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施一公教授為什麼不在河南建設大學?

西客居


施一公教授選擇在哪裡辦新型大學,這不真是他一個人決定的。



現在的公立大學詬病太多,所以政府鼓勵施一公教授開拓新型大學教育的實驗,新型民營大學。

至於選在哪裡辦學,需要綜合考量的。

首先考慮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便於引進國際化教師人才隊伍,同時利於招生。偏遠地區不受師生的待見。

必須要在思想開放的地區。國際化大都市才有國際化思維,有國際化人才和國際性思想,才有利於辦成國際化大學。河南省從官到民的思想開放程度都遠遠落後於沿海地區。

還要看投資人的選擇。誰花錢誰定事。西湖大學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位於杭州市西湖區的雲棲小鎮,由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等多位知名教授、科學家發起籌建,資金上得到龍湖集團吳亞軍、騰訊控股馬化騰等諸多民營企業家的捐助。這些投資人在支持施一公教授辦大學選地時不是沒有條件的。李嘉誠先生捐巨資資助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時,就選擇了汕頭老家。

新型大學必須交通便利,以便進行各種學術交流。還應該有大型企業駐地,便於學生實踐考察和就業。

西湖大學是中國內地“第一所以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為支點,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的民辦高水平科研教學機構。",可以放在改革前沿陣地深圳市,也可以放在風景美麗的杭州市,江浙一帶經濟發達。放在內地省份就不合理了。

放眼未來,高等民營大學必將在中國大地上大放異彩,如西方國家一樣。



金馬中臺


我想先問一個問題:

施一公是河南人就要在河南建大學嗎?

赤裸裸地道德綁架!為什麼一個人成名以後就要在家鄉投資搞建設,甚至還被要求其將自己的“大本營”安到老家?

先不說其他的,就有人拿施一公的祖籍說事也是赤裸裸的歧視行為。我看過施一公的那篇文章自述:

施一公先生父親被車撞了,肇事司機把其父親送到醫院沒錢看,等錢湊齊人已經去世。


我本來也以為施一公先生會對此耿耿於懷,但他卻沒有。施一公先生也看到了同為河南人的肇事司機將父親送到醫院並立馬籌錢看病的行為。然而,卻有人拿著這件事說施一公是因此事對河南失望至極,所以不在河南建大學!嗚呼唏噓,河南到底要承受多少誹謗!這讓我想起了我身邊的事情:

我鄰居父女兩人2003年在福建出車禍去世,女兒當場死亡,父親重傷。送到醫院最終也因為錢沒到位,醫院不給搶救而在醫院死去。難道我們要因此對福建一輩子懷恨在心?

2003年時經濟很發達福建省尚且如此,90年代的河南難道就因為這種事招惹全國人民?

另外,施一公在各種場合均自稱“河南人”,看到施先生每次出場都尋找河南老鄉,我心裡真心感覺施先生親切自然,絕對是值得尊敬的科學家。然並卵,就因為施一公成就斐然,令人敬佩,所以,他不能是河南人,看清,就因為這個原因,他不能是河南人,只能介紹為祖籍雲南!

甚至還看到過,因為有些文章介紹趙雅芝的祖籍而被批的例子。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鄧麗君的祖籍就可以介紹為河北省大名縣,趙雅芝的祖籍就不能介紹為河南開封?能別這麼赤裸裸地區別對待嗎?

回到這個問題。在中國社會,如果一個人成了名不為故鄉做點什麼,就總會有人說三道四。施一公確實也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河南故鄉的支持和愛意。

2017年11月23日,在“智匯鄭州”人才政策發佈會上,施一公受聘擔任“鄭州人才特使”,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鼓勁加油。

另外,2013年起,施一公就擔任河南省實驗中學名譽校長,並且從此每年都要回到母校一次,同老師和學弟學妹交流學習。

而施一公將學校建設在杭州,不是因為恨河南,而是因為杭州作為目前的熱點城市,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人才基礎以及相關配套政策和基礎設施,這些東西在河南難以獲取的。也就是說建立大學畢竟不是一個科學家完全可以cover住的,它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說要有足夠的外部條件才能實現

回過頭再想想,馬化騰也沒把騰訊搞在汕頭啊!什麼原因?他是否也要接受大家的道德審判?而李彥宏同樣沒有把百度搞在山西陽泉,是否大家也要把李彥宏一起審判一下?胡亂戴帽子,真心不好!


趣方言


施一公教授為什麼不在河南建設大學?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施一公首次公開講“為什麼創辦西湖大學”時已有提及。施一公稱,“我們覺得西湖大學創辦確實是天時地利人和”。


2016年11月全國人大修改通過並於2017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要分類管理,民辦高等教育分為非盈利性和盈利性,對於非盈利性民辦大學,法律規定應和公立大學享有同等待遇,這意味著土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劃撥,校園建設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擔,科研經費也可以由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其核心是政府有義務和責任大力支持非盈利的民辦教育。”這為民辦教育的長足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作為西湖大學前身的西湖高等研究院目前已經有10萬平米的永久用房已經到位,作為寸土寸金的杭州,這是對其支持的最好例證。


西湖大學致力於成為民辦的世界一流大學。在談到西湖大學的定位時,施一公用了幾個關鍵詞:小而精,高起點,研究型,聚焦科學技術。

杭州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底蘊。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

作為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新一線城市。文明中外的浙商經濟,為民辦教育打下夯實的經濟基礎。2016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6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76.20億元。這樣的經濟基礎,西湖高等研究院首筆科研經費4億元人民幣已經到位。


綜合目前各方面的實力來看,杭州更具有競爭力。


嘉禾新語


如果我是施一公,心目中的大學至少有兩個條件:

第一,一定要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否則自己留在普林斯頓、在清華就好了,這所大學要實現自己的教育抱負。

第二,一定要是一所民辦大學,要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另一極,這所大學要實現自己的教育思想。

那麼要建一所世界一流的民辦大學,第一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要靠錢砸,世界上著名的兩個例子就是香港科技大學和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錢靠的是企業家捐助,而企業家不會把錢投到他們覺得發展前途並不好的地方;第二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個支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支持,是要地有地,要政策有政策,政府有創新精神,開明擔當,對學校高度重視;第三需要吸引人才,不光用錢吸引,還要考慮自然環境、地域、社會、人文等多當面因素。

個人認為,中國這樣的地方並不多。北京上海高校太多,地方政府不差一兩所學校。後面就是深圳和杭州,開放、有錢、重教育且大學不多。但深圳有前車“南方科技大學”,辦民辦大學不太成功。因此,杭州應該算是最佳選擇了。

事實上,在辦西湖大學這件事上,杭州政府非常主動。否則,憑施一公和一干企業家,在當前國家對高等教育思政如此重視的環境下建一所民辦高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高校人才真經


前不久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校長的職務,出任西湖大學的新聞一出,網友立刻炸了鍋。甚至在西湖大學的創校董事名單中有眾多河南人。那麼包括施一公在內這些河南人為什麼不回河南建設大學呢?經過筆者的瞭解,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河南人有很多在海外的精英,各領域的專家,教授等,他們雖然有一身才幹,但是河南的政策和環境不太適合個人的發展。即使有配套政策,軟環境和文化氛圍還是比較差。所以很多不太願意回來。

其次,創建大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河南的財力,不需要去特別地緊縮開支。當然前期幾十個億是需要的,建成以後還要每年投入幾個億支持一段時間。另外,

學校的發展需要積澱,曾經因為種種原因喪失的學府,在歷史的今天,已經成為了河南的短板,河南孩子們難考大學,是後果之一。

還有,河南一直缺少西湖大學這樣高精尖、小而“美”的研究型學院。反倒是不少大學貪多求大,一味地往綜合方向靠,佔地面積不小,建的樓宇也不少,招生量也大地嚇人,卻怎麼看也“不像個大學的樣子”。

無論施一公是否回河南建設大學,這些原因都是我們從客觀方面分析的,對於施一公本人當然要看其意願,旁人不必多加評論。


決勝網


大學地理位置的設置,其實是很有講究的。你把地址選偏了,是吸引不到人才過去的。這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我的一些朋友,在找大學教職的時候,首先就考慮到這所大學是否太過偏遠。比方說諸位,不用說找大學教職,就單說你找的普通工作,如果是在遠離市區的村子裡頭,你嫌不嫌麻煩,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以後也不可能在此定居,以後怎麼辦?

河南有許多人才,河南的人才跑去北京、上海等地,或者出國,也不太願意回河南。你自己都不願意回去,還指望別人拋家舍業、遷居過去麼?博士也是人,找工作也是要考慮這些東西的,說別的都沒用。你違背了這個規律,大學教學質量必然下降,這是無可奈何的事。除非你給出令人咋舌的工資,可是又給不出。

因此,不在北京、上海這樣地價太過昂貴的地方建立一所新大學,則必然要退而求其次地選擇省會城市或非省會城市中的二線城市。無疑,杭州的資源是要比鄭州豐富很多的。施一公等人將西湖大學的位置選在了杭州西湖區,這和南方科技大學選在深圳是一個道理:

除了以上考慮,最主要的還是浙江的軟環境以及金主對教育的重視。施一公等七位西湖大學倡議人,得到了浙江杭州的大力支持,同時又有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資金支持。加上西湖美景和坐落杭州這兩個條件,對吸引人才到來是非常有利的。當然了,河南也不是沒有動作,目前中科院聯合國外優秀大學,準備新建一所聯合大學,鄭州自己也預備建設幾所新的高校。

在相對較為貧窮的省份,無論是企業還是大學的建立,都必須顧及其財政支持和官本位思想。別到時候跟山東某世界一流大學一樣,通過穿小鞋、告黑狀的方式,把青千和長江學者擠兌出去,就萬分慶幸了。


豆子人民藝術家


說起河南,當初中科大也是和河南省擦肩而過。施一公教授是河南人,美國留學歸來直接去的清華大學,目前正在籌建杭州西湖大學,有消息稱施一公可能擔任西湖大學的校長。至於為什麼不在老家河南建設大學,這也和河南的開放程度,大學數量還有質量,河南的整個城市的發展及其前景,還有河南政府態度及其相關學術界的決定,相對河南,杭州是一個很包容開放的城市,整個城市的文化也很包容,政府的開明與積極,杭州也成功擠入一線城市的行列,也有世界名校浙江大學,還有馬雲的阿里巴巴是全世界都記住了中國杭州以及杭州的智慧城市等等。總之,在杭州建設大學比在河南建設大學更具有優勢,更具有發展潛力。


一個考研過來人


施一公教授是科學家,他的所有成果是要快速推向市場的,所以需要資本運作丶市場推廣丶相關配套產業和科研院所!

他當時回國選擇北京,而後離開就是北京有些方面不夠理想,而中部省份的條件還遠不如北京!他的選擇肯定有他的道理,施教授不是刻意追逐名利的人,而是追求理想,追求事業成就的人!相信施教授的選擇,祝他好運!


鬼影147951010


為啥呀?!他是鄭州人,童年隨下放父母在駐馬店長大的,因為五百塊錢沒湊集夠給省醫,出車禍的父親不再了,可能傷了當時年輕的心吧!

從鄭州大地方來駐馬店農村的,估計鄉親們還是給了他美好的童年的吧!

是呀?河南出人才,農村孩子走出去的都不容易!河南也迫切需要好大學,全省的老百姓都需要,大都支持吧?河南gdp也上來了,不差錢不差地,現在這個西湖大學好幾個投錢支持的也是河南人吧?!為什麼沒在河南建,需要當地父母關多想想了吧?!


鄭州王磊律師


辦大學不是僅僅靠某個人的意願和聲望就可以的,首先要資金,像汕頭大學、蘇州大學都是由大金主幾十億的投入,施一公能不能拉到這麼多投資?其次要招聘到一批高水平的教師,這不光是靠薪資待遇,還要有好的教學研究的環境(如高標準的實驗室,好的研究團隊等等),當然便利生活環境也是選項之一,最後就是持續的投入和䢖設,一所好的大學是需要積累的。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建成什麼樣子。以河南目前的經濟基礎和發展速度,施一公顯然是沒有這個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