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導讀

互聯網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下個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十年。互聯網技術將會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支持下,工業互聯網將會得到急速的發展。而伴隨中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中國傳統的工業模式迫切需要轉型,需要藉助工業互聯網技術來轉型。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移動互聯網的十年

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在接受採訪中指出,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就像過去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一直在解決用戶消費側的需求,也就是如何讓用戶更方便、更快速的購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工業互聯網解決的是供應側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能讓工廠快速的根據用戶訂單生產商品,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將工廠軟硬件通過5G技術打通,實現訂單智能分發機器智能識別訂單商品是工業互聯網的趨勢。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取得了高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O2O、C2C,B2C等電商模式徹底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消費的模式。微信、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模式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滴滴、Uber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極大的縮短了物件的到達速度。很多電商都建立了本地倉儲系統,用戶下訂單以後,貨物直接從最近倉儲發出,24小時之內送達用戶手中。這種購買和送達速度已經趕上了用戶去實體店購買的速度。線上模式比線下模式有太多的優勢,快捷方便、選擇多、價錢實惠。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用戶消費側的速率已經達到了最快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低效的傳統工業

傳統的工廠生產效率還比較低效。由於工廠的訂單多來源於線下,所以工程生產的數量、規格、以及顏色樣式都需要人工去統計訂單的數量,無法做到智能化。工廠流水線作業還是大量的工人去完成,人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這種重複機械式的勞動扼制了工人創造能力。同時,中國人口進入了老齡化,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再去工廠上班,這導致工廠的”用工荒“。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

在這種形勢下,工業互聯網概念提出。工業互聯網得益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通過將工廠智能機器之間的連接、機器與軟件系統的連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來重構全球工業,激發工廠的生產力。通過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來建立一個全新的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將會逐步淘汰機械式的流水線作業。工廠智能生產線將會根據訂單系統的數據實時安排生產,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工廠可以根據產品的用戶屬性、季節屬性、地理位置屬性等維度來智能安排工廠提前生產商品。而過去的做法都是先訂單後生產,這種模式嚴重影響了客戶的購買體驗。在智能算法、大數據等技術的支持下,工廠可以提前生產,以最快的生產速度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為5700億。2017年到2019年期間,預計產業規模將以18%的年均增速增長,到2020年,工業互聯網的產值可達2250億美元。從增長率來講,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所以說,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工業互聯網時代

工業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將得到極大的提高,生產成本也將大幅下降。通過將大量工業技術原理、行業知識、基礎工藝、模型工具規則化、軟件化、模塊化,封裝成微服務組件,這些組件就如SDK一樣,開發者可以直接調用開發不同場景的應用。大量的工業互聯App將會構建一個龐大、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就如目前的移動APP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移動互聯網生態。

全球工業互聯網絡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擁有最全的製造業門類,通過目前互聯網的成熟技術,推動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平臺和服務的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全平臺和工業互聯網的生態建設,我們就能掌握新一輪工業革命主導權,進而推動我國工業轉型升級,擺脫落後的工業模式,實現工業強國的夢想。

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未來十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