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誤殺》: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很好”


《誤殺》: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很好”

魔鬼影評/目目王

幾天前觀影的時候,儘管已經猜到李維傑一家不可能一條路走到“黑”,但對於結局處的改編多少覺得有點不完美。而現在冷置了幾天之後再重新儘可能客觀地看待這個故事,其實電影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了很好。

肖央飾演的李維傑,在悲劇還未發生之前,他的性格特徵就已經通過其言行舉止被勾勒了出來。作為孤兒出身的網絡公司小老闆,他與鎮上的街坊鄰居相處友好,除了與青春期的大女兒不知如何溝通之外,家庭也還算和諧美滿。

他甚至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最喜歡的事就是看電影,對《肖申克的救贖》、《活埋》、《十宗罪》、《蒙太奇》等影片都較為熟知,經典臺詞也信手拈來。

當然,像他這樣不起眼的中年男人,在日常的平凡中,也不乏透露著善良的一面。比如他會跪在路上虔誠地給僧人佈施,會悄悄告訴孩子被警察局長的兒子戳瞎眼睛的家長該怎麼樣維權等。

同時,電影在塑造李維傑這個小人物與人為善的形象進行鋪展故事情節時,也以桑坤這個人物幾次出現的言行暗示了當地警察與小鎮上居民不太和諧的關係。是以當親眼目睹了警察不足以被信任,法律難以公正地維護弱者的公平過後,李維傑得知妻女對素察的“誤殺”時,選擇了親自掩蓋罪證。


《誤殺》: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很好”


一如他在片中所說的那樣:“我沒有什麼能耐,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邊。”他在這場掩蓋罪證中的所有罪,都源於對家庭的愛。

“當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會發現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李維傑曾驕傲地說出這句話,結果後來一語成讖,熟練的電影蒙太奇成了他替妻女掩蓋罪證的的主要手段。沉車,搬運屍體,巧妙地讓周圍的人在不經意間替他們一家做了偽證。

而與李維傑這句話緊密呼應的則是陳沖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韞所說的:“當你破過一千個以上的案件,你會發現這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電影在案發前對拉韞快速地破解了用繩子殺人案的鋪墊,將其雷厲風行和不擇手段的一面顯示了出來,也為後面她識破了李維傑所有的偽證埋下了伏筆。包括後面為了逼供對李維傑一家進行審訊、毒打和開棺驗屍,這在她前面人物性格的展現中都有跡可循。


《誤殺》: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很好”

影片中,陳沖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韞氣場全開,除了面對兒子時會顯現出其母姓光輝的一面,在面對旁人時更多的則是咄咄逼人。在看過自己兒子強暴李維傑女兒的視頻過後,警察局裡她與譚卓飾演的阿玉面對面的飆戲,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緊繃的神經。兩個母親的對峙,皆都因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而憤怒傷心到了極點。只是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禽獸。

如果說李維傑絞盡腦汁的掩蓋罪證的“犯罪”是為了維護家人,那麼李維傑最終的自首,依舊是為了維護家人。在經歷暴動之後,拉韞一家被革職,權力不再。李維傑的小女兒卻在掩蓋罪證的過程中學會了欺騙,為了得到口琴,將70分的卷子改成了100分。

素察之死成了他們一家人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第二次佈施的被拒,開棺驗屍時棺材板上的血跡,以及佛統塔上的懺悔,都顯示了他在這場犯罪中的良心不安。

《誤殺》的故事背景設置在泰國,陳思誠雖然是監製,但是影片中市井生活的氣息感其實是有《唐探》的影子在的。其中安安站在樓上瞧著媽媽埋掉素察的這一幕,與《唐探1》中的張子楓最後的眼神有點類似。沉車事件在《看不見的客人》中也有出現過,而棺材板上的血痕和小女兒安安用叉子劃桌子的聲音與《妖貓傳》中被活埋的貴妃很像,暗示了素察是被活埋的,並非誤殺。

電影中素察對平平的強暴調動了觀眾嫉惡如仇的一面,同素察的死亡相比,大家更多的則是對李維傑一家能否瞞天過海的緊張與同情。

但是對於這樣的案件,抽離電影故事本身,迴歸社會現實,不帶有對弱者的同情和對施惡者的憎恨,《誤殺》其實改編的很成功。電影結局處在迴歸道德與法治的同時,也給記者採訪頌恩怎麼看待李維傑的話題上留了白。頌恩意味深長的笑容,無形間已經把答案拋給了觀眾。一個小人物家庭由愛引發的罪,最終還是要回到愛上來。


《誤殺》:在改編的基礎上已經做到“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