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家觉得《囧妈》好看吗?

飞若有情


看完囧妈之后 妈妈一直问我还有没有类似的好看的喜剧影片

妈妈看过《人在囧途》了,现在在给她放《泰囧》… 还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吗!!

就冲这点,我妈妈喜欢,我就想给囧妈打满分!!!我爱徐峥!!

……………以下是原回答

下午和我妈妈看。

一边看我还会一边说:

“看看看,这就是我们子辈眼中的你们”

我妈妈也喜欢发60秒语音 而我基本也不会听

妈妈也喜欢把她认为好的一直往我嘴里塞 我也很想偷偷扔掉它们 但是屈服于穷 就算了……

最后结束 我妈妈问我还有没有这种喜剧

我问妈妈好看吗,她说很好看啊

所以,作为一部家庭喜剧,它在我心目中就是五星了。所以,强烈推荐。

对了,我妈妈从来没有进过电影院看最新电影


陶一粒


再怎么黑又能怎样?变着法子黑又能怎样啊?三人成了虎还真能咬我啊?

我妈整天看谍战剧,抗日剧,好多年没看过电影了。昨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快乐的看完了囧妈。我妈很高兴,这就是结果。

别跟这跟我谈剧情,谈艺术,谈表演,谈打分,要论文学功底艺术修养,我甩你们这些垃圾水军八条街!

我给这电影点赞,给徐峥点赞,是因为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妈需要的是什么,当前疫情压力之下全国那么多“不懂电影艺术”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6.1分怎样?零分又怎样?

滚蛋!!!

刚才下去喂狗,不小心狗狗跑出去了,唤它也不听,拿出五毛钱引它,还是不回来,只好又拿出五毛。骗回来之后我照头就给它一脚:尼玛,到底是狗骨头啊,太硬了,比五毛水军强一倍!


都好好说话吧


其实我觉得挺好看的,有很多笑点,挺喜欢贾冰的出演感觉有了他更搞笑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主要就是说和妈妈在一起发生的一些事吧。

看到徐峥和妈妈吵架的那一点,他对他妈妈说:妈 妈 我说话你耳朵听得见吗?真的是笑死我!简直就是我和我妈的复制粘贴!就像上次我在客厅喝冰可乐,我妈竟然来了一句:可乐喝了可凉?要不要给你热热?哈哈哈哈

感觉这部剧不只是搞笑的剧吧,更多的是陈述了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于关心和操劳吧,一些代沟什么的,我觉得整部剧挺好的,很值得去看。





独宠秀秀宝


大年初一,看了《囧妈》,

说真的,真的不好看!

《囧妈》不好看,因为故事太烂了。

太假。

主角徐伊凡(徐峥饰)事业有成,却和妻子感情不和,甚至和母亲的感情也不好。

所以,在妻子要求离婚,母亲要求他陪自己去俄罗斯圆梦时,徐伊凡有些崩溃了。

本来计划中要去美国破坏妻子的商业活动,却因为护照,阴差阳错上了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3国际列车。

从而开始了一路上的“啼笑皆非”。

经历冒险,艳遇,出轨,又遇险,又脱险,最后到达目的地,完成了圆梦,原谅,以及真情回归。

可惜,太假了。

想搞笑,却一点也不好笑。

最后,成了观众的笑话。

免费看,也觉得浪费时间。

因为,《囧妈》都是套路,而且低级的要命。

当初的《泰囧》,故事内容,大家应该还都记得吧。

故事的男主角,也是事业有成,却和妻子感情不和。

最最要命的是,《泰囧》的男主角事业有成,是手里握着一项专利权,油霸。

而今天的《囧妈》,男主角事业有成,竟然也是手里握着一项专利权,暖霸。

不仅如此,而且故事脉络发展逻辑,依然一如《泰囧》,简直一点都没变。

你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除非你没看过《泰囧》。

徐峥这是怎么了,这都八年过去了,怎么还用这个老套路?




小蝌蚪大闹天庭


2020年贺岁片《囧妈》终于让我在期待、感动与体悟中看完了。该片讲述了徐伊万(徐峥 饰)人到中年,被老婆协议离婚,事业遭遇瓶颈。本来是要飞往洛杉矶,通过阻止妻子到美国发展以此来挽回旧爱。结果因为自己的护照在妈妈手上,阴差阳错和老妈(黄梅莹 饰)一起坐上了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绿皮K3列车,踏上六天六夜的囧途之旅。随着《囧妈》里伊万与妻子的爱情纠结,和与母亲的亲情冲突,让我完成的却是一次心灵的重生之旅。

《囧妈》的上映是一波三折;最终在徐峥的破局下得以在网络平台免费观看。

在这个大年春节阖家团圆喜庆的日子,《囧妈》却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中国沉重,无奈的母子相处模式,以及一对走到离婚境地的夫妻感情。

很多人说这部片子完全不适合这个喜庆节日看;但毋庸置疑,在男主徐伊万(徐峥饰)和他妈妈卢小花(黄梅莹饰),妻子张璐(袁泉饰)这几个角色身上,都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最后,《囧妈》这部电影我能给他打9分。大家春节出来看电影,一家人其乐融融不就是为了能应景高兴一场。本片在喜剧成分不缺失的情况下,将母亲的温情传递给大家就已经达到了及格线。至于豆瓣,今天还是新年第一天,相信随着观影群众的增多,评分还会慢慢回升到正常水平的。不过徐峥导演一意孤行,已经树立不少仇家,最坏的打算就是他以后的电影都只能在网络上播出。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的呢?谢谢观看









嗯呢好东西就


虽然它又在贩卖中年焦虑,但它号称要让国人找回亲情;

虽然它媳妇纽约老母沙俄,但它说这是国人的日常生活;

虽然演员在刻意装傻卖萌,但它说没笑果全怪观众不行;

虽然它色调沉闷压抑阴冷,但它说这不是鬼片恐怖惊悚;

虽然它滤镜扣图特效没有实景,但它主打异国风情旅行;

虽然它镜头围着卧铺车厢打转,但它号称俄国风光大片。

这就是《囧妈》,

一部亲情满满、好看搞笑、美国都市和俄国风光大制作的合家欢电影;

一部你敢说它不好,它就对你道德绑架,“都免费了你还想咋地?”的电影。











地理答啦


我是在除夕夜熬夜看完的这部电影,如果从搞笑的这一面来说的话,这部电影确实不搞笑。但是谁又说过这事一部搞笑电影,徐峥拍过“囧”的电影,那么,他就只能拍“囧”的电影吗?我想不是的。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在《囧妈》这部电影中,暴露了大多数中年人所要面临的问题:“我们如何和父母交流”,“你真的了解你的父母吗”。在《囧妈》中,我们看到,徐亿万和母亲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问题,每次谈话都是不欢而散,开始的直接,结束的干脆。基本上没有一次交流是完整的,是愉快的结束的,直到剧情的最后,先后闯进熊出没的森林,才有了一次完整的,敞开心扉的谈话。这是不是我们中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呢?你又是如何与父母交流的呢?

二.父母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不是钱,也不是物质。钱、物质或者保姆是无法顶替父母心中的你的。记得电影中,徐亿万说他请的“小阿姨香香挺好的”,可是因为他妈妈的猜疑,差点就给辞了。徐亿万的母亲说“我已经把她辞了”,理由也是比较蹩脚,说小阿姨香香总是看她输密码。后面才说出了真实原因“你无非就是花钱来买心安,想让别人替你照顾我。”这也就是说,父母想要的,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

三.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可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在《囧妈》中,徐亿万的母亲会不停地给徐亿万喂食物,尤其是小番茄,还会给他喝各种水,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甚至连吃几块红烧肉都做了限制,同时也告诉徐亿万“她觉得娜塔莎不是好人”。而徐亿万呢,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可以有自己想法,自己的看法。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当我回家之后,父母对我所做的一切,跟徐亿万的母亲是何其相似,可我总不能理解他们的苦心。

四.父母们经常说,等孩子们工作了,他们就要享福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等孩子工作之后,天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可以回家,可以陪伴在父母的身旁。等工作稳定,在工作地有了房子,准备接父母享福时,可父母也不愿意去大城市,因为语言不通,习俗不通。

五.等我们工作之后,会嫌父母唠叨,管的太多,时常表现出各种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恶语相加。







僵师影视原声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贺岁电影《囧妈》终于在一片质疑声中,通过网络平台播放的方式上映了,对于徐峥和欢喜传媒来说,这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6个多亿的收入不仅成功保本,甚至还有小赚,而观众们享受了一次免费的视觉盛宴

只不过徐峥的这次尝试虽然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却遭到了众多电影行业同行的抵制,毕竟如果都要遵循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影院行业估计都不用做了。直接在网络平台播出就可以了

当然,徐峥的这次尝试能否达到预期,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如果说《囧妈》在网络上的成绩不俗,即便电影院线想要抵制也是很难的,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只不过从实际情况上看,貌似《囧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而效果。

从评分上来看,囧妈的评分真的是一路下滑,从7分一直降到了6.2分,远不如之前的《人在囧途》《泰囧》这样的优秀作品,最重要的是,剧情的内容让很多人看了有些摸不着头脑。

《囧妈》在宣传的时候,主打喜剧电影,讲道理这个电影前期有些情节稍显尴尬,但是后面升华的很好,总的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感觉这个电影60后70后看了应该最有感触,可能说不好看的基本都是90后,毕竟生活阅历没到,无法感同身受。

而且故事情节确实有点囧,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母亲,儿子都反省了自己,对亲情有了更深的感悟。现在的很多子女忙于赚钱,与最爱的家人反而疏远了。

徐峥更想探讨的是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再大一点是对于爱的表达方式的一种交流,单亲的母亲对于儿子的爱真的是不管不顾,儿子就是他的全世界,越是想掌控,越是疏远,你带着看喜剧的情绪来看,确实不合格,但是你正常审视这部电影,其实并不差,导演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虽有不足,但仍可以进步

正是由于口碑一般,所以说徐峥这次究竟是喜是忧还两说呢?毕竟得罪了这么多院线,实在是有些不妙。虽然这次是特殊情况,院线如果表示理解,那我觉得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电影院补一张票。如果这个时候院线联合出来发难徐峥导演,只会让广大群众更加厌恶院线,毕竟看电影只是情怀不是每个老百姓必须的娱乐。

这里面可能有影院的宣传,排片,制作,人工等费用,也是很大的投入,结果在网络上直播了,院线投入打了水漂,所以才会抵制。当然抵制的目的肯定不止徐峥一人,而是警告其它院线上映的电影,不要轻易抛弃院线而转投线上。

徐峥就是和网络平台免费放个电影,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囧妈免费肯定好消息啊,但是对院线来说,徐峥开了个免费放映的头,一种新的上映模式的诞生,徐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确得罪所有影院。

古有电视,现有电脑,今有手机,将来会有vr、ar,所以电影院注定会消亡。电影院的观影体验就是个伪命题,下次看完电影去看看放映厅的地面和座位有多脏空气有多混浊吧!在家躺沙发上看家庭影院体验不是更好?但最关键的是,如果作品的口碑不好的话,这种模式也是不可行的。

只不过对于《囧妈》《唐探3》《紧急救援》这些影片来说,自救才是最重要的。这疫情不解除之前,影院还指望有生意?少了说,这一个季度是翻不了身了吧。难道让那些电影都耗死吗?线上上映估计是趋势了。影院和片方还是想想怎么自救吧!靠抵制是没用的。


小习惯不大


2倍速防困看完,细数一下《囧妈》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徐导,我们要交智商税吗?

虽然徐峥导演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大家可以免费观看《囧妈》这部电影了。

当片中出现了第一个不合常理的地方时,我就开启了找茬功能。



1,没有票想上火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两道检票口,上车也会在半小时内检票,中途还会不定时检票。

像我们这种过春节经常坐火车出行的人,觉得想逃票是不可能的事情。

2,手机掉进汤盆中,手机那么大,想要整个掉到汤盆里,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儿。

人的反应不会那么慢,一般都是在失手的一瞬间,就能做一个条件反射捞出来,不至于把整个手机全部浸汤盆里。

在有暖气的火车上,温度是很高的,不至于等上36个小时才能开机。

3,伊万在列车外锁了一夜,冻得半死,才从车上下来。

当时他是带着手机的,完全可以打给自己的妈妈。

他没有穿大衣,没有戴手套,也没有戴帽子,在零下的温度中呆一夜,人的存活的几率都不会很高,脸和手会坏死,不可能上了火车子缓一缓就好了,应该抬去就医,不截掉手算阿弥托佛。

4,众所周知熊是冬眠的,我们在很小时候就知道这个常识,怎么会出现两只熊,还活蹦乱跳的?就算偶尔有熊在冬季醒过来,也是行动迟缓的,不可能把母子两个追到情势危急。



5,熊扑向两人的时候,一枪就可以让熊立即倒下,难道是按了暂停键吗?

就算是杀死一只小虫子,也会有神经延迟反应,不可能一下毙命,鱼死了两小时内还会动,而且是一只成年熊,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6,妈妈因为生气下了火车,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她有手机可以打啊,收拾行李最少也要一分钟,在车水马龙中伊万还能找到母亲,真的是心灵感应啊!

从第一个不合理之处开始,我就变成了无法欣赏电影而去寻找错误。

不知道朋友们能找出其他不合理之处吗?


人鱼薇沫谈成长


我看了《囧妈》里有一幕挺扎心的:妈妈发来的微信徐峥没有回复,原因是:她发的 60秒语音太长了,他没空听。可转头,徐峥就拿起手机给别人发了60秒的语音。妈妈质问他:你怎么就能发语音呢?徐峥振振有词地说:我这是工作。妈妈没有反驳,但是我心里却很堵得慌:你不就是想说,工作比她重要吗?徐峥在跟母亲争吵中,常说的话是:“您到底听没听我讲话?”其实更多时候,是我们没把话说明白。

徐峥得知妈妈参加演出时,一直怀疑她被骗了。后来看到演出的报名费2万,他更笃定了自己的想法。“一个普通的小老太太,何德何能上剧院演出呢?”这是他没说出口的心里话。然而当他和妈妈千辛万苦抵达剧院,赶上演出;当妈妈真的站在台上唱歌时,他才知道自己错了。他从未了解过妈妈有多优秀,有怎样的经历和苦衷。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事业和知识,此刻都显得特别渺小。

世界上最深的误会就是:这辈子,父母在等孩子感恩,而孩子在等父母道歉。往往是等着等着父母就老了,我们就忙了;那些从未说出口的心里话,再也不会讲了。

《囧妈》里,徐峥和袁泉闹离婚,袁泉要离开时,徐峥说:“你把那个台灯带走吧,我好不容易修好了。”可袁泉却无奈地回复:“我从来就没有喜欢过那个台灯。”徐峥或许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越来越像妈妈了。看见好的,不问你喜不喜欢,不自觉想要给你;对你百般刁难、发脾气,就是说不出一句“舍不得你”。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变成任何样子;唯独身上摆脱不掉父母的影子。

看了《囧妈》我深深体会到“等我们到了这个年纪,就懂了。”现在我才知道,不是懂了,而是算了:60秒的语音再烦,不也就占用你一分钟吗;那些谣言再假,不也是爸妈的一份好意吗;他们管得再多、懂得再少,不也是为了你好吗。好好善待父母吧[祈祷][祈祷][祈祷]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