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杀夫》是台湾女作家李昂的代表作。小说出版后,一方面该书于1983年荣获了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首奖,并获得了名家(如白先勇先生)的关注与称赞,另一方面,因为小说以性的角度切入,书中多有性虐待情节的描写而引发各界争议。

小说以上个世纪20年代台湾某农村为背景,讲述了林市短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一生。林市年少丧父,和母亲一起被赶出家门,寄居在破旧的祠堂中,以乞讨和打零工为生。受饥饿所迫,母亲做出了失节败德的事情而被家族处置。沦为孤女的林市在叔叔家做奴做婢般长大,然后被卖猪一样卖给屠夫陈江水为妻。

陈江水对林市以性虐待为乐,一旦林市有所不从,就断绝食物供给。而另一方面,成为已婚妇人的林市想要融入社会生活,却发现自已沦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被人指指点点。精神崩溃的林市又一次受虐后将丈夫陈江水肢解,结束了残暴丈夫的一生,也结束了自已的一生。

这篇小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边看,一边令人寒毛倒竖。眼睁睁地看着林市挣扎浮沉却无法摆脱她的悲剧人生。林市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在男权社会里,被族权、父权、夫权层层压迫的所有女性的悲剧。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作家李昂和她的小说《杀夫》

经济上的不独立,是造成林市和母亲悲剧的根源。族权、父权和夫权的三层压迫,剥削了她们经济独立的可能性

林市9岁那年,父亲病亡,林市的叔叔以她母亲终会改嫁,而林市是女孩子不能传宗接代继承家业为由夺走了他们的最后一片瓦屋,至于母女二人是否冻死饿死并不在叔叔考虑之列。

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没有独立经济权的女人不得不依附男人生存。失去了男人的女人,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当女人赖以生存的最后一点物质基础都不具备的时候,悲剧的命运便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林市和母亲不得不寄居在破旧的祠堂里,靠着一边乞讨一边打零工勉强度日。而这年冬天兵荒马乱田里收成不好,林市和母亲找不到活做也要不到饭,大半处在饥饿的边缘。

临近除夕的一个傍晚,林市的母亲做了一件“败节”的事。一个军人拿着3个白饭团诱惑于她,而她只顾着大口咀嚼,全然不顾那个军人在她身上做什么。

叔叔带着族人前来抓奸,林市看见母亲时,情形是这样的:

阿母嘴里正啃着一个白饭团,手里还抓着一团。已狠狠地塞满白饭的嘴巴,随着阿母哼哼唧唧的出声,嚼过的白颜色米粒混着口水,滴淌满半边面颊,还顺势流到脖子及衣襟。

这是小说里对于人在生存的本能面前最残忍的一个描写生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消失。

在叔叔和族人的斥骂声中,做母亲的仍持留原先的姿势躺在那里,裤子褪至膝盖,上身衣服高高拉起,嘴里仍不停地咀嚼着。

直到林市跑过去,拉起母亲的手,做母亲的才回过神来,号啕大哭,断续地说她饿了,她饿了好几天了。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在“吃不饱”情况下,大谈什么礼义廉耻,伦理道德则完全是无稽之言。然而女性却被残酷要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被封建礼教压得死死的不得翻身。

那夜过后,林市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直到成年后,她才从别人的八卦中知道母亲被族里处置了,沉了塘。

成为孤儿的林市在叔叔家为奴为婢地长大成人后,被叔叔像卖猪一样嫁与屠户陈江水为妻。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嫁了人,有了丈夫,有了自己的家,然而林市能吃饱饭的前提是必须忍受丈夫的性虐待并配合他的要求。

林市和丈夫陈江水的关系复杂而又简单。复杂是因为他们是夫妻,本应有夫妻之间该有的情义和扶持,简单是因为在陈江水眼里,他们只是买卖和交换关系。

在陈江水眼里,林市这个妻子是他买来的,而他通过供给林市食物得到了做“丈夫”应有的权力。林市通过提供自己的身体,得到丈夫陈江水提供的食物。

陈江水只给过林市一次钱,是在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天,陈江水在外面赌博赢了钱回来,从口袋抓出几个铜钱,向林市脸面掷去。

“老子今天赢了,赏你这个臭贱渣某开苞钱。”

做丈夫的对妻子没有半分尊重,高高在上的夫权,让这个粗暴的男人可以对林市为所欲为。林市听话,他就带食物回来,林市不听话,他就故意不带食物回来,三天两头地饿着林市。

林市不是没有挣扎过,她原本就是一个勤劳的人。她试过出去找工,还试过用她仅有的几个铜板去买鸭子回来养。林市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生存,通过本身的力量来达到自我救赎,然而这一切努力都被陈江水残忍地剥夺了。

9岁丧父,13岁失去母亲,林市在孤独和悲苦中长大。然而她甚至来不及去体会这悲苦,她最需要得到的满足是最低的需求——也就是生存的需要。因为经济条件的不独立 ,必然要时刻顺从能够给予自己生活保障的人物。一旦有任何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就会面临饥饿上的威胁。为此,林市和她母亲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被迫用身体换取生存,丈夫陈江水的凌虐带给林市巨大的痛苦。纵然如此,林市仍然选择了沉默忍受

林市的新婚夜是这样度过的。

林市在房内,隔着一层布帘听外头吃喝吆喝,疲倦加上饥饿,林市已有几分虚脱感觉。

饶是这样,喝醉酒的陈江水要履行做丈夫的义务,仍使得林市用尽残余的精力,连声惨叫,叫声由于持续不断,据四邻说,人们听伴随在夜风中林市咻咻干嚎,恍惚还以为又是猪嚎呢!

待静止下来,林市已近昏死过去。经验丰富的陈江水几口酒喷醒了她,醒来的林市只觉得饥饿万分,陈江水拿了一大块猪肉塞进她嘴里,林市一边咀嚼,这时,眼泪也才滚出眼眶,一滚到发际,方是一阵寒凉。

林市大口嚼咽,热热的猪油淌落嘴角,与流下的热泪混到一起,是无声却沉痛的哀鸣。

新婚第二天,林市还没有从初夜的疼痛中醒过神来,就被陈江水再一次施虐。这一次,林市被折磨得昏了过去。

待她昏昏沉沉醒来,陈江水递给她一大碗昨天宴客后的剩饭。

林市在饥饿中吞咽下有记忆以来吃得最饱的一餐饭,吃完后才留意到陈江水一直用怪异的眼光看着自己。林市低下头来,发现下身衣襟褪到足踝,自己竟是赤裸下身吃完这碗饭的······

这里赤裸裸地描写了陈江水与林市之间性与食的交换关系。林市瘦弱的身体承受了陈江水粗暴的施虐,由此换来一顿饱饭。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而这样的交换一直延续着。林市必须要忍受性虐待才能得到吃饱肚子的福利。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全部掌握在男人的手里,也因此,这个男人就有了为所欲为的权力。

陈江水可以通过食物的给予来控制林市,任意欺侮、强加蹂躏,被驯养的女性在生存压力下只能成为对方发泄欲望的工具。

林市对陈江水,既怕又依赖。她怕他带给她的身体上的痛苦感受,却又依赖于他提供的生存条件。

陈江水不回家的时候,林市听到人们议论说是在后车路的金花那里,林市也毫不在意,只要不担心米缸内的米和番薯在日内吃尽,林市十分高兴陈江水不回来,至少她可以少一番凌辱。

只要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同时还不必承受那粗暴的性虐待,林市是十分高兴丈夫不回家的,就算他去了妓女金花那里,林市也不在意。

正常的夫妻关系里,丈夫流连在妓女处,妻子怎么可能不在意呢?然而在畸形的夫妻关系里,在林市心里,只要最需要的自我生存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余的已被她忽略。

婚后的林市,吃饱了肚子,不过半年时间,就胖了不止一圈,一些女性的特征也显露出来了。她原本就身量高,这时候有了曲线,脸上也有了容光,新近看到她的人,无不称赞,亦没料到那个像木板样儿的人,还有了今天的几分姿色。

小说里写,林市听到这样的称赞,心里是喜悦的。

尽管林市因忍受不了被性虐的痛苦而发出的哀叫传至“二三里外”,人以为是“猪嚎”,但我们却从中看到,林市需要的是最基本的生存,为此她愿意承受丈夫的暴虐,用身体的痛苦换来衣食的满足,林市选择了沉默忍受。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婚后的林市渴望融入社会生活,然而以邻居阿罔官为代表的长舌妇对她的种种非议和嘲讽击垮了她,丈夫陈江水斩杀她寄予全部期望的小鸭子,令她彻底崩溃

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他将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一个人的低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不可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林市,在能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产生了和他人交往的需要。

社会由人组成的,人不能孤独地存在于世界上,林市也是这样的。而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她能融入的社会就是身边的妇人团体们,以邻居阿罔官为代表的邻里乡亲。

阿罔官是一个守寡多年的老妇人,第一次和林市接触时送林市擦伤的膏药,展露的些许温情让林市感到了丝丝温暖。

之后又是她带林市去妇人们洗衣聚集之地,讲给她除食物之外的其他意识。林市在她的教化下,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事,知道了许多她不知道的事,比如说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规矩,比如说鬼神。

直到相识阿罔官,听她编排各种道理,林市才恍若第一次看到过往不曾着意的许多人、事。

知道得越多,林市便越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和她们一起谈笑,圆熟地参与谈说。

然而,阿罔官本身因为多年守寡,欲望得不到满足,心理变态,最喜人前搬弄是非,说三道四。

以阿罔官为首的乡下妇女们,生活艰苦单调,于是邻里的隐私便成了她们的谈资,而其中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某某失了节,某某和某某通奸之类关于性方面的流言。

以讹传讹,不辩是非,不辩真假,只图自己编排快乐,那种欲言又止的述说,那种兴奋的倾听,皆可回味。其中又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各自欲望不得满足的怅然与嫉恨,流言便成了恶毒的人身攻击和对当事者人格和尊严的侮辱。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林市,因为母亲是“淫妇”,她本是“淫妇的女儿”,又因为每天皆发出那种惨叫,成为妇人们恣意谈论和嘲笑的对像。

林市因为被丈夫性虐而发出的惨叫被阿罔官歪曲成“几近快乐的喊叫”,“我们做女人,凡事要忍,要知夫与天齐,哪可一点点小疼痛就胡乱叫,再来败坏查某人的名声。”

被孤立被嘲笑的林市精神世界被摧毁了,当丈夫再次凌虐她时,她咬紧了牙关,再也不发出一丝儿声来。

就算陈江水以断绝食物威胁她发出“哀哀叫”的声音来,她也不再妥协。

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陈江水果真断绝了她的食物。生存的本能使林市竭力寻找一条出路,她用自己仅有的几个铜板买了10只小鸭回来养,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我生存。

然而在陈江水眼里,她的举动是对夫权的蔑视和挑战,陈江水操起屠刀,一阵砍杀后,林市自我救赎的路变成了“横枕在稻草上的一片四散的鸭尸。”

当最后一丝希望被摧毁,林市选择了毁灭。当陈江水再一次对她施暴后,她举起了屠刀,将他连同自己一起毁灭了。

在林市的悲剧中,以阿罔官为核心的妇女们形成了一股杀人不见血的舆论压力,在个体有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形成对其人格精神的绞杀,并最终使林市走向杀夫的毁灭。

《杀夫》:从三个层面解析林市从忍耐到崩溃杀夫的原因及现实思考

结语

《杀夫》这本小说读来令人窒息。生活在旧时代的女性,承受着族权、父权和夫权的压迫。林市的悲剧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挣扎却无法逃脱,最终只能以毁灭的形式发出微弱的呐喊。

林市杀的夫,不只是她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于她的各种限制,包括经济剥削,身体的压迫等。正如鲁讯先生所说的“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林市选择了在沉默中暴发,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的抗议行为,发出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呼号。

林市的悲剧人生不是她自已造成的,是整个男权社会的残酷吞噬了她。生活在旧时代的女性有多痛苦,生活在新时代的女性就有多幸福。

经济独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男权文化史,女性在今天能够得到和男性平等的权利是来之不易的,每个女性都应该珍惜这项权利。

经济独立,林市求而不得。只要自已能让自已吃饱饭,林市就不会有这样悲惨的人生。

生活在新时代的女性,要实现经济独立是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却有不少女性主动放弃了经济独立的机会,选择依附于男性而生。在不如意的时候,却又大声指责社会不公平。你自已放弃了权利,就没有立场去指责别人。


END

作者简介:【胖梧说】我是胖梧,自由撰稿人,一个有梦想一直在路上的天蝎座女子。胖梧写婚恋,写情感,写成长,愿你和我都被生活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