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设施农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帮农产品在“不对”的时间成熟上市,给农业生产者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让消费者在“不对”的时间里吃上对的蔬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种植生产的进程。要问设施大棚一年内经济效益最好的时间是哪一个阶段,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冬季,这个北方伴风雪、南方有寒潮,气候环境不利于农作物露天生长和产出经济效益的季节。设施大棚尤其是温室大棚在冬季能给农作物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生长环境,保障其的正常生长发育,冬季的非应季的蔬果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都有一个较好的价格行情,理论上讲只要保障产量品质就相当于在冬季保障了从事大棚种植农民朋友的收益,当然这个收益相对于设施农业刚兴起和辉煌的那几年相差甚远,不过也绝不是部分朋友口中“要想穷种大棚”的窘境。

虽然冬季是设施大棚最具经济效益的阶段,但是真正从事大棚种植生产的农民朋友们知道,要想确保较高的收益还是挺难的,抛去农民不可控飘忽不定的农产品价格行情不说,仅从可以把握种植生产端看,冬季大棚作物的种植管理难度之大,也令多数农民头疼。设施大棚虽能给作物提供适生环境,但大棚内的小环境仍会受到外界大环境的影响,需要一系列的种植管理措施去维持和改变。

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当大棚作物生长缓慢时,农民朋友多通过适度的升温、合理的补光、科学的浇水施肥,以保证大棚内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其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不过有的时候,即便是我们认为把该做的都做了之后,作物还是不长,最终的产量品质还是难以保障,这是怎么一个情况呢?农业种植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因此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在冬季、设施大棚种植的前提下,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之后,作物仍生长缓慢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大棚小环境中缺了二氧化碳这种对作物而言的至关重要的气体,说不定给大棚“打打气”,作物就能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的农民朋友会说:给大棚补充二氧化碳并不是啥前沿农业技术,早个几十年就已经被使用了,大家都了解,但多用了效果并不是多么可观。首先,二氧化碳之于农作物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那么缺了补的初衷也应该不会错,之所以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很可能是我们对其了解的不够深入,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对。今天依农就从多个角度带大家了解一下冬季大棚作物种植补充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以及大棚内补充二氧化碳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二氧化碳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各种物质,因此当下我们通过浇水、施入各种化学元素肥料,以保障对农作物高产的迫切需求。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各元素的需求量不一有多有少,作为碳基生命的地球生物,农作物对碳元素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而农作物从外界获取碳元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里就不得不提植物的光合作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固定为能量和有机物质。从一定程度上讲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农作物光合作用有机物质积累量的多少,就决定了农产品最终的产量和品质。由此可见做为农作物碳源供给原料的二氧化碳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有多大。(生命本就是最为复杂的系统,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不合是那么简单,二氧化碳之于农作物的作用也不仅限于此,但这样更直白,其它的依农过多的赘述。)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冬季大棚中为什么会缺少二氧化碳

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0.03%左右,看似含量较少,但已足以保障露天种植的农作物对其的需求,加之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加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上升,供给更是充足,不少研究表明,近年来作物产量的增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升高有着较大的关系。那么冬季大棚中为什么会缺少二氧化碳呢?这是因为冬季外界环境寒冷,为了保障大棚内的温度,大棚往往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下,密植的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了棚内小环境的二氧化碳,而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空气不能及时的流通,导致了二氧化碳的缺失。

有的朋友会说:这样解释不严谨,作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就有二氧化碳嘛,并且在没有光照的夜晚光合作用停止了,呼吸作用却仍在进行,密闭空间下二氧化碳又怎么会缺失呢?这样说不无道理,但是我们要知道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维持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体系统。举个例子,我们假设大棚内的二氧化碳供给不足,这样作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和能量就会下降,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能量来消耗有机物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光合作用的“原料”少了“成品”自然就少了,作物再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的可能就是原有积累的“成品”了。我们最终要的不就是这个“成品”的积累嘛,过度消耗了还谈什么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呢。因此,冬季给设施大棚适度的补充二氧化碳很重要。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外源适度补充二氧化碳对冬季大棚作物有哪些好处

  • 首先,二氧化碳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在冬季给大棚外源补充二氧化碳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其次,农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后,利用光合作用产物作为原料的呼吸作用也能高效正常的进行,作物的呼吸作用绝不是简单的消耗,它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保障农作物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 总而言之,当设冬季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有了保障,光合作用效率高,呼吸作用有序适度,农作的各项生理活动正常进行时,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及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因此给大棚外源适度补充二氧化碳对作物的提品增产,抵御恶劣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都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如何给科学合理的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

一、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的前提和原则

我们冬季在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时,可以把它简单的看成氮磷钾等化学元素肥料,施用时应该有一定的前提和原则。

  • 首先,作物消耗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的速率有关,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只二氧化碳含量多少这一条,比如说大棚内的温度、光照强度、植株内各项参与光合作用其它元素的含量、植株内水分含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在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时,一定要满足其它决定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比如说要保障大棚内温度不能低于15℃,要在白天光照充足或是人为补充光照进行,还应保障水分、化学养分的充足供给等,否则即便是我们补充了二氧化碳,作物不能利用也是徒劳。
  • 其次,作物生长周期内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作物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大,而在生殖生长旺盛期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此外新老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也是不同的,幼嫩、老化的叶片利用率低,成壮健康的叶片利用率高。因此在冬季大棚补充二氧化碳最好在作物营养生长旺盛、植株成壮叶片占比较高时进行。

二、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的具体方式方法

  • 适度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大棚通风有助于内外空气的流动,及时的补充消耗的二氧化碳,并且相对来说这个方法经济性较高。不过要注意的是,通风补充二氧化碳只适合在光照充足、外界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 燃酒精增温补二氧化碳: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还能提高棚内温度一举两得,当然除酒精外其它燃料也可增温补充二氧化碳,不过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因此不建议使用。该方法使用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白天不适宜通风的情况下进行,要闭棚使用。
  • 喷施小苏打防病补二氧化碳:小苏打可与大棚内的水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且喷施小苏打后对作物的病虫害还用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使用小苏打补充二氧化碳时要注意,喷施浓度不要超过0.2%,要现配现用,要保障棚内光照充足和一定的温度,要闭棚使用。
  • 自制二氧化碳发生器:其实通过化学发生产生二氧化碳很简单,强酸和碳酸盐反应就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使用不可过量,同时保障温度和光照,要闭棚使用。
  • 使用商品化二氧化碳气肥:目前商品化的二氧化碳气肥主要是悬挂待反应的二氧化碳发生袋。不过投资稍高一些,适用于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使用时也要保障棚内温度、光照,要闭棚使用。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以上就是依农为大家介绍在冬季给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的相关原理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冬季从事大棚种植的农民朋友有所帮助。如果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那就给大棚科学合理的“打打气”试试。最后,依农仍要强调,农业种植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在进行一项提品增产的农业措施时,一定要兼顾其它因素的影响,只要全面兼顾,才能真正科学高效的达到想要的目的。

冬季大棚作物生长慢,升温补光施肥都没效,给大棚“打打气”试试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 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