢就變壞,不在乎自己了。各種翻手機,翻衣兜,最終把婚姻給整沒了。

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幸不幸福,不能說跟錢無關,畢竟餓著肚子也很難感受的幸福。但是光有錢也不一定能夠幸福。

有的人覺得:錢夠花就好,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錢總是賺不完的,當一個人如果過多的把精力放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是很難感受到幸福的,只能說是一種樂趣。

看著銀行卡的數字在一點點地增加,可是卻沒有時間去花,這是幸福嗎?

沒有很多的錢,但是有時間和另一半坐看雲起落,誰說不是一種幸福呢?

“自足常樂”想要幸福其實很簡單,知足就行。

可最難做到。


蜜禪


正兒八經的回答,幸福拋開其他感情環境因素,其實大家更加關心的是城市生活成本的幸福感,以前網絡不發達,沒這麼多都市言情劇,現在這些一比較就會出現心理落差,一般紮根1-2線城市的工薪階層土著,在正常婚姻有房有車無貸的情況下,要想滿足20年置換更新房產,6-7年置換汽車(汽車的養護,保險,停車),一年兩次長途家庭旅行(1國內1國外),兩個孩子的(12年的課外教育支出),一家四口的主流生活的飲食服裝手機更新等的支出,生活圈子的人情支出,雙方家長的節日禮等。如果要真幸福(大多數週圍人群眼裡的幸福),在一二線城市住實際面臨140平+房子,離工作地不超過20公里,開30+的車子(主流豪華品牌),僱1-2個保姆(省心省力,多出大量個人時間)。需要的是家庭固定資產500+萬,年薪是總家庭80-100萬(六個錢包),夫妻雙方實際可支配收入是年薪至少40+實際收益或工作穩定無慮才有能力實現真幸福(還得身體健康)


等你旳季節Z


兩個人,月收入加起來才七八千塊錢,不一定不幸福;兩個人月收入加起來百來萬,也不一定就幸福。


月收入七八千的,兩個人過自己的小日子,求不得的不要,要不起的不要,細水長流,安貧樂道的,也是一種享受。


月收入百來萬的,夫妻各有心機,慾望太過,得著好的就想要更好的,得著貴的就想要更貴的,同床異夢,也是一種折磨。


我們當然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男人有錢就變壞”這樣的論調,但是都不能作為蓋棺定論,來一錘定音。


也就是說,月收入少,不代表不幸福,月收入多,也不代表幸福。


其實真正和兩個人幸福不幸福掛鉤的,不是月收入的多少,當然必須承認的是,經濟條件是幸福感的一種來源,真正與幸福掛鉤的,是兩個人是不是志同道合,是不是真愛彼此,對對方尊重並且珍重,是兩個人是不是能夠發自內心地認同對方。


只有互相認同且欣賞的伴侶,才會收穫源源不斷,且不折不扣的幸福。


席越


百度百科上說: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幸福是一種情緒,幸福感取決於一個人的感受。有的人月薪超高,可是幸福感卻很低。有人收入一般,可是幸福感指數卻很高。

舉個例子,你看上海,平均工資排的上全國前三的,可是幸福感指示卻排到了第十。所以收入多少有的時候跟幸福並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卻息息相關。有錢你不一定幸福,可是一點錢都沒,你肯定不幸福。

細細想想,人生最大的願望是啥,有房,有車,兒女承歡膝下,父母身體健康,伴侶對自己疼愛有佳,人生足矣。可以往往十之八九不能如意。當不如意的時候,就用心開解一下自己,讓自己心靜,同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安然面對那些坎坷與挫折。

還記得我剛畢業工作的時候,我和男友工資加起來也就不到5千元。可是那個時候年輕,無憂無慮,動不動就有小團隊活動。雖然窮,可是上海的各處都留下了我們那夥人歡笑的聲音。

我們組織集體去青浦摘草莓;悄悄爬到別人的樹上偷琵琶;大半夜在KTV鬼哭狼嚎;在租的小屋裡叫外賣還開某人的批鬥會;我們在濱江大道上遙望外灘,幻想有一天能立足上海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那些年的夢想那麼近又那麼遠。你說那時候我們幸福嗎?我們幸福!有朋友,有夥伴,有夢想,有家人。可是,你說我們真的幸福嗎?我們沒錢,沒房,沒車,每天擠著擁擠的公交車,在狹小的租的房裡躲被窩裡看劇傻樂。

很多年後,每當我想起那一段時光,就會覺得那是一段寶貴的回憶,無關金錢,卻關幸福。

現在我和男友月收入已經遠遠超過當年,感情依然穩定,可是當年的那種歡樂,幸福早已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中的朋友已經越來越少,我們不得不被周圍的瑣事牽絆,生活上要面對上海超高的房價,要計劃存錢買房。買房後,要面臨每月定期的還貸。工作上,都已成為的公司的骨幹,需要面對殘酷的競爭,上有經驗豐富的老闆,下有能力超強的90後下屬,我們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時刻保持競爭力不被淘汰。身體上,每次的年度體檢在不斷的提醒你,你的健康早已不似當年,需要注意保養了。

多年後的自己,想法越來越多,擔憂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

當薪資漲了,愛情穩定了,想買啥可以買啥了,朋友卻少了,心更累了,我們很難再找回當初的純真和灑脫,也很難再找回那些陪著你一起傻樂的朋友。

當初你想要的,你都得到了,可是當初你有的,可能你又都失去了。

生活就是如此。

想想為什麼呢?因為心境變了,因為你更加成熟了,你想的更多了。所有的一切關乎金錢了,剛畢業的時候,對金錢沒有那麼迫切和在意,隨著年齡的正常,人會變得越來越現實,想的也會越來越多。生活的閱歷會將我們打磨成我們原本不想成為的樣子。

可能你會覺得,我的回答和主題沒什麼關係,答非所問。

其實我想分享的是每個時間段都有每個時間段的憂傷,煩惱,歡樂,幸福。在哪一刻,就享受哪一份的幸福快樂,人生無法逆轉,很多時光轉瞬即逝,當時沒有好好珍惜,也許以後想珍惜的時候它亦不在。

錢少的時候,好好自己找樂子,調整心態,不要用別人的未來跟你的現在對比,知足者常樂。錢多的時候,讓自己少想一點,保持心情愉悅。

願你知足常樂,平安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