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评价胡惟庸?

Sunchild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所使用的年号是洪武,洪武有四大案,分别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还有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其中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牵涉到很多功臣勋贵。

胡惟庸案导致三余万人被杀,而蓝玉案导致一万五千多人被杀,这两个大案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胡惟庸与蓝玉等人真的造反了,而一个是文官的代表,一个是武将的代表,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功臣列侯是不可靠的,对于明朝皇族是有威胁性的。

胡惟庸谋反了吗?很多史学家都给了否认的结论,有一些学者认为,胡惟庸案的本质是朱元璋为了解决君权与相权的问题,丞相的权力过大,朱元璋直接釜底抽薪,通过胡惟庸案取消了丞相,这样加强了皇帝集权,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朝即使皇帝不怎么上朝,都不会出什么事的原因。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与李善长是同乡,是在公元1355年投奔朱元璋的,先后担任过知县、太常卿等职位,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成为右丞相,洪武十年的时候,又担任左丞相,这个时候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胡惟庸对于下面的奏报,一些利于自己不利的,就压下不报,有一些没有请示过朱元璋,就自己处理了。当李善长辞去相位的时候,朱元璋有问过刘伯温,胡惟庸能不能接任当丞相,刘伯温说,丞相就相当于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从刘伯温的话,大概可以看出胡惟庸这人的性格,显然不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人,也不是一个低调的人。徐达不喜欢胡惟庸,就跟朱元璋说了,胡惟庸却打算买通徐达的门人,用来陷害徐达,不过被门人所拒绝。

胡惟庸也视刘伯温为眼中钉,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在家养病,朱元璋让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看刘伯温,胡惟庸却指使御医对刘伯温下毒,刘伯温不久之后就病逝。

他将侄女嫁给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与李善长结成了儿女亲家。他老家的井里出现了石笋,有人就说这个是祥瑞,甚至还让胡惟庸家里祖坟上面有火光,能够照亮夜空,胡惟庸就更加的得意忘形了。

说胡惟庸造反,其实都是莫须有的罪名,是来自于御史大夫陈宁,和御史中丞涂节的供词,朱元璋也将他们通通都杀了。不过以胡惟庸的性格和权力,也确实难保他没有异心,以后不会造反,朱元璋只是将这个苗头给掐灭了。

胡惟庸是个聪明人,但是他过于锋芒毕露,又遇上了朱元璋,自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历史简单说


先为大家介绍下, 胡惟庸,汉族,濠州定远人,与李善长是同乡。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怀疑他叛乱,后被朱元璋处死。

1355年,胡惟庸在和州投奔朱元璋,之后便跟着朱元璋辗转各地。1373年,经李善长推荐官拜丞相,成为百官之首。 建国初期,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便有意无意的提拔他,胡惟庸也争气,逐渐的博得了朱元璋的欢心,获得了朱元璋的宠信。慢慢的他觉得自己功高盖主,便开始收受贿赂。这些事被徐达看到后,就告诉了朱元璋,于是胡惟庸想害徐达被告发。后来御史中丞生病,胡惟庸去探望,就对他下了毒,御史中丞死后。 胡惟庸更加肆无忌惮,大力的发展自己的党羽。



有了更大的权势之后,有些献媚的人把胡惟庸井边生的石笋说成了祥瑞之兆。胡惟庸很高兴,从此就有了异心。后来有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被朱元璋严厉责骂,这两人心里很害怕。于是胡惟庸就对两人威逼利诱,让他们在外面暗暗的招兵买马。 1379年,一个小国前来进贡,但胡惟庸等人没有报告朱元璋,却被一个太监看见了,这个太监就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知道后很愤怒,就想把主持这件事的人揪出来。
司法部门查了之后认为胡惟庸和六部都应该被判罪,于是六部就告发了胡惟庸谋反。之后朱元璋就诛杀了胡惟庸等密谋造反的人。胡惟庸不过就是一个奸臣。 大家是怎么看的?


玉玲珑格格


胡惟庸是个有才无德的明朝官员。


胡惟庸像极了朱元璋手中的一把利剑,而胡惟庸的死也像极了一场朱元璋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当朱元璋处理了胡惟庸之后,诛杀了3万多的人,永远废除了丞相之位,也许大家才明白这似乎就是朱元璋的一个圈套。


胡惟庸从进入朱元璋的府上,到他升任百官之长的丞相,胡惟庸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这种速度堪称是火箭般的速度,如果从这方面来看,胡惟庸是个有大才的人。


洪武三年的时候,胡惟庸成为了中书省的左丞相,这段时间中是胡惟庸成长最为快速的阶段,作为百官之首的行政长官,此时的胡惟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而朱元璋面对胡惟庸的态度却显得极为暧昧,十分的宠幸他。


但是,凡事物极必反,朱元璋越宠信胡惟庸,胡惟庸就越来越放肆,作为一手独大的宰相,胡惟庸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刘基曾被打搞死,就连开国功臣徐达也差点被胡惟庸搞死,权势之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让很多人争先恐后追捧权相胡惟庸。


权力的极度膨胀让胡惟庸走上了一条绝路。


胡惟庸的老房子中有一口井,井里突然长出了石笋了,紧接着又有人说胡惟庸祖坟上冒火光,这一下把胡惟庸激动坏了,准备阴谋篡位,但是这个事情突然被告发了,胡惟庸就此退出来历史舞台。


胡惟庸的一生,从小官到高官,权力这两个字让胡惟庸成为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从主观方面来评价一下胡惟庸,那就是大奸、大恶的权臣,总之胡惟庸是明朝的一代能臣,但是自古以来,扰乱朝纲者一律都是奸臣。


历史总探长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

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御史中丞也曾说过他的短处。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派惟庸带医生探视,胡惟庸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朱元璋大怒,责骂他说:"中原在战乱之后,人民刚刚复业,驿站户买马非常艰难。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人民就是将子女全部卖掉,也不能供给。"责令他到代县捕盗贼。

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责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无功而返,朱元璋又严厉斥责他。两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对两人威逼利诱。两人一向愚勇,见胡惟庸正专权用事,便与他秘密往来。两人曾到胡惟庸家饮酒,酒酣时,胡惟庸屏退左右,对他俩说:"我等所干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发觉将怎么办?"两人更加惶恐。胡惟庸于是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了他们,令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

胡惟庸又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说:"我会用得着你。"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令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已老,不能坚决拒绝,开始不同意,后来便依违其间了。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于是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这些事都还没有发出。正好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朱元璋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宦官出来见到了,便进宫奏告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臣。惟庸和汪广洋叩头谢罪,但暗暗地将罪过归咎于礼部,礼部大臣又归咎于中书。朱元璋更加愤怒,将各臣僚全部关押起来,究问为首主持的人。不久,赐汪广洋死,汪广洋的妾陈氏为他陪死。朱元璋问知陈氏乃是被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大怒说:"被没入官的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便颁下敕令命法司调查。于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属官都应当被判罪。第二年正月,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惟庸。御史中丞商皓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也告发了惟庸的阴谋。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轮番讯问,词语连及陈宁、涂节。廷臣说:"涂节本来参预阴谋,见事情不成,这才将变乱上告,不可不杀。"于是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阴谋还没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惟庸通倭的事才显了出来。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不奏告皇上。

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正好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胡党之狱又称为"胡惟庸案",是明初四血案之一。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成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另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谓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柽章更认为云奇之事为"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在家里埋伏刀兵,能让人在城墙上轻易看见吗?几百年以后,也就是到了现代,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

胡惟庸案,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用户109561773499


胡惟庸政治上是小聪明、大糊涂。他和朱元璋像两个拳击手,他远不是朱元璋的对手,却自以为是和老朱上了擂台,自作孽、不可活,他是找死的节奏。

一、胡惟庸是因为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刘基领头的浙东集团内斗、李善长的举荐登上丞相之位的。

诸位对下面这幅大明的漫画应该有印象:一个农妇模样的女人,一双大脚,怀揣一只大西瓜…对喽!这是文人幽了大明贤后马皇后一默!这告诉我们:皇上、皇后是淮西的,淮西集团占尽天时地利。

事实如此,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洪武三年封韩国公,朱元璋就封了六个开国公爵,另五个牛人是徐达、常茂(代父常遇春领)、李文忠、冯胜、邓愈,文臣就老李一位!李善长官封丞相。

如果把朱元璋比作刘邦,李善长相当于萧何,刘基相当于张良甚至还有韩信的一部分(战略上),他运等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而且还是厚黑学高手,元璋对他服之又惧之、防之,开国初被封诚意伯,年俸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四千石,是他的十几倍,刘基是言官之首御史中丞。洪武元年,刘基抓了犯法的李善长亲信李彬,要杀,李善长找刘基求情,刘基断然拒绝了,还报告老大朱元璋。老大下令处死。李善长以京城久不下雨为借口,说不宜杀人。刘基说:杀李彬,天必雨!李彬被杀,精通天文气象的刘基预报天气失败,李善长煽动很多人进攻刘基,刘基于当年八月,请假回老家。朱元璋曾对刘基的儿子说:满朝文武结党,你爸除外,我不会亏待他。刘基推荐杨宪顶他的职,着手反攻。杨宪不断收集李善长的把柄,不停地在老大处打小报告,开始老江湖朱头也明白其意,但时间一久,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召回了刘基,委以重任。淮西集团被全面打压,眼看浙东集团就要大胜,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他现学刘基,找个代言人,这人威望不能高、要容易控制、还要很有能力,就这样老乡胡惟庸成了淮西集团的新领袖。

二、胡惟庸打败了浙东集团、天下第一谋士刘基。

刘基和朱元璋关于丞相李善长的交谈,决定了刘基的命运,刘基虽知凶险异常、还是因为直爽送了命。他认为心腹杨宪有才无量不行;汪广洋浅薄,不可以;当问到胡惟庸时,他说胡现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会摆脱牛犁的束缚(神算);老朱出杀招了,那相位只有你担当了!刘基一时昏头:我知道自己可以,但我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吧!“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没合适的。朱元璋和刘基拜拜了。

洪武三年,刘基被老大赶回老家。浙东杨宪先被排挤,后被胡惟庸找借口杀掉。胡惟庸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告刘基占据有王气的地,刘被扣除了退休金,刘毕竟是智慧人物,他毅然返京,结果洪武八年,胡惟庸奉老大之命探望,随身医生开药方,刘基病情日重一日,不久死了。到这时,胡惟庸好不得意!老胡糊涂呀!他眼睛被屁烫了,他不知是在朱元璋帮助下才打败了浙东集团、天下第一谋士刘基!

三、得意忘形,他上了和天下第一厚黑高手、大权从不旁落的超级牛人朱元璋较量的拳击台。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用在胡惟庸身上恰如其分。他打垮刘基后,贪污受贿、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甚至挑战老大皇权,私自截留下属奏章,官员升降、处决犯人,都自己做主,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洪武六年,挤走另一丞相汪广洋,独揽相权七年。

比猴还精的老大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当世豪杰的人居然毫无反应。胡惟庸居然不明白欲擒故纵的道理。

三、一错再错,老胡拉了一群文武大臣陪葬。

胡惟庸的理论:要想不被朱老大杀掉,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和他站在一边,所谓法不责众,老朱总不能把大臣一网打尽。

他先后拉到以下大臣: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一批大臣,朝中遍布老胡眼线。老胡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人,他还想拉拢李善长下水。

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券,老胡拼命巴结他,尽管免死铁券专用的,但善长不死,自己靠山不倒。李善长、汤和都是聪明人,又是老朱的老战友,知道老朱德性能力,不敢不肯下水。胡曲线救国,通过儿女亲家李善长亲弟李存义,成功把善长拉下水。

老胡好不得意,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老大能奈我何?老胡甚至连做老大的心都有!

四、老胡集团轻轻地一推就倒了。

胡丞相的公子在一次出游中出了交通事故,坠马死于路过的马车轮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没走司法程序,直接干掉马车夫。朱老大得知后,让老胡解释此事,老胡讲了半天,朱老大就四个字:杀人偿命。说完飘然而出,老胡一脑门冷汗。洪武十二年十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派使节来进贡,胡惟庸居然未上报老大,老大出面追责,胡惟庸和左都御史汪广洋把责任推给礼部,朱老大先查询到底是谁干的,问明后处死汪广洋,囚系了相关官员。

死党御史中丞涂节见老胡不行了,他反戈一击,把胡的阴谋上报老大。

元璋要睡觉,老涂送来了枕头。结果悲剧了!老朱姓朱的成了杀猪的,他下令立刻处死胡惟庸、陈宁和胡党重要成员,灭了三胡三族!

告密的涂节和老胡同赴刑场。

胡案连查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他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丞相!

老胡做法有点儿像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造反,他侄子朱瞻基刚出手,他就递降书顺表,把造反当游戏,玩笑开大啦!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朱元璋赏识胡惟庸,那只是假象,因为李善长举荐胡惟庸时,天下未定,强敌陈友谅正率大军压过来,争雄天下正是用人之时,朱元璋当然要姿态低一点,否则怎么能留住人。



但是胡惟庸就看不到这一点,格局决定了胡惟庸的悲惨结局。

第一,天下大定后,朱元璋需要做个假动作,把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接回来,在途中暗害,这样朱元璋就既不留祸害,又不背恶名,但是胡惟庸错误的理解为迎接小明王的大虎将军也要自杀,结果胡惟庸自以为聪明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大虎,导致大虎自杀。这让朱元璋非常恼火,因为生性多疑的人最害怕别人揣度自己的心思。

第二,杨宪是朱元璋有意安排到中书省的,是带着圣旨来监督中书省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胡惟庸竟然敢对着干,而且恶语相向,足见胡惟庸是个沉不住气的人,没有大智慧。

第三,胡惟庸任职左丞相后,朱元璋借故离开应天,让胡惟庸全权处理朝政,这其实是朱元璋给胡惟庸的最后一个机会,就看你怎么办,结果胡惟庸自以为是,以为大权在握就为所欲为,在朝廷要害部门安插亲信,大肆拉拢人际关系,铲除异己,种种行为都表明胡惟庸此时已经当一把手习惯了,准备谋反篡位了。

第四,刘伯温是聪明人,帮着朱元璋出过很多主意,而且被朱元璋当枪使,惩处了一批官员,刘伯温因此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朱元璋从内心深处是喜欢刘伯温的,所以即便蓝玉以出征作战为由要挟朱元璋杀掉刘伯温,朱元璋也只是把刘伯温罢官软禁,这就足以说明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而且刘伯温和马皇后交情很深,在这样的情况下,胡惟庸竟然看不清形势,把朱元璋下旨给刘伯温赐药理解为要害死刘伯温,于是胡惟庸就把刘伯温毒死了。

在察觉到朱元璋可能开始怀疑自己谋反后胡惟庸天真的以为法不责众,只要拉拢足够多的人参与,朱元璋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结果最后三万多人被牵扯其中。



总体来看,胡惟庸是个能办具体事情的将才,但不是帅才,因为缺乏战略眼光,缺乏全局角度,又喜欢自以为是,擅自揣摩上级领导的意图,遇到事情不提前请示就自作主张,这样的人,在封建社会君主集权制的社会可想而知,就算放在今天的官场也是混不明白的。


毒刺剑客


感恩高友盛情邀请!不胜荣幸!

胡惟庸,不但是历史的牺牲品,对我们现在上班、做事、为人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他是个有才之人,众所周知的南京城的修建,显示了到现在还有借鉴意义的智慧:每块砖石上都刻上经手人的名字,如果有豆腐渣工程,就直接追查到人了,这是很强的办事能力或者是工作能力。

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任丞相。后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元璋处死,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丝毫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其上呈与皇帝。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胡之后中国再无宰相,这句话其实在历史圈在讨论着这么一个这么一个问题:宰相的责任帮助皇帝管理官员,让官员各得其所(西汉陈平与刘邦之对话),但正因为胡惟庸的不明智的在充当朱元璋的忠臣同时私下结党,导致不但自己身败名裂,还直接导致国家自此再无宰相,宰相没有了,就没有了让官员真正各得其所的协调人,皇帝不是万能的,尤其少了磨合之人,在此意义上说也是导致后来明朝加速走向衰弱的原因之一。

就这点意义来说,胡之罪大矣!

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是:一个不但要有智商(办事办公的的能力)、情商(结交朋友的能力)、胆商(临事处理问题的魄力),更要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如果没有在我认知的能力,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会影响自己的家庭、企业的方向、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感恩高友邀请此问题,如有不当之处,还请粉友谅解一二!

恳请指正!

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会天长地久!

祝福天下高友!感恩头条平台!


绿色居室


胡惟庸得到李善长的赏识,举荐给朱无璋,朱也认为他有才华,于是进入朱元璋的领导核心圈,亲密程度甚于刘伯温和朱元璋。

胡惟庸善于揣摩朱元璋心思,朱元璋喜欢什么,怎么想的就极力办到。去滁州接小明王一事,就是他办的。虽然办得稍微出于朱的意料。但朱元璋心里很高兴,虽然假装不理他一段时间。

后来被他一路官运亨通,在除掉对手杨宪后,做了中书左丞相,权倾朝野,忘乎所以。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然而朱元璋不是吃素的,他老早已布下千万个摄像头,把他的一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人有时候太聪明不好。你把朝廷里的所有事情都搞得井井有条了,那叫朱元璋干什么?碰到个阿斗一样的人么你肯定运气好得到底,偏偏你碰到的是聪明多疑的朱元璋,你一下玩完了,最后落得个死不得全尸的下场。


风轻云淡有情天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正宗宰相,胡惟庸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不过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卓越,而是说他的下场之惨烈,牵连之广泛,可以说是丞相级别中之最了

大名鼎鼎的洪武四大案中,胡惟庸案是死人最多的一次,足足有三万多人被杀,而牵连之广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简单来说胡惟庸的罪名也很滔天——谋反!

名将名士辈出的明初,胡惟庸既没有李善长的能力强,也没有刘伯温的名气大,要不是最后的结局生猛,估计没人能记住他


官拜左丞相的胡惟庸,到底有什么能耐?

早年,胡惟庸投奔朱元璋,并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可以说他算不上是朱元璋的核心班子成员,而且也没什么无可比拟的功绩,但他有一个别人比不了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老乡

凭借着李善长的举荐,在杨宪被诛杀后,胡惟庸登上相位,平步青云。奋进且自觉的胡惟庸,处处讨好奉迎朱元璋,小心翼翼的侍奉他,一时间很是让朱元璋宠信。也正是如此,他才在相位上待了整整七年有余。当然,胡惟庸的受宠和李善长脱不了干系;因为李善长和刘基一直都在明争暗斗,其所代表的淮西集团也就是老乡会,一直都在打压以刘基为首的浙东派系,而正是如此,胡惟庸才得以飞黄腾达

随着胡惟庸的势力逐渐强大,也开始骄纵起来,拉帮结派不说,搞起政治斗争是不遗余力。甚至有传说刘基之死就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去做的,当然翻脸不认账的朱元璋,在其后诛杀胡惟庸的时候,罪名之一就是谋害功臣刘基

总的来说,胡惟庸没什么太大的能力,他只是在政治投机中小小的钻营了一波,并且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人脉,本以为高枕无忧,却碰上了朱元璋这样的硬茬!

从位极人臣到跌落深渊,胡惟庸真的有谋逆之心?

当了七年的丞相,胡惟庸自知朱元璋的为人处事和性格,为了避免跟杨宪一样惨遭毒手,他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结交权贵。这是一招很精妙的棋,因为法不责众,你朱元璋总不能给我们一网打尽吧!你大明朝还是需要这些人的呢!

正是抱有这样的幻想,才导致胡惟庸案所牵连的人数之多,是四大案之首!据悉,胡惟庸一案前后处死共计三万余人,这次堪称是屠杀的谋反案,让无数功臣人头落地,胡惟庸则被灭九族,可谓是一扫而空!

实际上,胡惟庸集团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老朱的手段大家是心知肚明的,这位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本来就不是什么善茬,你还想偷偷的取而代之?我想胡惟庸哪怕是胆大包天也不敢那么去做!毕竟当时尚有多个文臣武将在世,他一个小小的丞相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他无非就是想拉帮结派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永保自己家族富贵权势而已!

可问题是,擅长厚黑学的朱元璋并不这么想,他放任胡惟庸专权结党,目的就是为了一网打尽。终于在胡惟庸做宰相的第七个年头,老朱收网了,可怜胡惟庸经营多年,就这么一败涂地

人是就这么没了,但至少来个盖棺定论吧!

胡惟庸早年投奔朱元璋,此时的老朱只能算个土地主,并没有逐鹿天下的本事,但凭借自己的元老身份,胡惟庸混的不算太差。直至大明王朝建立之时,他也只是个四品的太常少卿,勉强算是个中高层领导,但绝对达不到核心

或许是胡惟庸擅长拍马屁,他傍上了李善长这棵大树,并在这棵大树的帮助下,成功跻身国家最高领导层,担任丞相。平步青云的快感让他逐渐迷失了自己,加上老朱故意放权给他,这让一直都没摸到什么大权的胡惟庸尝到了甜头,加上背后还有李善长这个靠山,他自然而然的想要搞点事情,毕竟有权在手,至少得整点良田美宅、联姻个豪门望族,永保胡家的地位吧?

随着跟随者的增多和同盟队友的激增,胡惟庸加快了揽权的步伐,终于在他最为膨胀最为高光的时刻,迎来了自己的覆灭,早已看穿一切的朱元璋立刻收网,盆满钵满;而胡惟庸集团一点反应也没有,还在做着一统朝政的春秋大梦

论能力,胡惟庸是平庸的;论权谋,胡惟庸是不够格的;简单来说,他就是朱元璋手中的提线木偶,玩的净是些跳梁小丑的把戏!

胡惟庸没有想到,作为他的恩师,李善长并没有在他覆灭的时候伸手拉他一把,也没有因为跟自己的关系而受到牵连。所以说,在胡惟庸一案中,李善长仍然是胜利者,他打倒了刘基,依然是开国第一功臣,依然是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心腹

可惜,已经七十多岁且跟老朱结成儿女亲家的李善长,终究也没有善终,被朱元璋夷灭三族。这也印证了老朱的处世哲学——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而胡惟庸,自始至终都没有登上过权力这个舞台,只是短暂的路过而已,只是被“导演”拉上台试了试戏,转眼就以扰乱社会治安为由送进了局子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胡惟庸这个人,了解了整段历史以后,我给他的一个定义就是有能力,但野心与欲望高于能力的政治家,牺牲品,用一句俗语来形容,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你说胡惟庸没有能力吗,肯定是有能力的,否则,刘伯温就不会死在他的手上,当然,我说的他害死刘伯温,并不是他亲手把送给刘伯温毒药让他死,而是说创造了整个一套局面,引诱刘伯温入局,最后逼死了这个半神仙,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斗了这么久,淮西集团虽然占尽了优势,但是却一直拿浙东集团没有办法,但是胡惟庸却将整个浙东集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送了葬,由此可见,这个人的政治手腕。

对于胡惟庸来说,真正让他能力得到体现的是他被两个集团共同选为做了丞相,但这个丞相的位置没有多少价值,作为一个权力平衡的产物,他的存在本身是两大利益集团的一个缓冲地带,但是他本人并不是喜欢这样受人摆布,因此,他选择结交淮西勋贵,同时将这批老臣给团结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势力去对抗朱元璋,李善长,徐达,你们不是胆小怕事吗?你们不是不敢去反对自己的老大哥吗?我来干这件事情,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朱元璋不就是靠着你们打上去的皇位吗?我也有本事跟他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他。

最后胡惟庸整个接管淮西勋贵集团,站在了与朱元璋面对面,掰腕子的程度,从这一点上来讲,单纯的就能力而言,胡惟庸或许比不过李善长,但是比起结党营私,专弄朝政,嚣张跋扈,胡惟庸比李善长要厉害。

最后胡惟庸做到了自己除了那最后一步以外,所有想做的一切,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开国功臣里面功劳最大的徐达,也因为他看不顺眼胡惟庸,而被胡惟庸迫害,并且没有人敢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此时此刻,胡惟庸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但是朱元璋早就给他提过醒,胡惟庸儿子杀了人,他本来想要以自己丞相的身份帮自己儿子给开拓,结果朱元璋一句话杀人偿命,就已经向他提了醒,(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如果说这个时候出在胡惟庸这个位子上的是徐达,李善长,或者是一批早年跟随朱元璋一起起兵的人。他们会明白朱元璋能力有多强。你别去挑战他底线,挑战底线的最终结果就是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天底下能从乞丐这个位子一路坐到皇帝的有几人呢?纵观历史你又能找到几位?这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他的战略眼光的问题,更是这个人代不代表了上天的意志,虽说有点玄乎,但是朱元璋确实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再加上他本人强大的个人能力以及心狠手辣,徐达,李善长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个一亩三分地,可以说是能够避免跟朱元璋接触,就立刻选择退避三舍。

但是胡惟庸却不管,他虽然听过朱元璋的事迹,但是他认为朱元璋吧,一个普通人,甚至在宫廷里面表现出来,就像一个老农民一样,这种情况几乎都有,比如说一个大神不跟你见面,那么你会认为这个人高高在上,是像自己这样的凡人,没有办法去触碰的,但是当这个大神真正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跟他交谈起来之后,有个发现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你都想不通这个人究竟有什么地方比你强,当时胡惟庸作为丞相跟朱元璋接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胡惟庸就认为这种人有什么可怕的,不就是一时间运气好一点儿吗?我现在手里握有国家的权力。而且甚至还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我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呢?说不定我卖过了这道坎,皇帝的位子就是我的了。

但是跟随朱元璋的那一批老弟兄。由于跟朱元璋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情,亲身跟朱元璋一起看过那么多事情,也就明白朱元璋别去惹,惹毛了他。陈友亮还有张士诚这些人就是你的下场。

最终,过度对于权利的欲望使得和为用蒙蔽了自己眼睛,他忘了一个臣子应该做的本分,朱元璋等的就是你这样一个人蹿出来当跳梁小丑,我儿子将来肯定是要接管我的位置,坐拥天下的。他能不能镇压住其他的人我不管,我一定要尽我的所能,让其他人对于朱氏一族感到惧怕,跟随我的一批老弟兄从淮西一路打到了。南京,我下不了手,但是对你老子还是有能力把刀给举起来的,其他的人都听着,谁如果敢学胡惟庸,下场有多惨,我不想多说,我只会做给你们看,所以说淮西勋贵,骄兵悍将,多收敛一点儿,别整天搞得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我看的都揪心。

李善长这一点就比胡惟庸强,所以他能够比胡惟庸多活一点时间,可惜呀,后来人算不如天算,朱标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