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子柒现象说明了什么?

承志轩辕


很乐意回答这一问题,更高兴社会舆论能把李子柒作为一种“现象”。

能称之为“现象”,就是人们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是人们对现象感受、并提升到理性上的认知。

那么,依据这个观点,回答这一问题。

1.生活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对美的发现与表达。

尽管李子柒是一个山村女子,即使在城市打拼成功后,依然回乡做农活。但她没有被动地做一个传统的农民,而是用自己的聪慧、勤奋、进取、及对生活的爱,发现了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并用视频这一现代传播方式,把它记录和表达出来。

如李子柒所拍摄的做饭、刺绣、砍竹子、骑马等等,都是农村常见的生活小事,一般人都视而不见,她却有心地把它们拍摄并精心地制作出来。

这些视频有她躬耕于田亩的安静,她行走于山林的飘逸,她骑马酿酒的洒脱,她挥刀砍肉的质朴,她对镜梳妆的惟美,她行针刺绣的纤细等等。都是对真实生活的记录与提炼,无一不是一幅山水画,一首浪漫诗,一曲田园歌。

2. 善于运用现代传播方式予以传播。

因为李子柒在城市打拼8年,对传播的作用较为了解,她又在打工时学会了摄像。所以,她就把所拍摄的视频传播到网上,甚至国外网上。这样就引起很大反响,播放量超过了亿,在世界著名的视频网上阅读量达8.8亿。


一时间她成为目前最耀眼的网红,获得许多奖项都有传播有关,如她最近获得的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

3. 李子柒现象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无论任何时代,无论现实多么艰难,人们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尤其在今天这个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的世风下,人们向往“桃花源” 愿望更加强烈。

李子柒的出现及其视频带来的冲击,恰恰顺应了人们的心理,满足了人们的愿望,触动了人们的所思所想。尽管它可望不可即,也有艺术加工的因素,但它总是“诗与远方”,总能给人带来慰藉和温暖,总能让人看到生活中还有“桃花源”

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评论道:

有网友说看了李子柒的视频会落泪,也是压力得到舒缓的一种表现。人们渴望心灵上的宁静,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期待更多李子柒式的文化产品,来为我们的生活加点润滑剂。

国外网民评价地更有意思:李子柒就像来自于“童话世界”,她是一位真实生活中的“迪士尼公主”。

4. 李子柒现象主要体现了一种精神与境界

有人对李子柒也有非议,核心的观点是“李子柒的做法不实际,难道让农民都去拍视频吗?”

这是对“李子柒现象”的曲解。李子柒能成为一种现象,主要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启示人们热爱生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你的生活依然能充满阳光。


大树作笔


李子柒正是通过她制作的十五分钟内的美食视频,传播中国文化,收获了数千万微博粉丝、海外社交平台百万订阅者。李子柒的视频虽过滤掉了乡村生活的不适之处,但也传递乡村的美、古香古食和传统的中国手工工艺的美,更是向外国友人传播了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

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用遗忘的中国文化,传达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真实、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

她的视频传达的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世外桃源生活——她所展现的每个瞬间,都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饭,腌咸鸭蛋,采野花……

她把生活过成了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就是她视频中的生活。

她的视频台词不多,几乎是默片,却又精准而专注地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意田园的部分,简直太成功了。

人类始终是城市的过客,心中总藏匿着一个逃避的念想。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对田园山水总是有着莫名的好感,即使没真正生活过,也对那样恬静的生活状态满怀向往。

人们急于想逃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生活

城市里的人总是不愿意出门,总是闷在空调房里,很想到田园乡村亲近自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而在现实中,人们心中那个无法触及的田园梦,李子柒把它变成现实,并且乐在其中,惹人羡慕。

寄情山水田园之中,李子柒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穿自己手工制作的古风服装,自己制作斧头砍柴,搭筑灶台,采集花朵制作胭脂,还会自制纸张,缝布鞋,擀面条等等。那些空有一份田园情怀的都市人,实在想不到在工业城市里,还存在着这般不食人间烟火的恬静女孩和她的归隐生活。

结语:城市人面对生活的压力,急于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质朴。我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快节奏的生活除了忙碌还是忙碌,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的享受一番,所以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的安逸洒脱。


重庆没有四季


李子柒的走红初看是个意外,细想却是必然。

我很高兴看到她能走红。

李子柒现象说明了至少三点:

1、 学历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李子柒走红的这个现象是值得欣慰的,因为李子柒学历很低,而她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及肯定,说明我们终于,可以有那么一点,不把学历放在第1位了。

昨天我刚读到一篇文章,有一个孩子,父母分别是高校的毕业生,但是他们的孩子就算报了很多补习班,学习成绩仍然上不去,但是这个孩子很乖巧,最后他的妈妈终于认清了现实,她的孩子很好,只是不是读书的料而已。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出生在很好的家庭,加上天赋不错,必定大概率下能接受很好的教育,但是可惜在咱们国内还是有很多孩子是上不起学的,边远山区的孩子,成家的年龄大都会提前,但如果他们都能像李子柒一样,学无止境,没有上学,仍能够约束自己不停地学习,真的很好。

2、 同样的网红,有内涵的网红才能走得更长远

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网红,李子柒除外,她没整容,安静地做事,对奶奶很好。

她和其他只会在镜头前摆造型卖萌的网红真的不一样,她像一株坚强的小草,哪怕身上压着石头,也要奋力向上生长。

很多网红整容,有不良嗜好,靠着在网上展现美貌就能得到很多的打赏。不好意思,这样的网红,总有一天会凉凉。

更可怕的是,很多不太懂事的小孩子,也学着录视频,想着长大当网红,细思极恐呀。

3、 李子柒代表一种中国精神:刻苦耐劳

李子柒走红之前吃过很多苦,最令人震惊的是她他居然14岁就辍学了,不是她不爱学习,首先,她童年时就没有了父母,在她才几岁的时候,就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也不富裕。

后来爷爷也去世了,她打过很多的的工种,但是这样的学历,大家想一下就知道,肯定得不到一些好的工作。

但所幸在李子柒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就算没有办法接受正统的教育,但是想学什么都可以拿出毅力去坚持,学会它,像她在视频之中的拉面也是学的特别久的,有的视频李子柒也曾坦言,有些视频花了整整8个月才做好。

写在最后,李子柒,未来可期,祝福她!


梁良公子影评


李子柒,一个普通的90后女孩,短短几年的时间,全网粉丝达到3000万,作品播放累计30多亿次,被誉为当今第一网红,甚至扬名海外,为什么?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现象,李子柒是当今这种自媒体下最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当今的网络真的是超级发达,可以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认真的去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愿意付出,你就能在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其次,说一下李子柒本人,比她漂亮的很多,比她有钱的很多,比她会做饭的很多,比她会炒作的很多,为什么她红了。靠的是坚持和认真,李子柒并没有做什么很难的事,只是做做饭做做手工一类的,重要的是她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了最好,把最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家,用心做出来的,我们当然喜欢。

所以,在拥有头条、抖音、各种直播平台满天下的这个网络时代,只要愿意付出,认真去做,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子柒!



泰山海拔1545


最近正好写了一篇关于李子柒的头条《目前世界上最出名的中国人,90后现象级人物,李子柒》。那么我再回答一下提问,说说我的浅见。

首先我给李子柒的定义为中国近些年来最成功的中国文化输出,因为历史上西方国家总是将中国视为异国情调,对于李子柒视频里充满浪漫的田园风光,符合西方对于中国的想象。他们更愿意看到中国如童话般的国度,而不是中国自己过度炫耀的5G,高铁这样的工业化语境。

我认为通过质朴生活的“精致”和“匠心”,把故事说的传神和到位。也证明了文化不在于高调,而是认真的生活。利用数字媒体向世界表达创造力的新一代象征,拥有吸引着全球最广泛受众的潜力。

很多受众在观看后,就像接受了一次心理治疗,视频上所做的所有事都很自然的让观众爱上她,爱上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李子柒的国际魅力,恰恰来自于她立足于中国,却不会被“中国文化”的标签所捆绑。与其说李子柒震感了世界,不如说中国对外输入的精致文化太少。


私享家生活


李子柒火了说明人类的底层情感彼此相同,视频中展现出的自信,是一种从容和旷达,它无需金刚怒目的嘶吼,更不需要钢铁洪流。







娱乐圈八卦段子手


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

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

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

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样的田园牧歌,在中国网友眼中,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花源。而在西方世界的语境中,也恰恰符合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描写的那种恬淡祥和的意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能引发各国网友共鸣的话题。




娱乐音乐播报


提起当前世界网红李子柒,无不交口称赞!

通过看视频了解到,李子柒从小没妈,后来有了继母,这个后妈对待子柒也不好,后来无奈被爷爷奶奶收养。九岁就能帮爷爷奶奶做家务,干各种农活,非常能干,非常能吃苦,非常勤劳,艰苦的生活磨练了她,14岁就出去打工了,看来她也没读多少书,打工也吃了不少苦,挨过饿,睡过公园的条椅。从她发的视频上看,她热爱农村生活,脚踏实地,自己种菜,犁田,耕种,栽培管理,都是自己亲自做,上山砍柴,伐木砍竹,自盖房屋,担水劈柴,编筐织篓,简直就是无所不能!她居然还会造纸,酿酒,做各种美食佳肴,还会做抻面,她简直就是一个农村百事通的姑娘!她亲力亲为的园田生活,正是美丽的中国农民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采菊东篱下,悠然見南山!”

李子柒成为当今世界网红,她成功了!做为自媒体人,无人能超越她!李子柒的成功,李子柒的事迹,说明了什么?那就是:

宝剑锋从磨励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昊龙飞天


想说明的是,牛逼的背后都有你受不了的苦逼

李子柒现在是很红,她会很多东西,基本上什么都会,连纸墨笔砚都会做,貌似一切都可以手工制作成功,看她拍的视频,你觉得好轻松,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但是你仔细发现,会看到她手指粗糙并且还会有很多伤痕,如果你看过李子柒从初期到现在的视频,你就会发现,她一开始并不厉害,她是随着视频一起成长起来的。

兰州拉面做的好,她是跑了好远才求一个老师傅教的,然后反复练习,蜀绣也是专门去拜师学了刺绣的技艺,你根本不知道她扎破了多少次手指…

她是从底层爬出来的人,做过服务员,在酒吧工作过,能够吃苦,而这些经历成就了她。

李子柒是不是炒作,是不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现在的名气和地位,是她应得的。

这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拼回来的


安山萌萌


最近关于李子柒的话题太多太多,赞扬的说她的视频让人心灵安宁,非议的说她的农村生活造假做作,国外的盛赞、国内的争议、央视的点名、人民日报力挺,说实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我看到外国网友们的评价时,我的内心是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其实央视点名、人民日报力挺也都是源于李子柒所产生的“文化输出”的作用。

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的一样:“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演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我发自真心的认为,不管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李子柒确确实实做到了: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展现了别样的文化自信。更何况,她的方法与手段没有违法乱纪、没有违背道德,更没有伤害别人。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至今,它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的魅力,谁也不能定义什么就是中国的文化,李子柒的视频也只是展现了中华文化这棵千年老树的一片叶子,但正是这样一片叶子,作为一个切入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魅力。

不能否认李子柒为中国在世界树立的美好形象,甚至于说我们应该感谢李子柒,在这个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之美。所以有人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李子柒的勤劳吃苦、自强自立,让我们看到了被贴上“亡国一代”标签的90后,很少具备的中华的传统美德。

“田园风光,羡慕的生活”,一片赞美声中是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其实李子柒的桃源生活,重要的并不是它依山傍水,而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心灵的宁静。

就像央视所赞的:“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我们要看的都不是事情的表面,而是她的存心。

就像《大学》中所言:“诚于中而形于外”,她的视频正是她心的体现,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她与世无争、与人不求的淡然。

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我们很难不做金钱的奴隶、工作的机器、欲望的傀儡,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我们拼命营求,却又不知道我们希求的究竟是什么。而李子柒让我们看到的是对生活最纯粹的热爱。

从她的视频中,看到了遗世而独立的清幽小屋,看到了心存感恩摆放整齐的蔬菜,看到了坚强不息扛起担子的身影,看到了略施粉黛的典雅,看到了奶奶拿着鸡腿忽的绽开的皱纹。

一个个小细节中,看到的是李子柒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守护,和对美好的向往,她的生活她的性情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梦,她像仙女又不是仙女,她在凡尘中告诉我们,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环境那就改变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吧。

最后我想说,只要你有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平凡的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也能活出李子柒的模样。心中充满光明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明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