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周刊丨收三晋文化 获千年文明

周刊丨收三晋文化 获千年文明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看的即是历史的厚重,先人的智慧更是文化的传承,文脉的延续。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大禹治水、奴隶社会的青铜大鼎还是封建社会的道风佛韵,在山西这方土地上,中华文化的传承从未断裂,中华文脉的延续从无缺失。

推荐路线:夏县--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晋祠----五台山--云冈石窟

◆研学科目:华夏儿女是同宗,炎黄子孙多传承。

周刊丨收三晋文化 获千年文明

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运城,而代表文明光芒四射的旭日,则是在临汾大地上升起的。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文化的源头,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黄帝蚩尤之战、夸父追日的故事也发源于这块古老的土地。夏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

第一个文字的创造,第一颗谷物的收获,第一部历法的实施皆源于这块历史悠久的地域。中华民族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从穴居到部落,从野蛮到文明,沿袭千年的生活习惯在生长于斯的人民心中根深蒂固。

◆研学科目:晋祠古树陪雕塑,应县木塔无金属。

周刊丨收三晋文化 获千年文明

晋祠始建于北魏386年,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雕塑百余尊、碑碣四百余座,千年古树二十余棵,文物精品之多,实属罕见。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历经千年风雨地震而岿然挺立。木塔内供奉着两颗全世界佛教界尊崇的圣物--佛牙舍利,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研学科目:千年圣地响梵乐,感受佛理山石间。

周刊丨收三晋文化 获千年文明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五台山有当今世界上仅存的音乐绝响梵乐,并存有各类佛教建筑,大量庙堂殿宇构成了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群,享有“佛国”盛誉,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国际性佛教道场。研学山西,在这里感受宗教的魅力。

综述: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产灿若繁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无论从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中,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与新气象、新风貌的山西正在张开双臂,盛迎大家的研学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