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批与评,都是真爱——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

读萧望卿先生的《陶渊明批评》,展卷之际,先是被“批评

”二字吸引。

批与评,都是真爱——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

且不论文学上的“批评”,意指评论、评判,光是用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批评”来看待这本小书,先生也一定是爱之深“批”之切吧。

“批评”作为一种问题,是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与论证式评判)进行文艺评论。

那么,在这本“批评”中,到底萧先生对陶渊明是批多一些,还是评多一些呢?

回到小书本身,我们要从朱自清先生《日常生活的诗》说起。此文是这本小书的序,比序多一层对这本书的意义的是,这篇文章也是本书的导读。对民国大家稍有熟悉的人一定对朱先生不陌生,哪怕就是后世的我们,只要是有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经历,没有没读过朱先生文章的人,朱先生多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也是我们上学时背诵篇目。


批与评,都是真爱——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陶渊明批评》作为萧望卿先生本科时的作品,那时很可能没什么名气,是需要一位大咖来背书的,但是邀请大咖背书,大咖就要为作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作品只是敷衍了事,被人指出瑕疵,这可是民国大咖丢不起的人——其实您不要光看到朱自清先生做的序,本书出版更是大有来头——它是由沈从文托李健吾向叶圣陶推荐,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要知道,那时候,萧先生还是个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小透明”,师从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先生,成为当时的新生代 “平津新写作”里的重要人物是后来的事儿了。

诚然,即便放在今天,萧先生的名望和在学术界“红”的程度也没有他的老师们大,这也就是这本书为什么杜志勇先生在前言中称之为“价值不菲的遗珍”了。

或者,大咖们的背书、推荐都能让这本书彰显某种文学价值,那么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批评”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批与评,都是真爱——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

谈论诗,传统考据立场其实很稀松平常,杜志勇先生认为,本书的学术史意义在于,作者摒弃了传统考据的立场,采用文学批评的视角来研究陶诗,而这种视角,因为是不常见的,是稀缺的,所以凸显了其学术价值。这也正是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说的,我们这时代认为文学批评是生活的一部门, 该与文学作品等量齐观。

不要小瞧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它出自学者朱自清之笔,比专注于写美文的散文家朱先生更具有学术前瞻性,也与这套“大家小书”的初衷暗合——学术不能是闭门造车,也不能是酒香巷子深,在我们这个新媒体媒介融合甚嚣尘上的时代,更是如此。写作者不该只是写写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写,更应是一专多能的写作者,能够“欣赏”和“了解”他人的优秀作品,能将古典作品的“好”与“不好”讲给普罗大众,除此之外,就“批评”的文本来说,也应该是逻辑细密,文采斐然,学术不是干巴巴的,不是硬邦邦的,也应该是美的,也应该符合文学作品的条件与标准。

这当然很难,但是在那个年代的数位大家看来,萧先生这个当时的后生仔做到了,吴小如先生甚至撰文言“

此书虽小,却不啻为后人开的一扇法门,点一盏明灯。”私以为,这评价也是相当的高了。

讲完这本小书的“新”,自然还是要回到内容上,如果只是新,只是奇,但是实则空洞无物,考据不严谨,那最终也会被时光所淘汰。朱自清先生归纳的已是完备——从艺术性方面分析渊明四言、五言诗的优劣,这是《批评》一书的最大特点……这一特点,便是萧望卿在陶学史上的贡献。

杜志勇先生认为,本书还使用了新的概念,表达了新的态度,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大抵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来说有点太过于曲高和寡,我们要看的,更多的是萧先生对陶诗的评与批,进而影响我们对陶诗的理解。

不久之前,正好看苏州大学黄晓丹老师的《诗人十四个》,无独有偶,她的“14个诗人”其中正好也有陶渊明,书的缘起也是将读诗与心理分析相连接——其实本质上来讲,这也是一种文艺批评,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的文体,它的确得具备跨学科融合的学术能力,也讲到陶诗的四言五言,都说陶诗的五言价值更好,四言仿古痕迹太重,但是黄晓丹和萧老师同时也都对《停云》情有独钟,我想,时代在进步,文学艺术形态在融合,但是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们对美的追求,虽然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首《停云》,但是乐曲美不美,悦耳动听是前提,一首诗美不美,文字的和谐共振也是前提,美的东西是不会变的,人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也是不会变的。


批与评,都是真爱——读萧望卿《陶渊明批评》

那么到底是批多些还是评多些,其实此时再讨论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批评”对于文学艺术来讲,从来不是贬义词。萧望卿老先生当然是喜爱更多,批评也有一些,但是基于学术意义上的“批评”只是讲出道理来,但是作为诗歌来讲,我们该喜欢还是喜欢,因为,有些时候,真的是喜欢此而对彼不感兴趣人人都不同,又何须什么正确答案?

我们只需要客观地看到“批评”这个文体,以及跟着萧望卿老师再次领略陶诗之美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