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打鬼子:系列连载第48期,以当年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为线索,全面讲述抗日战争14年的全过程。许多图片为第一次展示,极其珍贵。

国军第102师,原本是1935年5月在贵州威宁接受改编的黔军第2师,改编后被调往江苏江阴、无锡一带驻防。师长柏辉章,贵州遵义人。1937年11月初,102师赴上海苏州河一带参加抗战。下图为102师师长柏辉章。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10月26日至11月1日,谢晋元固守四行仓库(苏州河北岸)时, 102师奉命到苏州河南岸建立新的阵地,和坚守四行仓库的兵力形成交叉火力,掩护十万国军撤出上海。

10月28日晚,102师师长柏辉章指挥609团掩护607团、612团渡河。607团团长陈蕴瑜(贵州郎岱人)出发前率全团官兵宣誓:今夜与敌决一死战,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过河杀敌!过河时607团与日军快艇在河中相遇,击沉两艘日军快艇后渡河成功。当夜,612团也渡河成功。下图:苏州河边的中方阵地。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第二天,日军转攻609团。柏辉章命令一支队伍插入后方,截断日军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联络线。同时,607团、612团也对日军进行猛攻,双方激战一昼夜,仅肉搏战就有6次,609团阵亡三分之二。最后,日军被迫撤向新泾。下图:11月1日赶往苏州河增援的日军。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完成拖延日军、掩护主力撤退的目的后。11月1日,谢晋元率部从四行仓库撤至英租界;102师各团也奉命逐步从苏州河阵地边打边退。看到102师撤退,日军不断进行袭击,102师各部没有火力掩护,伤亡惊人。例如从七宝镇撤离的80余名工兵,一路上遭日军阻击十余次,10多天后抵达苏州时,仅剩11人。此后,修整补员后的102师还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战事。

下图:1937年10月31日,日军石井部队等待出击的命令,他们将趁中方(从时间上判断,可能是102师某部)撤退时机,再次抢夺苏州河南岸的阵地。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0月31日,上海苏州河北岸,抬着浮桥准备强渡的日军士兵。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0月31日,苏州河畔战壕里待命的日军石井部队。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937年10月31日,在战壕里待命,准备强渡苏州的日军石井部队。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937年10月31日,战壕里的日军中岛部队正在向苏州河边扔烟雾弹,强渡河战斗即将打响。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等待命渡河的日军步兵部队。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937年11月1日,苏州河南岸,庆贺渡河成功的日军陆战队。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下图:11月1日,苏州河南岸,穷凶极恶的日军拿着军刀搜寻中方战士。等到南京沦陷之后,这种四处找人杀的场面就变得随处可见。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1950年1月,柏辉章在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任内率部起义。随后被任命为遵义地区剿匪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因犯“组织‘中国国民党党员反共救国会’”罪,于同年9月14日被处决。

2018年11月,102师抗战老兵仅剩下3人,他们在公益组织的安排下,在温州重取聚。这三个老兵是:孙永清(1917年出生,河南省驻马店) 102师304团3营8连7班;谢娄弟(1922年出生,浙江省瑞安市) 102师某团三连二排班;刘昭会(1923年出生,湖北江陵县) 102师306团机枪3连3排1班。

谢娄弟(1922年出生,浙江省瑞安市)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孙永清(1917年出生,河南省驻马店)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刘昭会(1923年出生,湖北江陵县)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2018年11月,在民间公益组织的安排下,三位老兵在温州重取聚。

和八百壮士并肩作战的黔军,现在只剩下3位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