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三星屏下指紋新機明年初上市:傳歐菲供指紋模組

盛夏來臨之際,手機圈也掀起層層熱浪,繼vivo、華為

發佈屏下指紋新機之後,上月底小米在發佈會上也亮出殺手鐧。毋庸置疑,屏下指紋已成為衡量時下手機技術含量的關鍵因素,可以預見,未來,屏下指紋市場將更加火爆!

三星作為全球智能手機龍頭廠商當然也不甘落後,在屏下指紋商機凸顯之際,業界傳出三星明年發佈的Galaxy S10將搭載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日前,有媒體曝光了其屏下指紋技術專利!

三星屏下指紋新機明年初上市:

傳歐菲供指紋模組/高通供芯片

目前有許多廠商已經研發出了屏下指紋技術,筆者梳理獲悉,其中以vivo、華為、小米在屏下指紋技術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且這三家的屏下指紋識別均採用的是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與這些廠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不同的是,三星採用的將是超聲波式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據瞭解,三星顯示在指紋識別量產上已經在與一些企業進行合作,預計三星將通過在OLED

面板後面(背面)配置超聲波方式傳感器的方式來實現屏下指紋識別功能。

據業內消息,三星Galaxy S10的超聲波屏下指紋芯片將由高通提供。在2015年的MWC展會上,高通發佈了Sense ID 3D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目前這項技術被不少手機廠商採用,如小米在2016年9月發佈的小米5S,首創無孔式超聲波指紋識別,且搭載的是高通的超聲波指紋識別芯片;而今年4月份發佈的榮耀10也採用了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如今三星與高通聯手,努力攻克屏下指紋技術難題,確保Galaxy S10能搭載這一先進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此次屏下指紋模組將由歐菲科技提供。歐菲科技是中國智能手機零部件專門廠商,在觸摸屏、攝像頭模組、指紋模組市場佔據龍頭地位。目前,歐菲科技已經與華為、OPPO、vivo等眾多巨頭手機廠商之間建立了穩定供應合作關係,據傳高通為了實現超聲波芯片的商業化,曾與歐菲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式,即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因識別原理和性能的差異,後兩者識別效果更好,也是手機廠商採用的比較多的。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研發光學指紋識別技術的有匯頂、新思,研發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的有高通,但有傳聞三星、蘋果正加入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的研發陣容。在激烈的指紋市場競爭中,二三線廠商也應加緊步伐,爭取也分得新技術帶來的紅利。

三星屏下指紋專利曝光:

物理按鍵、高屏佔比完美融合

屏下指紋作為時下手機圈最熱門的技術,如何率先在該技術上取得突破,成為各手機廠商面臨的問題。在率先這一方面,vivo、華為均已領先,小米也迅速跟進,不過,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小米的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與其他兩家有所不同。小米8透明探索版,增加了壓感傳感器,相比普通屏下指紋手機,可有效提升手機解鎖成功率,並能實時給予手指振動反饋。這也是全球首款“壓感屏下指紋識別”手機。

面對這些廠商在屏下指紋技術上的突破和成就,三星一改之前的保守謹慎態度,從日前曝光專利來看,三星此次屏下指紋手機也會有所突破。

近日,有韓媒曝光了三星的一項屏下指紋技術專利。不同於目前其他廠商的屏下指紋技術,三星的這項技術將屏下指紋識別、物理按鍵和高屏佔比融合到了一起,設計上非常新穎。

三星屏下指纹新机明年初上市:传欧菲供指纹模组/高通供芯片

根據專利的描述,三星在手機屏幕下方將放置一個物理按鍵,用戶通過觸摸屏幕就可進行交互操作,同時,為了適應不同用戶的使用,其Home的大小也可通過設置進行改變。此外,在改物理按鍵上還加入了指紋識別功能,將指紋放置在觸摸屏上就可解鎖手機。

該專利對這枚物理按鍵的功能也進行了說明,可用作相機按鈕、快速啟動移動支付應用程序、打開Bixby等。由於搭載了屏下指紋,三星Galaxy S10的屏佔比將能得到大幅提升,據專利顯示,三星Galaxy S10有可能會達到90%以上的屏佔比,對比S9的84.2%屏佔比,這無疑是一項驚人的突破!

指紋識別、3D人臉識別將共存

縱觀當下生物識別領域,最火熱的除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之外,3D人臉識別技術也迎來集中爆發的風口期。

在屏下指紋市場,vivo、華為、小米已經打得火熱,未來除三星外,將有更多廠商加入戰場;而在3D人臉識別市場,蘋果作為其中的領頭廠商,其他廠商難以超越,但安卓陣營也正在加緊技術研發,上個月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發佈,標誌著安卓陣營首款3D人臉識別手機誕生。同時,業內傳出OPPO、華為搭載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新機也即將登臺亮相。隨著蘋果、安卓陣營大規模應用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3D人臉識別市場迎來爆發風口!

那麼,未來生物識別領域,究竟是屏下指紋的天下?還是3D人臉識別的天下?二者能否共存?

對此,旭日大數據分析師李春麗認為,目前屏下指紋與3D人臉識別二者共存較為普遍,原因方面在於:從產業鏈調研來看,指紋在中長期內,仍將存在,並且在未來至少3年內,指紋市場仍有巨大的空間。首先,指紋會進一步向低階手機滲透,低階手機體量大催生巨大需求;其次,3D 結構光技術難度大,研發進度慢,成本高,解鎖方面成本不具優勢,因為即便是屏下指紋,其成本也不到3D結構光的三分之一。

同時,由於人臉識別應用領域非常廣泛,目前除了在手機圈中被廣泛提起,在金融、司法、政府、教育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行業內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如曠世科技、商湯科技、雲從科技等。

由此可見,在指紋市場空間巨大,安卓陣營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取得突破的前提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屏下指紋識別和3D結構光人臉識別共存將會是手機解鎖的一大主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