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馋嘴佬表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这些俗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到与人交往,大到管理国家,这些俗语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今天要给大家说到的这一句俗语,属于农村人对于自身行为的警示和影响,主要就是教导后人的。你们知道“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这句俗语是啥意思嘛?

一人不进庙

佛教虽然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宗教,不过自从唐朝盛兴佛教之后佛教在我们国家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在很多地方都是有寺庙的。而且在很多农村,人们都很信奉佛教,他们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祛除灾病的愿望都寄托给佛祖。因此人们把寺庙看作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而且佛家是普渡众生,所以很多人认为寺庙是一个很阴森的地方,因为会有很多的孤魂野鬼到寺庙去希望获得佛的超度。而且,寺庙里面的僧人给人都是一副很威严的样子,进入庙里就会害怕。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一些人心里面有点小九九也害怕被佛祖看穿,看到寺庙里面那些威严的佛像自然会害怕。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人不进庙的说法。虽然带有一些迷信的成分,不过对于很多寺庙来说都是这样的,寺庙是一个清静的地方,不喜欢被外人给打扰了。

二人不看井。

以前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家里的用水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去井里打水,不过一般这些井都是很深的,所以很危险,一般都不会让小孩子去打水的。但是为什么两个人不要看井呢?那是因为如果是两人的话,万一到时候有意外一方掉进了井里,那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了,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你害死了对方。你自己也会有深深的愧疚。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最好不要两个人去看井。在很多的影视剧里,如果出现冤情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投井而亡,这也就是为啥不要两人去看井的原因之一。

三人不抱树。

抬树的话一般是头一个人尾一个人,如果有三个人去的话就会产生分歧了,肯定会有一个人干的活少,大家就会互相埋怨,工作也就干不好。和这句俗语类似的还有一个我们特别熟悉的成语,叫做三个和尚没水吃。总之,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工作分配上不好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事情也就干不好。

对于这些俗语你们是怎样看待的呢?


用户75723943468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这是古人明哲保身的安全口诀,细思极恐。


为什么一人不进庙。庙里有功德箱,案头有供品,甚至一些值钱的财物。一人进庙里溜达,容易被人怀疑心怀不轨,有偷东西的嫌疑。

为什么二人不看井。这是因为人心隔肚皮,万一对方起了歹意,你伸头看井的时候,一把推到井里,不就像《西游记》里面那个被害死的皇帝一样了么。

为什么三人不抱树。两个人抬树的时候,一人承担一半重量,谁也不敢偷懒,否则一起砸伤。三人抬树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变数,因为有一个人偷懒,是不容易发现的。假如只有一个人偷懒,那还算好,另外两人最多多出点力气;假如两个人同时偷懒,那就惨了,一个人独自出力,很有可能受伤。如果三个人同时偷懒不出力气,三个人很有可能都被砸伤。这就是类似于囚徒困境一样的难题,所以还是两个人抬树比较安全,规避了潜在的伤害风险。为什么独自莫凭栏。一个原因,是害怕这个人会心生倦意,自寻死路;第二个是担心发生意外,失足坠下没有人发现;第三个原因,恐怕像二人不看井一样,万一你一个人的时候u,有坏人在旁边使坏,很有可能发生不测。

为什么说这四句话,我细思极恐呢?因为所有的老话,古话,都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换句话讲,我刚才在上面提到的所有的意外,都曾经在生活中发生过:有人推人落井,有人抬树坑人,有人高台遇害。这才有这样的告诫出现啊。

看完这四句谚语,会不会让你对人性的阴暗面多一点认识呢?


铁锤文史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意指凡事都要有防范意识,顾全大局。

“一人不进庙”指的是一个人的时候不要进去庙里。

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讲在以前不太平的年代,寺庙里面经常有滥竽充数的僧人,有些僧人是盗贼假扮的,专门藏在寺庙等着过路人送上门去打劫的。

所以“一人不进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意在告诫后人出门在外要有防人之心,切记一个人不能进庙里,难保不会发生意外,提醒后人要有警惕之心。

“二人不看井”是指在两个人的时候不要同时趴着往井里面看。

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讲两个人同时趴在井栏往井里看,万一其中一个人起了歹心,把另一个人推入井里面,命就没了,告诫后人要提防身边的人有歹心。

同时也要防万一其中一个人不小心脚下一滑,没扶稳意外落井,同样在看井的那个人就成了最大嫌疑人,难保不被人怀疑ta是凶手推人落井的,到时候百口莫辩也难洗嫌疑,无端成了罪人。

所以“二人不看井”既要提防身边人有歹心又要防避嫌疑,免得落人口实,百口莫辩。

“三人不抱树”是指“三人不扛树”,三个人不同时扛一条树抬着走。

这话背后的意思是三个人同时扛一条树,难保三人中有谁会偷懒,少用力气,互相之间在猜疑是另外两人在偷懒了,自己用的力气大,扛的最重,心生嫌隙,各怀鬼胎。

就好比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人不抱树”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因分工不均,彼此间不肯吃亏引起的猜疑。

意指三个人同时做一件事容易引起猜疑,不利团结,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状况,尽量不要三个人同时做一件事,规避猜疑。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这句话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背后的意思是告诫后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防备意识,提防别人有害人伤己之心,提醒自己不要过度信任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要顾全大局,提防他人顾全自己的处世模式。

现在的寺庙都是供人参观拜佛的,观赏游玩的性质多,住宿都是在酒店旅馆不会在寺庙里。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用自来水,农村地方还存在水井,多是私人的水井,且为了安全多数水井都是加了井盖的。

现在砍树木的,多是农场或是种的可伐木,大多是一砍砍一片的,机械化操作,人工辅导,有详细分工合作的,“三人扛树”的状况很少出现了,且现在讲究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进退,故意拖累团队的人是会被淘汰掉的,想要留下来工作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努力。

随着社会发展,“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的说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规则了,所以现在的年青人很少知道这句话了,但是老辈人用这句话表达的背后意思凡事都要有防范之心,顾全大局是好的,我们应该学习。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首先,一人不进庙。这个庙不是特指寺庙,而是说的供奉祖先、名人的地方。因为是供奉的,所以有很多金银器物,很值钱,一个人进庙的话,就会有偷东西的嫌疑。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要谨慎,防人之心不可无。

其次二人不看井,后面还有一句“同看必深信”,这个比较好理解。两个人在井边,随时有被对方推下去的可能,所以除非是非常信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可有!

然后三人不抱树,这不是字面上三个人合抱树的意思,而是三个人扛树的意思。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也一样,三个人是没法抬树的,有一个人会有偷懒的嫌疑。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做让别人怀疑自己的意思。



最后独坐莫凭栏,古人经常凭栏眺望,抒发情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时候不要登高倚着栏杆,这样容易想一些悲伤的事情,在高处,也要想不开。

综合以上几点,这段古语的意思就是,人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事要小心谨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以上就是在下愚见了!如果有失偏颇,希望大家指正!喜欢我,就可以关注我,看看我其他回答!


山间小农民


以前这几句话经常听到,大致意思就是做人一定要心思慎密,不要轻信任何人。

一人不进庙:说法很多。

在过去,有人说庙里一个人进去不安全,里面的僧人大多数都有“前科”才出家,他们虽秉承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去修行,但究竟修炼到什么程度谁也知道,如果在庙里蒸发了,那才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呢!没谁会往寺庙里想。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怕里面一些值钱的东西丢了,你一个人说不清楚,这点有些牵强附会。民间还流传一些迷信说法,有些庙晚上在,白天就消失了,更多的就不一一描述了。

现在都讲究出游了,名胜之处都人满为患,想一个人都不成,这方面就不必担心了,但进去了心就要诚,千万别乱讲。

二人不看井:这个很简单,别让那个人推下去,还算不上证据,得个一失足落井身亡的结果。

喻意很明显,人活在世,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事实也是如此,两个人在井边同时往下望的情况不多,关系再好的人都会小心翼翼。

三人不抱树,也可说成是不抬树。就是责任承担不统一的意思,三个人一但都想偷懒,哪怕一个,或二个,那个为其他二人承担负累的也会被树木压死。喻意就是相互指望,难见其一,与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个道理。


骁勇34


最近发觉,农村俗语很有意思,很多都是经验之谈。所以也了解了一些民俗至理名言。比如“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到现在,绝对可以作为为行走江湖的警世恒言。

1.一人不进庙

“一人不进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和我前面回答的一个问题“宁睡孤坟,不睡庙宇”有点类似。首先:如果世道不太平,寺庙里面可能住着假和尚。比如《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路过瓦罐寺,遇到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两人都是江洋大盗。其次:寺庙里面阴森恐怖,一个人进寺庙会恐惧,胆子小的晚上估计吓得半死。最后:寺庙里面有贵重物品,如果丢了东西,被污蔑,很难说得清。(假如你一个人去别人家,别人家里丢了东西,你也不好说是吧!)所以,一个人最好不要进寺庙,或者单独出行。难怪有的人上个厕所,都要叫上闺蜜,看来有一定的道理啊!

2.二人不看井

“二人不看井”两人不看井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如果两个人看井,其中一个人掉进井里面淹死了,另外一个人,跳进黄河都说不清。第二:如果两个人看井,另外一个人不怀好意,谋财害命什么的,把你推入井中,就要当心。所以,两个人不看井。看井时,既要提防对方起歹心,也要提防对方不小心被掉入井中,自己被诬陷。

3.三人不抱树

关于“三人不抱树”,应该是“三人不抬树”,古代建房子就要抬树建房,这个很常见。以前,我也听朋友说个,他们以前架线抬电线杆,三个抬。其中,有两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在抬电线杆的时候,矮个子由于矮,站在中间根本出不了什么力。所以,导致两个高个子不满。如果两个高个子不满,合伙整矮个子,打架猜猜会有什么结果,最后肯定会受伤。真的是至理名言,此外三个人做事情,可能平分不均。上次看了一个笑话,一桌八个人去吃虾,结果盘子里面只有七个大虾,你叫人怎么分,总有一个人吃亏。其实,“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就是在告诫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绝对是至理名言。


谋士说


农村俗语以言简意赅的独特魅力,传承了几千年,汇聚了老一辈的经验和智慧,也可以说是老一辈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小的时候,在自己家的胡同口,总能听到邻居老人讲“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看着老人严肃的表情,自然也知道这句活是有道理的,这句老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人不进庙,字面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孤身一人轻易不要去庙里,在古代,很多贼人冒充和尚,在山上或野外盖一个小庙,为了自身安全,因此一个人不要进庙;另一个意思,寺庙一般都有非常贵重的器皿和香客捐赠的钱物,一个人进庙有盗窃的嫌疑,为了避免这种猜忌,因此也就有了一人不进庙的说法。



二人不看井,两人在井边,万一有一人不小心跌入井内,会被误解成另外一人推下去的;还有相反的一层意思,在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人同时进京赶考,路遇一口井,其中一人把另一人推下井,拿到钱财扬长而去,因此两人看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一种比较可笑的说法,万一另一个人有点冒失,或者是我们常说的有点傻,不小心把另一个推下去,后悔莫及,鉴于以上这三种现象,也就有了二人不看井的说法。

三人不抱树,这里的抱树其实是抬数的意思,一个人抬不动树木,两个人抬都要一起用力,如果三个人抬或者三个人以上,即便有人不用力、偷懒也看不出来,这跟三个和尚没水喝有相似之处;另一层意思,如果两人想要加害另一个人,在抬树过程中是很容易做到的,因此也就有了三人不抱树的说法。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大家,有什么好的观点请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我会持续解答农村的相关问题,请大家多多关注!


生活巷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这是古人告诫后人的宝贵经验;它不但过去宝贵,既是当今社会也还应当借鉴,宝贵色彩永远不会消失。


一.【一人不进庙】:一人独处时.不要独自到危险的地方去,以防危机來临时,无人救助。💐💐古时候,人烟稀少,庙宇众多;特别是战乱年代,庙宇更是危险之地。本來庙宇是僧道聚集之场所,吃斋念佛,修行自身,广积善缘,普渡众生,是积德行善的好地方;但是,由于战乱,使庙宇变得复杂化了。散兵游勇路过而强行暂居;懒贼恶徒杀僧道而霸占寺院……诸如此类皆有发生,在过去的小说.评书中常有此等事情发生,《水浒传》中“十字坡”菜园子張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就是专做杀人越货勾当的。虽是洒店若一人携带财物过此,恐怕会被做人肉包子卖了。旧时,特别是战乱之时,庙宇的状况和十字坡一样,若是一人进庙,男人劫财,女人劫色,甚至性命不保。
💐💐所以,【一人不进庙】就是告诫人们:【独自一个人行动时千万当心,不要到人烟稀少的危险地方去,以防不测。时至今日,儿童一个人单独行走也是很危险的,常听说人贩子绑走小孩,恶贼将小孩骗走挖其内脏等;既是大人一个到河中洗澡也不安全,有了危险无人施救,所以独自一人不涉危险境地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时至今日,这条经验也还是很宝贵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掉以轻心起祸端!】


二.💐💐
【二人不观井】:其中有两层意思,①者恐其中一人起歹心,将同伴推落井中。我们地方就有这等事,小姑姑和侄子玩耍时,将侄子推落井中。②者只有两个在井边,若一人不慎落井,追究起來,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二人不观井】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个道理。另外,为人处世尽量不要办【说不明,洗不请,脱不了干系】的亊情,以免【跳进黄河洗不清】,【哑巴吃黄莲.有口难言】,只有往肚里咽了!。这些人情至理无论过去现在都是很宝贵的,永远不会过时啊!



三.💐💐【三人不抬树】这使我们想起【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又连想起生产队的年代,干活老实人拼命卖力,老滑头磨磨唧唧,“聪明人”屎尿成习。【人多驷靠】,总有人借别人的力,【三人不抬树】①是除非三人一般高,否则有高有矮就不好办了;和农村葬人【抬重】一个道理,高向低淋,重力何矮者压去。如果都抬在肩膀上,中间一个人高个得猫着腰,矮子使不上力。意思是三个人抬树这样的事情不合适。②如同生产队干活.和尚吃水一样,人多驷靠,有人会偷懒的。💐💐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协调一致,不做那种【不合适】的事情,尽量按排得合理一些;事情按排合理了,偷奸要滑的人就没有寄生之地,诸如吹笙,一个一个來吹,【滥宇充数】者自己就逃走了!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民间俗语至理常存。【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抬树。】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结精,是贤者给后人敲响的警钟,经验宝贵,光华永留,是永远不会不过时的人间致理,值得我们借鉴。


louanhuamingyouyicun


民间传说,大多具有神话色彩。口头流传的顺口谣大多也是带着忌讳或吉利的因素,其实说到底,还是谈论人性。

一人不进庙

因为古时的庙往往不在闹市,远没有现在这种香火鼎盛的壮观场景。人敬佛,鬼敬神,佛度有缘人,也超有缘鬼。再者,佛教不完全是正义的化身,即使在如今的藏地,也有很多邪神庙。即使鬼神正义,人心难测,所以一人不进庙。

二人不看井

因为不管彼此关系有多好,不管你承不承认二个人在一起,总有些歹念曾闪过。两人一口井,虽说你无害人之心,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倒没有什么神话色彩。

三人不抱树

这个我们每个人都体会深切,三人成行,合力做事,总会有人觉得有人偷懒,总会有人觉得自己偷懒别人不会察觉。这句话是说三人抬树,每个人心中都“心怀鬼胎”,觉得自己担子重,而其他人都是出工不出力。三个和尚没水喝最早的典故灵感。

独坐莫凭栏

凭栏所望,大多看见的是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会觉得自己孤独茫然,了无生趣,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就跟现在在十五楼楼顶带着酒瓶子喝醉看下面的车水马龙一般,失恋,失业,一无是处,混吃等死这些消极情绪一起涌上心头……、



邱老虎窝


为什么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这些都是农村老俗语,讲得非常有道理

先说为什么一人不进庙

大家都知道庙子是来干什么的,庙子是用来供奉神灵,祭祀用的,不管好人坏人,都喜欢进庙许个愿,祈求神灵护祐,让自己事业顺利,或身体健康,或儿女满堂

既然祈求别人办事,你总不会空手让别人帮你吧,你就得给点供品或香火钱之类的东西,如果你一人进庙,难免别人会嫌疑你去窃取功德钱之事宜

庙宇,本来是看破红尘,享受清净,有德之人,清心修养的地方,所以常人也以为是最安全的地方,其实人们就想错了

有些犯了大罪,十恶的歹徒,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衙门的追逋,就剥发为僧,利用人们信任和尚都是佛家弟子,都是好人的心里,躲进庙里,继续干一些伤尽天良的事情,如果一人进庙,很容易给歹徒下手的机会

传说,有一个庙子,庙里的和尚不多,但香火非常好,有一个采花大盗,就将庙里主持方丈暗杀了,然后自己躲在庙里,做起了主持方丈,每天将手下全部和尚打发下山化缘,自己一人在庙里

看见有美貌的女人,独自一人进庙拜神时,便将女人诱至后庙,先奸后杀,十分残忍

所以人们都常说,一人千万别进庙,是非常有道理的

二人不看井,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一个穷,一个富,富秀才常常讥笑穷秀才,穷秀才口上不说不反抗,但穷秀才怀恨在心,,又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一次,他俩栖息在野外一处无人居住的院子,院子后面一水井,穷秀才立在井沿口旁边,晚上月色很明,穷秀才心生一计

穷秀才唤来富秀才说,你看那水井中在闪光,富秀才不信,说没有看见,穷秀才说,我都看见了,你把头再向下低点就能看见

由于平时富秀才再怎么讥讽穷秀才,穷秀才都不反对,认为穷秀才是个老实人,也没有防备心里,出于好奇,富秀才把头又往下伸,穷秀才乘机把富秀才向下一按一推,便把富秀才推下井里,盖上井盖,带着富秀才的钱粮,扬长而去

这就是人心险恶,江湖险恶,两人看井,很容易被另一方起祸害之心,而没有证据,千万不要两人一同看井水就是这个道理

三人不抱树,其实在我们那里,不是说三人不抱树,三人抱树不抱树,没有什么大碍

我们那里是说:三人不抬树

有些大树,两人抬不动,需要三人抬,但三个人抬树,个子不可能一样高,道路不可能一样平,总有坷坷坎坎的,树是直的,三个人抬树,两头高个子,当中那人使不上力,两个矮个子,高个子一人很吃亏

走在坡坡坎坎,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始终有人偷懒,我们那里说的三人不要抬树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