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现在的内蒙古,除了旅游景区之外,也很少能看到自住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住房,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不管有没有来过内蒙古,大家对“蒙古包”都是有印象的。或者是通过一些旅游相关的介绍,或者是通过一些民俗风情的活动展示,又或者是通过某些工艺品,以及影视作品中有所了解......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即哈那)、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外面盖上毡子,再用鬃毛绳或皮绳子加固而成。蒙古包编壁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来保暖。

对于大多数外地人来说,大家一方面觉得蒙古包独特、新奇,另一方面却认为它简单、原始。

确实,从外形来看,蒙古包不像内地的古建筑那么精致端庄。但是,它是另一种文化体系的产物......如果只是站在农耕文化的立场上,很难理解它的要理妙道。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也是游牧人与草场、牲畜的长期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中找到的最佳民居选择。

蒙古包因游牧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因游牧活动的结束而消亡。内蒙古的牧民采取定点放牧(国家规定了每户的草场位置),不需要再过游牧生活,大家在牧场附近自建了房屋或者搬迁住进了当地政府指定的“移民小区”。但是,蒙古包式的建筑以及其建筑元素依然影响着内蒙古。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两千多年前,北方草原来是匈奴帝国统治时代,当时中原记载中称他们的房屋为“穹庐”或“毡帐”——从字面上可以推断出来,那是个具有拱形屋顶且以毛毡覆盖为外部特征的建筑。

穹庐历经匈奴以后的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诸多民族传承、改造,不断适应它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价值选择,逐步得到完善,更趋实用、舒适和美观。

比如, 我们现在小学课本里学过的《敕勒歌》中也提到了“天似穹庐”。

换句话来说,今人称作蒙古包的建筑形式已经存在几千年了。

那么,“蒙古包”的名字又是怎么得来的?蒙古包的叫法,是从清朝开始的。

满语把家、屋都叫成“BOO”,把蒙古包叫成“MONGGO BOO”,汉语半音半译,叫成了“蒙古包”。

实际上,蒙古人自己叫“格日”,也是家、屋的意思。格日这一称呼相当古老,汉人通常说的穹庐、毡帐、毡幕、毳(cui)幕、毡包等等,蒙古人都叫格日。汉语称谓经过许多变换,而蒙古语始终用的就是这一个字眼。现在蒙古国依然保留了“格日”的叫法。

格日与拜形(土房)意思相对,说格日就是指蒙古包——我国内蒙古地区由于长期受满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族自己也慢慢叫成了蒙古包。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

普通牧民蒙古包就地取材,就地制作,民间手艺人差不多都可以完成。

各部分制作完成后,一顶蒙古包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搭盖起来。拆除速度也很快,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全部连内部的家具物品都能收拾妥当。而且,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

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第二个优点是能扛得住草原风雪侵袭!

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没有什么遮挡物,风来雨降雪落,皆比在城市里的“力度”更大!尤其是冬天,居住在高寒地带,又多西北风。

在草原的“建筑物”,必须要扛得住啊!

蒙古包形态构造采用的是力学受力分解的原理,这样的造型能经得住草原上的雨雪侵袭,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压力,蒙古包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蒙古人很懂得力学知识,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学,把压力都分担了。

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

当然,能有这样的优点,也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最初的“蒙古包”更像“帐篷”,它的基础是三根木掾。

可以参考类似照相机支架,三根木棍一头相连接在一块,其他三头各自平均在中央周围即可。

这三根木掾的长短粗细差不多,其中一根带杈,把另外两根搭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周边再用其他木掾搭起来,变成一个圆锥体的框架。再在外面搭上其他的蒙盖物。

在狩猎时代,这样的居住方式更适合。毕竟那个时代基本不考虑搬迁问题,上哪儿找不到一堆木头啊,拎着猎物,现砍现搭。

这样的建筑形态虽然也很方便就地取材和搭建,但是空间有限,人进去基本直不起来腰,且采光和通风性等等并不好。

尤其是进入了游牧时代之后,这样的建筑物弊端太明显,显然不能满足居住需要。

于是,便有了第二种,在顶部上面加一个圆圈,将顶部撑开。

也就是除了那三根基础木掾之外,别的木掾都截短,直接搭建到这个圆圈上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样做承不住力,容易塌......

几经摸索,”圆圈“这个创新还是保留了,也不塌了——因为在这个基础上,将两根木棒捆成十字,把它的四个头跟圆圈固定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圆圈撑住。

这样,蒙古包天窗(套脑)的雏形诞生了。解决了采光透气、通风走烟的问题。

下图为有颈套脑内部结构,保存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陵旅游区。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人类在追于美观与舒适的道路是无止尽的,在居住这方面,同样是无止尽在探索更好的体验。

所以,便有了第三种,空间舒适感等等更好,但是不方便拆卸的“蒙古包”。

用很多长柳条子、高芦苇、细木棍等转圆插到地上,在1.2-2米的地方互相弯回来,把梢头搭在一起,编成一个拱形的物件。在下面的圆筒子上,为了坚固耐用,有的还用其他木条,横着编上几圈,这样就出来许多四方网格。然而,外面再用其他蒙盖物包裹。

这样的蒙古包从外形上与现代的蒙古包已经非常相似了,而且使用面积也较大。

但是,它不方便拆装......想想看,那么多枝枝条条,没有啥特别工具辅助,光依靠人工各种拔和插,这工作量必须是全家总动员弄上大半天才能搞得定。不过,这样制作”四方网格“的经验也为后来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经验借鉴。

当然,还有一种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发明——能装在车上,但是不能拆卸。这个的用途......还是很适合蒙古贵族或者打仗给指挥官使用的。

搬迁的时候,地下部分搬不走。对猎猎和游牧生活来说,还是不太方便啊!

为了解决这个不能搬迁问题,人们又在上面加圈(天窗)的基础上,下面又加了一个大圈。

找了许多带杈的木掾,转周边把这个大圈顶起来,使原来的建筑物增高。同时利用过去做四方网格的经验,把这些带杈的木掾,用柳条横穿在一起,加大了它们的承载能力和稳固性。这些带杈木头组成的框架叫图乌日嘎,意思是落在地面的围子。我们称这种建筑物为”准蒙古包“。

在这个基础上,后来再向前进化,图乌日嘎变成一扇一扇的柳笆,相互对接起来。后来又做成里外两层,用皮钉钉在一起,可以里外打开自由组合的木头扇门,这叫哈纳——这时候,”图乌日嘎“的意思也变了,变成了指盖在哈纳外边的围毡。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包“——匈奴人长期就居住在这样的蒙古包。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建筑物,好像少提了点什么呢?

网格加蒙盖物当墙,三根掾木当柱,套个圆圈当天窗......没有提门?

最开始还真的没有”门“扇,但是有门的位置!

固定三根木掾的时候,把南面两根木橡中间的距离留得宽一些,上面吊上一块皮子或者毡子,就成了“门”。

这种门是向后倾斜的,出入当然很不方便。

于是人们就做了一个四方木框,嵌进这两根木橡中间,里面再用两根木头顶住,这样就把这部分顶直了。外面再吊帘子,进出就方便得多了。

这种门因为吊着毡子,出入的时候必须向上撩一下。

出现图乌日嘎、哈纳以后,也就是出现了准蒙古包和蒙古包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的门和门框。

门框下面有横子,门安在横子上面,通常都是双扇门,门向里开(因为外面吊毡子,向外开门出去不方便),外面还可以吊门帘。

因为蒙古包的门框是死的,哈纳只能跟它平齐。再加上下面还有门槛,所以出入蒙古包的时候,必须低头抬脚,不习惯的人容易碰头。

下图为上世纪学者考察时,实拍的普通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可以看到门槛与门帘。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搭盖蒙古包有严格的次序。

首先铺好地盘,然后依次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哈那毡,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就是一顶浑然一体的蒙古包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绳子!

搭建蒙古包所需要的绳子是自制的!麻绳怕水,它不怕水。尼龙绳容易脱开,它永远捆得很紧。

因为,它们出自不同的牲畜身上,来自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而成!

粗细长短不一样,花色品种很多,从作架木的一道小皮钉开始,到圈围苦毡的宽扁围绳,以及为了防止突发事件而用的压绳,组了一个严密而功能完备的体系。

这些绳子看起来零碎,但是却像砖木结构中的榫卯、白灰、水泥一样,起着粘合、凝聚、加固的作用。

蒙古人的绳子,挽得很巧妙,都是活疙瘩,会解的一拉就解开。平时风吹人拼根本开不了。

“蒙古包”来自满语?那它之前叫啥?

然而,对于蒙古包来说,它诞生于是游牧生活。可以这样说,蒙古包是游牧生活对生产方式的适应,牧人对牲畜习性的照顾。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蒙古包也随着游牧生活的结束而渐渐失去其使用价值而消失了。

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有专家和学者多次在草原考察,发现蒙古包数量已经很少。

特别是1984年以来,为了合理利用草场,遏制沙漠化速度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开始把草场使用权划给个人。于是,每户分到草场之后,将自己的草场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内蒙古草原传统游牧方式消失。从此以后,牧民常年守在自己的草场上,盖起了砖房或者楼房,也不需要搬家了。

于是,蒙古包一度基本绝迹。

不过,由于近年来草原文化热的升温,市场经济的需求,涌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设计和承建蒙古包的专门人才和各种机构。

内蒙古城乡出现了许多传统和新式的蒙古包。以及有蒙古包造型元素的现代建筑。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不仅以前草原上有蒙古包的地方,重新搭建了蒙古包。之前没有过蒙古包的地方,也新建了各种蒙古包——连饭店的包间都改造成了蒙古包的样式。

当然,这种新式蒙古包,比起牧民之前住的蒙古包来,干净得多,豪华得多。特别是建在知名景区可以住宿的蒙古包,按星级宾馆里的标准建造,里面的东西,也是应有尽有。

这样一来,蒙古包自然也由游动变成固定,由服务于生产生活而变为服务于旅游,成为了旅游区标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