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加快全市鄉村旅遊發展 天水今年準備這麼幹~

加快全市鄉村旅遊發展 天水今年準備這麼幹~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

印發加快全市鄉村旅遊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屬及駐市有關單位:

《關於加快全市鄉村旅遊發展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8日

加快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天水今年准备这么干~

關於加快全市鄉村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的意見》(甘政辦發〔2018〕23號)精神,加快天水鄉村旅遊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深入挖掘鄉村旅遊資源,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生態農業為本的鄉村旅遊,推進鄉村觀光旅遊向鄉村休閒度假和生活體驗轉型升級,以遊興村、以遊強鎮、以遊富民,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努力把鄉村旅遊培育成為全市旅遊產業最活躍的新業態和最重要的增長極。

(二)基本原則

1. 政府引導,市場化發展。建立完善市級指導、縣區統籌、鄉鎮為主、市場化運作的鄉村旅遊發展機制,加強政府統籌協調和引導扶持,讓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互利共贏。

2. 因地制宜,特色化發展。充分挖掘鄉土文化內涵,強化總體設計,因地制宜,以農為本,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簡單化複製,實現特色化、精品化、差異化發展。

3. 示範引領,品牌化發展。加強示範創建,打造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樣板,培育一批鄉村旅遊特色品牌,發揮品牌輻射帶動效應。

4. 多業融合,集聚化發展。用建設景區的理念來建設農村,推進鄉村觀光旅遊向鄉村休閒度假和生活體驗轉型升級,實現多業態要素的集聚發展。

5. 加強保護,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係,注重鄉村綠色生態、鄉土文化和遺產保護,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市鄉村旅遊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業態產品更加豐富,服務品質明顯提升,遊客滿意度大幅提高,形成產品特色鮮明、空間佈局合理、產業體系完善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全市新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達到國家4A級景區標準的田園綜合體1個、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5個,全市累計建成鄉村旅遊專業村35個、農家樂1000戶,創建星級農家樂100戶,新建鄉村精品民宿50家。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年增長25%以上,鄉村旅遊綜合收入年增長30%以上。真正實現以遊興村、以遊強鎮、以遊富民的目標。

加快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天水今年准备这么干~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鄉村旅遊規劃體系

編制全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構建佈局合理、特色鮮明、多樣化發展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和多業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引領鄉村旅遊向集約化、生態化和品質化發展。各縣區結合城市和村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農業農村發展規劃、交通水利規劃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修編縣域鄉村旅遊發展規劃,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培育鄉村旅遊市場體系

1. 壯大鄉村旅遊產業規模。依託不同的區位條件、旅遊資源和市場需求,扶持建設一批生態良好、基礎完善、特色鮮明的旅遊示範村和專業村;引導發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幹農家活”為主要內容的農家樂;打造主題突出、內涵豐富、類型多樣的鄉村精品民宿。到2020年,兩區建成旅遊專業村各10個、農家樂各250戶(星級農家樂各25戶);五縣建成旅遊專業村各3個、農家樂各100戶(星級農家樂各10戶)。

2. 開發鄉村特色旅遊產品。依託梯田、森林、峽谷、草場、果園等農村自然資源,合理利用鄉村文物古蹟、傳統村落、古民宅、古樹名木等歷史文化資源,發展秦安桃花、武山油菜花、秦州大櫻桃及連翹等農業景觀;推出農業高新技術園區等現代農業旅遊;大力推廣孫集村等現代新農村旅遊;打造景區依託型、田園觀光型、休閒度假養生型、古鎮古村落型、農耕民俗體驗型等類型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向個性化、精緻化和主題化方向發展。

3. 豐富鄉村旅遊產品業態。大力推動鄉村旅遊與農業科普、養老養生、體育運動、中醫藥、信息技術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農業景觀、家庭農場、休閒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自駕車及房車露營基地。打造一批集科技示範、農業創意、田園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和旅遊休閒度假區,形成觀光、研學、康體、休閒、度假、娛樂等多點支撐和全域延伸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

4. 大力開發農土特產商品。鼓勵支持鄉村旅遊經營者依託當地特色鄉村資源,開發鄉村旅遊特色商品。引導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轉化為旅遊紀念品和特色商品。強化對鄉村旅遊商品的包裝及營銷策劃。進一步包裝打造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甘谷辣椒、秦州櫻桃、武山“三粉”、清水核桃、張家川牛肉等農特產品為主的綠色旅遊商品品牌;創新陶藝、磚雕、木雕、草編等一批具有農耕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主推呱呱、釀皮、漿水面、天水八大碗、張川十三花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食品。

(三)增強鄉村旅遊產品競爭力

1. 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旅遊示範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傳統村落、美麗鄉村、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現代農莊、星級農家樂、精品民宿、特色餐館等品牌創建;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鄉鎮、鄉村和農戶爭創全國及省市縣級鄉村旅遊示範鎮、示範村、示範戶,打造一批鄉村旅遊品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提升全市鄉村旅遊整體水平和形象。

2. 舉辦鄉村旅遊節會。按照“一縣一品牌、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風韻”的要求,支持策劃舉辦鄉村旅遊節、美食節、採摘節、民俗文化節等節會活動。通過旅行社與鄉村旅遊景區(點)互動,組織鄉村旅遊專題活動, 拓展鄉村文化旅遊演藝市場。以縣區村鎮為主體,舉辦主題節會,實現以節促銷、以節促遊和以節富民目的,不斷增強鄉村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3. 培育鄉村旅遊線路。以公路交通為主線,結合沿線鄉村景觀風貌和旅遊資源,策劃培育具有遊憩體驗、運動健身、文化教育等複合功能的鄉村旅遊線路,形成有影響力的自然風景線、歷史人文線和生態民俗線。建設不同區域、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鄉村自駕景觀廊道,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慢遊”網絡,推出一批精品鄉村旅遊自駕遊線路。

加快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天水今年准备这么干~

(四)改善鄉村旅遊發展環境

1. 完善交通配套設施。加快交通幹道、遊客集散地、重點旅遊景區到鄉村旅遊景區(點)的道路交通網建設,提高鄉村旅遊景區(點)客運班車通達率。以旅遊專業村及鄉村旅遊景區(點)為重點,設置導覽圖、旅遊標誌等標識標牌。

2. 整治農村旅居環境。按照“全域旅遊”及“鄉村環境景區化”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完善鄉村旅遊聚集區供水供電、汙水處理、垃圾收集、通信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整治村容鎮貌,深入開展鄉村改廚、改廁、改院落、整治周邊環境等“三改一整”工程,積極實施全域旅遊無垃圾行動,縱深推進旅遊廁所從城市、景區向旅遊村鎮拓展。改善遊客接待、停車住宿、休閒娛樂等服務設施。

3. 提升鄉村旅遊服務。農業、衛生、質監、工商、物價等部門要制定完善相關行業標準,規範鄉村旅遊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主要消費環節的服務規範,強化鄉村旅遊行業質量意識、標準意識和品牌意識。引導建立鄉村旅遊協會,規範物價,確保誠信經營和公平競爭。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定期對鄉村旅遊景區(點)的食品生產、餐飲服務、消防安全等開展監督檢查,確保鄉村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市場安全有序。

4. 加快鄉村旅遊智慧建設。依託全市智慧旅遊建設,建立鄉村旅遊展示和體驗平臺,設立微信公眾號,推動知名線上旅行商與鄉村旅遊企業合作,逐步實現信息智能推送、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等互聯網服務,完善導遊、導航、導廁、導覽、導購等智慧旅遊服務。建設鄉村旅遊電商平臺,推進旅遊商品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

(五)加強鄉村旅遊宣傳營銷

1. 加大整合宣傳力度。把鄉村旅遊作為“中國休閒旅遊生態家園”品牌宣傳的重要內容,納入市、縣整體旅遊宣傳計劃,製作天水鄉村旅遊宣傳片及旅遊地圖等宣傳品。在官網開設“天水鄉村旅遊”專欄,支持建設專業化、品牌化的鄉村旅遊網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旅遊的宣傳推廣和中介服務,形成宣傳推廣的合力。充分利用電臺、電視、報刊、網站、微信、微博、手機APP等多種手段,加大鄉村旅遊產品宣傳營銷力度。

2. 倡導週末鄉村休閒遊。利用城市居民休閒消費新特徵,設計週末鄉村旅遊產品線路和營銷主題,充分調動旅行社積極性,大力組織開發“城市人鄉村遊”、“周邊省市遊客天水鄉村遊”活動,鼓勵支持在黃金週、小長假、節慶、週末等假日期間開通定製鄉村旅遊線路。把鄉村旅遊景區(點)變成“城市居民的後花園”、“學校的實踐基地”和“社區的活動中心”。

(六)強化鄉村旅遊人才培訓

各級人社、文化旅遊、農業、林業、畜牧、扶貧等部門要加大對鄉村旅遊發展領頭人、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鄉村旅遊從業人員隊伍。組織引導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藝術人才、專業技術人員、青年創業團隊等各類“創客”投身鄉村旅遊發展。建立完善市縣培訓基地,整合高校專家和行業精英力量,提供項目策劃、創業輔導、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商品研發、人才培訓等一站式服務,為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提供智力支撐。

(七)積極實施旅遊精準扶貧

把發展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各縣區全力實施旅遊扶貧計劃,對有條件發展鄉村旅遊的貧困村編制旅遊扶貧公益規劃。整合旅遊扶貧專項資金,集中扶持一批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推進鄉村旅遊扶貧八項行動,創新扶貧模式,通過大景區輻射、重點城鎮和示範村帶動、旅遊企業吸納和就地輸轉、農村資源入股、異地搬遷村莊改造等方式,推進村鎮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導遊,以遊脫貧、以遊富民。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旅遊扶貧對口幫扶合作,積極爭取幫扶單位加大對貧困地區旅遊項目建設、遊客輸送、人才培訓、產品推介等幫扶工作力度。

(八)激發鄉村旅遊發展活力

深化農村“三變”改革,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貧困戶以山林、果園、房產等資源入股,興建休閒農莊、民俗客棧、農家樂、體育運動等鄉村旅遊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及各類經濟實體投資,開發登山攀巖、自駕遊營地、大型果園、養殖基地、山地自行車基地等戶外旅遊新業態產品。引進股份公司、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管理模式,探索“能人帶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旅遊發展模式,引導村民、村集體、投資者等各方建立利益聯盟,實現勞動力、資源、資本相結合共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

加快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天水今年准备这么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全市推進鄉村旅遊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強化統籌協調。各縣區政府要建立與發展鄉村旅遊相適應的管理協調機制,旅遊重點鄉鎮要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做到鄉村旅遊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幹,形成市、縣、鄉、村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各級要建立鄉村旅遊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定期分析鄉村旅遊發展形勢和運行質量,強化目標考核管理,促進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

(二)整合資金投入。各縣區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根據中央和省上涉農資金整合的政策要求,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扶貧資金,支持鄉村旅遊扶貧。農村基礎設施、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生態農業發展等項目要向符合條件的鄉村旅遊項目傾斜。對鄉村旅遊發展相對集中區域,要優先安排土地整治專項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積極開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充分利用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鄉村旅遊發展投入。鼓勵有條件的縣區、鄉鎮採取直接補助、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辦法,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三)加大政策扶持。市直相關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在土地、稅費、資金、行政審批等要素環節上扶持鄉村旅遊發展。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及各類經濟實體投資鄉村旅遊業。構建多層級鄉村旅遊發展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鄉村旅遊獎勵激勵機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鄉村旅遊市場主體培育、新業態發展、宣傳營銷、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縣區予以50萬元的獎勵,成效顯著的企業(單位、集體)予以10萬元獎勵,鄉村旅遊發展帶頭人予以5萬元獎勵;被評為國家、省、市旅遊示範村(鎮),分別一次性予以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評定為四星級以上的農家樂,一次性予以5萬元的獎勵。嚴格執行天水市《關於支持文化旅遊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加強鄉村旅遊用地保障。簡化行政審批,優化土地、消防、安全、衛生等各類許可證照辦理程序,對新開辦的鄉村旅遊項目,市場監管、衛生計生等部門免收辦證費用。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信貸支持,創新金融產品,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手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扶持鄉村旅遊龍頭企業發展。

(四)凝聚發展合力。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形成發展鄉村旅遊的強大合力。文化旅遊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抓好鄉村旅遊規劃設計、宣傳推廣、人才培訓、標準制定、旅遊統計等有關基礎性工作,要結合文化下鄉、非遺傳承等工作,促進文化與鄉村旅遊的融合,積極推廣鄉村旅遊典型經驗;發展改革部門要將鄉村旅遊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支持鄉村旅遊重點項目建設;農業部門要將鄉村旅遊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整體佈局,指導發展休閒農業,美化優化農村環境;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大對鄉村旅遊用地的指導和保障,確保鄉村旅遊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部門要將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開發納入城鄉建設規劃,持續開展全域無垃圾行動;交通運輸部門要優先將鄉村旅遊交通建設項目列入相關建設規劃,打通鄉村旅遊“最後一公里”的瓶頸;環保部門要加強鄉村旅遊景區(點)及周邊環境保護和治理;人社部門要將鄉村旅遊人才培訓納入農民工就業培訓體系,加強從業技能培訓;扶貧部門要加大鄉村旅遊扶貧項目資金投入;林業、水利、電力、通信等部門要著力改善鄉村旅遊景區(點)的生態環境、水電供給、通信等條件;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協調改善鄉村旅遊治安、市場秩序和食品安全,積極支持鄉村旅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