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福建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福建省地理的优越性,古代有六个国家在福建建都,现在进行一一详解。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闽越国:闽越国主要位于今福建省,也包括广东潮汕、梅州地区。公元前334年建立闽越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在这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南海国:南海国大致在今广东、福建、江西交界处,古时在秦龙川县东境,相当于揭阳戍管辖的范围,为南越国境内建立的小诸侯国,国都武平,在今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南海国的国王名叫织,是百越部落人,原为闽越国的南武侯。公元前195年,被汉高祖册封为南海王。后来南海王织发兵反叛汉朝,汉淮南王刘长遣兵攻打南海国,南海王织投降。南海王织被降为庶人,南海国灭亡。

闽国:闽国为五代十国之一,统治区域与今福建省大致相当,先后定都于长乐府(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公元927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公元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府,年号龙启,之后闽政变内乱不断。公元945年,闽国正在打内战时南唐出兵将其攻灭。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殷国:殷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福建西北部的一个地方政权,殷国大致为今日福建闽北地区,以及闽东的部分县市,闽中的将乐等县,殷国国都建州,在今福建省建瓯市。公元943年,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殷国国小民弱,实际国土仅三州(建州、镛州、镡州),共五县(将乐、昭武、建阳、建安、浦城,加龙津则为六县),故王延政也被时人讥为五县天子。公元945年正月,泉、漳、汀等州相继归附,王延政又攻取福州,遂改国号闽,仍定都建州。公元945年八月,南唐军陷建州,国亡。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南宋流亡政权: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宋帝赵显被俘。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到福州。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力图恢复宋室江山。后因王积翁叛变,南剑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南宋流亡政权被迫渡海去广东。

隆武大明:公元1645年五月,清兵攻下南京,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杀。郑鸿逵、苏观生等迎唐王朱聿键来闽。六月,朱聿键在福州即皇帝位,建元隆武,改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翌年,隆武政权覆灭。

古代在福建建都的六个国家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