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么看待幼儿园老师天天布置家庭作业?该不该天天配合完成?

奔三的90后啊


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应该是小任务,不是作业。我们幼儿园,老师两天布置一次。我感觉很好,都是很简单的亲子小手工,儿歌等。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有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习惯。在亲子合作中完成一个简单的小手工,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转移孩子对手机,电视的注意力。如果家长较忙,没法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跟老师说一下,完成一半,应该也是可以的。引导孩子养成每天都有一个完成任务的时间,时间一长,好习惯就养成了!



80nd双鱼陈


我家闺女上幼儿园大班了,根据我这两年多来的经历和题主分享一下。

首先,孩子在小班中班的时候幼儿园的作业大多数是手工啊,画画啊,社会实践之类的,而在小班和中班基本也就一周一次,偶尔是一周几次,没有说是天天布置,小班中班我们是一直配合的,毕竟量也不大,而且有利于孩子成长,再说基本作业都是要上交的,其他孩子都交了你没交这不好吧。

第二,等孩子上大班之后作业就多了,基本天天有,虽然说教育局不让幼儿园孩子学习拼音汉字数学等,但是基本私立幼儿园都会给上的,不上你小学进不去,公办的不会上,只负责看娃就行,每天回来不是数学就是语文,还有体育英语等,逢年过节还得准备节目,这是最让人崩溃的,其实每次幼儿园有活动老师都在群里发通知让报名的,我本人是不想去的,可是孩子那期待的眼神,一般人都受不了。再说每天的作业,其实没有配合不配合的,主要还是看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有的人就觉得幼儿园无所谓,只要健康玩好就行,但是有的家长就觉得三岁看到老,恨不得从没出生就开始报班学习,这上幼儿园了不用老师布置,他都每天要求孩子做各种作业,就我们家来说正常情况下都是配合老师完成的,其实幼儿园阶段的作业真的不多,现在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力所能及范围内尽量去配合老师,因为老师也有任务。

总结,只要不是天天布置作业,那么我很愿意去配合,最烦的就是打卡了。如果不用打卡,那么抽时间做作业还是没问题的。


大侠是飞哥


关于家庭作业

1.我在几年前听过一场演讲,其中提到一个公式叫5+2=0.

是什么意思呢?5是指周一至周五的5天,2是指周六和周日的2天。在幼儿园时期是各种良好习惯培养的最好时期,比如说,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他是不会自己动手吃饭的,尤其是那些父母要工作,白天大部分时间是爷爷奶奶带的那种小孩子,很多都中班大班了还是要家长喂的。那么在幼儿园一开始的时候,老师都会先教他们生存的能力,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以此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大家都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老师辛辛苦苦甚至有时看到有些孩子怎么教都不愿意行动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崩溃的,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而家长呢?2天周末看到孩子各种耍赖,有些家长懒得周旋,就把孩子的一切又代劳了,所以说是5+2=0;

2.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看到的

我们看过太多国外的教育,看到他们的幼儿园各种玩,各种野外训练,可能给有些家长的感觉是幼儿园就是玩呀,但是我想说,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看到的,就像我们看到别人光鲜的外表,却不一定看到别人背后的辛苦付出,凡事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关于配合

1.我个人认为是要配合的,而且要积极配合!

每个老师都有他的教育方式,就像我们在企业做管理层是一样的,每个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高效率、高配合的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同样的,做学生,也有学生的责任,我们家长更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因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的责任更大些!

2.不仅要积极配合完成,还要在配合的基础上延伸。

社会经历告诉我们:之前偷过的懒,后面都会一点点补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匮乏以后可能会让我们寸步难行,眼前就有年纪大点的老人不会手机支付,付款遇到困难的新闻。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的常态!

就我个人认为,小孩子在年纪小的时候,心无杂念,且记忆里惊人,更应该多学习!这样也更利于大脑的开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与大家共勉之!


请叫我蜡笔小新


大家好,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可以配合的,因为疫情期间小孩不能上学,在家里不可能天天让小孩玩和看电视,也要给小孩学习,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兴趣爱好,帮助小朋友认知的,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画画,学古诗,学数字,学唱歌,跳舞,等等,都是开发小朋友的认知,我自己两个女儿,大的5岁上幼儿园大班了,本来2月18号开学了,但是疫情没能开学,幼儿园老师就每天在网上发布学习内容,让家长一起和小孩学习,这样还能增长和小孩的感情,也可以看到小孩那方面强那方面弱。2月18号前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自己也教小孩简单的数字她的名字,教她画画,我小女儿2岁,就陪着姐姐随便的画画念诗。自己给孩子定制学习时间,早上起来念点古诗增强记忆力,然后就吃早餐,吃完早餐给小朋友自己发挥,到了下午可以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给小朋友休息,这样小朋友也不会天天被逼着学习,周末老师不布置作业可以开发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所以也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可以学习的,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






光头小飞哥


我女儿现在幼儿园大班,可能每个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吧,我感觉女儿所在的幼儿园b错,小 ,中班的时候基本不会布置作业。不会要求孩子必须去学会什么,主要是启蒙教育,主要是在游戏中去让孩子学知识。现在大班了,会布置作业,但布置的量都不多。孩子很快就会完成。针对有些家长反应的,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多,难得问题。我认为这样对孩子其实不好,可能会使孩子厌烦学校,而且有些孩子的作业孩子自己根本完成不了,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老师在家长群里催促。使得有些家长帮助孩子写作业好在家长群里不丢面子。我认为这样留的作业完全背离的幼儿园教育的目的。


1条会飞的鱼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会认会写多少汉字等等,而是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为了进入小学后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应该在幼儿园阶段先做一些准备,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所以我认为:幼儿园老师天天布置作业应该是对的,但不能太多,让孩子能接受,同时作业不能都是写字,读书和做作业,应该注重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孩子的性格秉性等。

家长应该陪孩子,配合孩子完成好,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让他们早日养成好的习惯,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首先配合是为了培养他(她)时间管理能力的需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提前准备,每天早上洗漱、吃饭需要多长时间,估计一下几点起床合适,由此再推算一下每晚几点上床睡觉等等,和孩子一起学习使用日常惯例表进行时间管理。

其次,配合也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让孩子养成每天自己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整理书包的习惯。衣服穿戴是否整齐,能否保持个人的基本卫生,个人物品是否能够认识、收拾。这些生活能力对于孩子来说,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交体验,另一方面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再次配合也是锻炼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的需要。和不同的小朋友在一起,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社交上的或者学习上的,无法避免,关键是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孩子是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创设或利用情境,反复演练,让孩子习得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心态和方法,这将让孩子受益一生。

最后配合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能力的需要。孩子的自律是一种能力,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来培养。所以家长在家里也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自己也要有很强的规则意识,不能因为自己时间、心情而改变对规则的执行情况,任何时候都要和善而坚定,让孩子知道规则是底线,懂得遵守规则,拥有敬畏之心。同时,培养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沟通表达和思考能力对孩子也非常重要,孩子要学会清楚表达自己需求,比如孩子能够介绍自己,能够有目的地思考问题,有遇到问题就进行思考的习惯,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诉求,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对问题的想法。平时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不要孩子还没提出要求,就已经满足孩子的要求了。




小强爱运动


关于幼儿园家长面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问题,相信困扰了很多的孩子和家长,我简单回答一下我的想法和实践。

应该来讲,大部分的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适合孩子能力水平的,当然每个孩子发育有早有晚,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因为年龄都小,所以月份的差距也能很直观的体现在孩子的反应和表现上。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发育过程,思维成长过程必须要很清楚,对自己的孩子所处水平心里有数,这个比盲目跟从老师的作业更加重要,反过来,如果家长做到了清楚明白这一点,也就能更好的和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也就不会对老师的作业有任何的恐慌烦躁。

绝大部分孩子的思维发展模式--3周岁以内是直觉行动思维,举个例子:孩子饿了或者看到好吃的就会上手就吃,也不管是在谁家,哈哈,这就是直觉,他要吃呀没办法。3-6周岁期间可以称为具体形象思维,这个时候的孩子认知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你会发现孩子在这期间快速的认识了很多事物,这是形象思维发育了的体现。6岁以后的孩子,才大部分具备抽象思维模式,举个例子:4岁的孩子你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他不知道,你比划一下一个手指再伸一个手指,他就知道了是两个手指,这就是形象思维模式。而6岁往后的孩子就很轻松的知道1+1=2,可能是他自己脑补了两根手指放在一起,这个脑补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

这个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家里可以非常容易的训练他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抽象思维的基础。

父母明白了孩子的思维成长过程,结合自己孩子的表现就知道自家孩子当前的学习能力,然后在家里相应的做训练。当然--

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难具体到针对每个孩子的水平状况,家长如果一味的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完成,甚至代做,那是不合理的,只会让孩子成长更慢,甚至方法不得当,差距会越来越大。

举个例子,如果老师要求孩子在家和父母一起做一个小风车,家长就要明白,这一项手工要求具备的能力,包含了彩绘(色彩识别),剪纸(手部精细动作),拼装(图片和实物转换的想像力),家长在知道自己孩子能力水平时也就知道自己可以分别在这几方面,多大程度上配合孩子。

在完成作业这件事情上,家长更要有明确认识,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进步,如果孩子完不成,做成了半成品而家长又没有时间完成怎么办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和老师打个招呼,告诉老师,我家孩子做的这个半成品还是很开心的,是自主做的,我们父母只是指导了一下,希望老师理解家长并理解孩子,适度的表扬一下孩子的进步,我相信这个作业就算完美了。

我还同时回答了一条"幼儿园提前教育的危害",这个话题,不妨去看看这个问答,明白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基础能力构建的重要性,希望能解答你的困惑。


光明为身


1孩子小,家长的意识里认为可以课业负担小一些。实际上应该不留作业。学前班象征性的留作业。

2正好普及一下大家忽略的育儿知识。

孩子六岁之前形成的习惯,以后会成为一种习惯,千万别忽略这段时间的教育。也千万别认为孩子小。做错事也没啥。不听话也可以谅解。骂人也不在乎,任性也可爱……

既然老师留作业了,作业不会太多。家长就应该配合:


1你是教育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责任心。写作业是学生的任务,作业都不在乎,怎么重视学习。如果家长支持,一旦形成不重视的习惯,很难改变。

2.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书写习惯。手把手,一个字一个字看,鼓励,表扬,建议,改正。多好的亲子交流?为啥你说成配合呢?

3也正好改变孩子任性的习惯。六岁之前就改过来。让孩子子明白,有些事需要必须做的。必须认真对待的。从任性逐渐养成自律。自律是终生老师。

4改掉依靠的习惯。孩子渐渐长大,学会自己独立面对幼儿园,懂得应该遵从规则。家长不要给他当做任性的后盾。


最后送给一句话,爱孩子就去好好做教育。

如果真的认为不适合写,和老师沟通。不让孩子知道。


赵凤军


我感觉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个留的作业很有意义,应该尽量配合老师,让孩子完成作业。但是呢,另一种情况:如果老师的作业是超前的教学的话,比如说:原本孩子应该六岁写简单的数字和拼音,结果幼儿园老师提前留了很多字,让小朋友们写,我觉得就没有必要让孩子完成。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快乐教育为主.不能让孩子的童年背负过多的作业,以后孩子厌学的话,会很麻烦!欢迎关注我![微笑][微笑][微笑][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教育新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