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作者 | 周子衡

转自 | 赛智时代

3月28日,赛智时代|饮鹿网(innov100)承办的2019年产业创新创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浙江现代数字金融科技研究院及D19实验室理事长周子衡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主题是“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提出了数字法币账户将激活数字金融。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以下是周子衡演讲的现场实录和部分PPT内容分享: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时间来交流,数字金融很热,昨天我刚从南京回来,南京市在做数字金融产业,北京也是这样。两会期间,央行四位行长接受访谈的时候,提到全国4个城市正在做金融科技创新的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的试点,在南京叫“数字金融产业”,就此我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数字金融产业的创新。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首先是一个概念问题,数字金融产业的概念是什么?之前有很多个概念,大家耳熟能详。大体上去看,基本上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账户、数字支付、数字经济、数字金融这么几个概念。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第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大概是在2012、2013年的时候的一个提法。这个词是中国人自己造的词,开始的时候大家听不懂,这个概念最初讨论的时候,有不同意见。当时,我在阿里时说过,聊到互联网金融这个问题,我只能同意一半。为什么是一半呢?金融活动的基础是货币,如果货币没有网络化,你就说金融活动网络化,有点跳跃。那有没有网络的货币?可以说是有一半。为什么说有一半呢?帐户是有的,但是,里面的数字算不算是一个货币?后来央行说不是。但现实当中是另外一个情况,互联网金融很快就成为一个被监管的对象,现在这个提法少了,基本不怎么提了。

第二个是科技金融。这个说法是国外的说法,而且金融机构体系和监管当局都喜欢用这个词。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从整体来看是一个提法。金融科技在做什么?很热,金融机构体系和监管的金融科技都很热,目的是在做瘦身。整个金融体系的利润根本上来自于制造业的利润,但是若干年来,制造业的利润已经不能支持金融机构,所以金融机构要靠金融利润来支持智能制造。

利润的来源在萎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要长期保持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做数字帐户,用技术手段大规模的提高效率,简化程序。当前,金融机构普遍的利润情况不好,所以金融机构体系谈到科技创新的时候基本上是瘦身。监管上也是一样,监管资源都很昂贵。很简单的说,我要去为监管部门工作还是为金融机构工作,毫无疑问是为金融机构工作,监管部门是权利部门。那么,监管部门怎么获得充沛的监管资源,金融科技可以做。

第三个是数字帐户,根本变化在这里。我们在说大数据、数字经济,网络的提法越来越少了。我们看看数字帐户与银行帐户。在国际上几个世纪以来,整个帐户体系都是银行提供的。我们知道,有一些金融活动、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基础都是银行帐户体系。不是说银行有多么强大的地位,而是在银行帐户体系之外没有创造出来其他的帐户体系。

银行帐户体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或者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和个人,银行服务是有限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企业)财务能力不行,一家小的企业,雇不起那么多的会计,薪酬那么高的会计,企业人手很少的情况下,也不能把财务活动规范到上市公司标准。所以,银行天然是服务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个人的方向,基本上只是银行的资金来源,个人的收入很少,所以你是银行的储户。银行一直在强调做零售、做中小企业,但这些部分有很多的障碍。

那么,银行帐户体系之外是什么帐户呢?网络数字帐户。我们知道的支付宝也好,微信也好,他跟银行帐户之间有关系,但是,网络数字帐户和银行账户不是一体的,根本的变化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发生的。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第四是数字支付。有了这个数字帐户就有了数字支付。你把招商银行跟支付宝联系在一起,但是招商银行又不知道你在支付宝上做了哪些安排,所以他们是两套支付体系。这个只有在中国发生,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欧美也有这样提法,在日本也有这样提法,但他们都是基于银行帐户。虽然监管部门曾经认为是一样的,实质上两者是不一样的。

第五是数字经济。有了数字支付,数字经济的基础就具备了。经济活动的根本是什么,经济活动既不是生产,也不是交易。一个人也有经济,一个人的经济活动,支持做了一个选择,做了一个决策,这个是普遍的。那么,这样一个选择,不分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做出。这不是在物理条件下能够做到的,不是在熟悉的物理世界,而是在数字环境下才能做到的。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决策的时候,数字经济发生了。

第六是数字金融。数字金融是这样的,经济活动数字化之后呢,其中(经济活动数字化)里面从支付到金融的部分也要相应发生。它跟银行是不同的,跟银行所支持的既有的经营活动也是不同的。(数字金融)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既有的金融活动是基于银行帐户,数字金融活动不是基于银行帐户;还有一个是所有的银行活动、企业活动以及它的财务活动都应该反映在报表上。

而它的报表是纸制报表,最小的时间单位是天。所以,双十一是从0点到1点,这是财务要求,不是技术要求。技术上应该是从22点到22点,那是两天了,不是一天。所以一定要0点到0点,这是整个财务活动0点到0点隔夜的问题。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我们看到,货币的层面是从银行货币,现钞或者铸币这个部分是很小的。银行是有电子支付,银行有网银,银行有一系列的网络帐户,但是,你到银行去开的第一个帐户是柜台帐户,只有在柜台上开了帐户之后,才能开通其他的帐户。银行系统的根基是柜台,现实的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柜台发生的,所以说商品的买卖,合同的签订,银行的服务都是柜台系统。当银行帐户之外出现了数字网银帐户之后,就不需要,不完全是效益空间的问题,根本上是分开的,所以,到后面所发生的数字金融是一个情况。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数字金融立足点就是在网络数字帐户,这是一个根本情况。这个帐户主要的情况应该是全覆盖的,尽可能大的覆盖,所以大家创业任何一个技术的应用,获客怎么来实现,量多大,特别是C端,基本上是决定成本的因素。我们看到现有帐户体系发生了一个二元化,二元化的帐户体系。数字经济是建立在哪里?是建立在数字帐户,而不是建立在银行帐户基础之上。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数字帐户体系基于两个场景,现在场景这个词很热,这个场景大致划分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所谓的对私场景,一个对公场景。在电商的时候,B端也有帐户,也有支付宝帐户,他是在收账。所以,B端没有数字帐户,数字帐户是没有的,这个是一个基本的情况。现有的中国扫码支付的规模,2017年是155万亿,这个部分都是对私的场景,是由私人支付平台来完成的。那么它的两个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对私的场景之间是割裂的。你不能用支付宝和微信发红包,他们是各自的一套平台,他们之间是互通的,从货币角度来讲,货币通货,要通的。这是对私的场景,对私场景是要通的,现在是不通的。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另外对公的场景,企业没有涉及到,企业数字支付当中是被动的。事实上我们的企业跟日本人一样,中国游客到日本去用支付宝和微信只是在付钱交钱,钱不能横着走,我们企业端也一样,B端,所以这样等于说B端和政府财税部门的财税绑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B端和C端回到最终场景,数字经济真正想法是在对公场景,所以我们突破点应该在对公的场景上。

对公场景部分最主要的变化是数字法币的发行,所以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实现的是以数字法币为核心来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什么意思呢?数字帐户体系是有一个不完全是私人的数字帐户体系,必须有一个全通的数字帐户体系,全通的数字帐户体系怎么发生,就是数字法币。重要的是它的帐户体系,通过最终场景的覆盖,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养老金、工资这一系列的范围通过数字法币来实现。现有的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有一些纯粹是炒作的,他只是通过持有和卖出来实现利润。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数字金融到数字法币的出现,这个事情完全发生了,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财税的数字化,包括了数字债的发生。政府部门发数字债,把发债的中间成本拿掉了。我们看到,这两天的新闻,宁波出现一百块起购的地方债,某种意义上说如果通过手机来卖有一个新的平台,从财政端口来说条件不成熟,只是说没有一套个人的数字帐户体系能够来运行地方的数字债,地方债。所以地方的债对C端发售,甚至第二个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

当数字债发出之后,基础利率就容易形成,在它的二手、三手交易转换,整个数字金融的体系就会发生变化。大体上是这样一个进程。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银行帐户体系是不足以支持金融数字化体系,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单从对私的场景也不足以扩展数字金融发展,只有数字法币才能开辟财政金融数字化。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End-

周子衡:数字金融产业创新的立足点和突破点

◆周子衡:中国经济问题之“由来”

◆周子衡:数字经济发展三阶段 : 数字支付、数字法币与数字财政

◆周子衡 | 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五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