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愛國情 奮鬥者】“中國好人”王婭 傾盡畢生所有捐資助學 用生命之火點亮 貧困學子求學路

“中國好人”王婭是一名平凡的天津退休女工,身邊的人都知道,她“手緊”;但她又如此不平凡,不僅慷慨捐助貧困學子,更在罹患胰腺癌晚期時,毅然放棄治療,捐出僅有房產助學,並簽署遺體捐贈協議,讓生命得到延續。

她的“摳門兒”是出了名的。一次在班上,她撩起衣服給同事看她穿的秋褲,淡淡地說:“你看,這條秋褲是我父親留下的,改了改,還不錯吧!”為省下外面磨面每斤一角錢,她自己在家磨,手指肚被磨出5個血泡;她愛養花,經常買,但都是五角、一元的,從不捨得買貴一點兒的;她最奢侈的愛好是游泳,那時5元一場,歇班時她一去就是半天。

王婭第一次投身慈善是1985年為救助國寶大熊貓,到郵局寄出5元錢,這讓她高興了好幾天。後來她發現,每一次捐款都能高興好幾天,她意識到付出是很愉悅的事。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她捐出100元,這佔她當時月工資的一半還多。此後,愛心捐贈從未間斷,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都留下了她持續捐贈的足跡。她卻從未向人提及。

“我當過知青,學歷不高,也做過民辦教師,清楚農村學生的狀況,也知道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退休後一次閒聊,徒弟趙穎才得知王婭的善舉,當時王婭如是說。

2016年7月,清華大學已故教授趙家和傾畢生積蓄1500餘萬元成立基金會,捐助西部貧困孩子的故事感動了王婭。那年7月22日,興華青少年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收到一封郵件:“你們是有兩個賬戶嗎?我想確認一下賬務公開情況。”

“我是工薪族,沒有大筆的錢,現在是個老年人,你們若願意接納我,我很願意持續捐助。”郵件往來中,王婭述說樸素心願。很快,她匯去6000元,資助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一中一名高中生白雲三年的助學金,隨後又捐出6000元資助另一名學生。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捐錢的不多,讓陳章武記憶深刻。

2018年3月,得知罹患胰腺癌,她加快捐資助學腳步:5月,為基金會匯去3萬元捐款;8月,作出暫停治療決定,趁著還有力氣,去甘肅看她牽掛的孩子們。化療進行第五個療程,王婭又作出驚人決定:將本應用於治療的錢全部捐給貧困學生,並將唯一一套房產贈予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用於資助更多西部貧困學子,她還簽署遺體捐獻協議,連僅有的軀體也奉獻給祖國醫學教育、科學研究事業。

傾盡畢生積蓄與房產捐資助學,她用生命之火,點亮貧困學子求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