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蘇軾是如何寫出千古名篇《水調歌頭》的?

kbnol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蘇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在正文前面說明了。翻譯過來,就是:丙辰年的中秋節,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從晚上一直喝到第二天早晨,酩酊大醉,於是提筆寫了這首詞,算是懷念在遠方的弟弟子由。

蘇軾和弟弟蘇轍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的同科進士,兩兄弟一塊長大,讀書學習,詩文唱和,關係非常好,他的詩文中,有很多提及弟弟蘇轍。《水調歌頭》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所作,當時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自己請求調離京師,到地方上去做官。

蘇軾寫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和弟弟分別七年了。一塊長大的親兄弟,七年不見,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動不動就要走幾個月,蘇軾非常思念弟弟,但是卻無論如何見不到他。

蘇軾調任地方官員以來,輾轉了許多地方,但是始終不能和弟弟想見。他當時請求朝廷派他到離弟弟近一些的地方做官,希望能夠和弟弟多見面。後來蘇軾調任密州,還是無法實現和弟弟親人團聚的願望。於是在是年中秋節這一天,和幾個朋友搞了一個小小的私人聚會。皓月當空,想到遠方的弟弟,思緒起伏,藉著酒興提筆一揮而就,寫成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41歲,人到中年,遠離了京城政治核心舞臺,混得並不是很如意。所以說這首詞雖然名義上是懷念弟弟子由,實際上是感慨自己的人生際遇。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是有出世之心的,他希望超脫於現實的種種紛爭煩擾,但是終究不可得。念及骨肉分離,更是不無抑鬱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多的,其實是表達一種對於現實的無力和無奈。



博書


再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釋意如下。

"明月","不知"句,作者借醉問"天"(不是問月)是假,言人間之外,天上另有一理想、美好世界——天宮是真。

"我欲"句,作者願脫身而去"天宮"。作者本欲遠離塵世,飛昇天宮,得明月長圓,再無人間之月,有陰缺之憾。但轉念一想,高處必寒。

"起舞"句,言高處本寒,且我雖在天宮,得照長明之月,而明月只照我孤身一人,更加清冷。悽苦之情,與人間無別。

"轉朱閣"句,伴月無眠。

"不應有恨"句,置疑:天上月,何以偏圓於人間離別之際,而非團聚之時?

"人有悲歡離合"句,言天有天理,人有人情,不可時時求"全"。

"但願人長久"句,言"全"即不可求,只願兩處相思之人,保重身體,共託明月以寄相思。

全詞上片寫月圓人不圓。相思之苦,欲尋月圓人亦圓之地——天宮。

下片寫願望枉然之後,借"難全"之理,聊作寬慰之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