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36名高考狀元為何竟無一人選擇學醫?

36名高考狀元為何竟無一人選擇學醫?

文 風青楊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年又有900多萬高三學子走進考場,參加那場幾乎決定命運的考試,他們中又會有多少人會報考醫學專業,走上從醫的道路?醫庫調研於2018年5月8日針對“如果可以重新高考,你還會選擇學醫嗎?”這個話題,在平臺上進行民意調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共計收到1520份有效投票。而四成的醫生說,不會再學醫了,努力再多考幾分,或者寧願少考幾分吧,報考一個與醫學無關的專業,不做醫生。現在的醫療環境讓這41.4%的醫生卻步了。

而據中青報2017年報道: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上週發榜,今年共有6.8萬考生參與,當中有4位考生榮膺“狀元”。4名狀元當中,有3名錶示立志行醫,一名錶示想當律師。與此鮮明對比,2016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位狀元中,竟無一人選擇醫學。

36名高考狀元為何竟無一人選擇學醫?這得“醫患關係”說起!

近年來,我國醫患暴力衝突呈“井噴式”爆發。據中國醫院協會的一項調查,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中國醫者,人人自危。醫生在給患者看病時,需要在心裡提醒自己:坐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儘管此刻彬彬有禮,但下一秒鐘就可能成為一個可怕的敵人。

這些都讓中國年輕一代開始重新審視這一職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中國已經出現“醫不過二代”現象——據媒體公佈的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他們常常自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醫學類專業課程難、考證難。醫學生學的比別人多,花的時間比別人長,從5年本科到3年碩士,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師,人家三十而立,而醫生三十歲才剛剛起步。學醫的成本很高,別人度16年書,你讀19年甚至20多年,尤其是女生,讀完就剩了。

很多著名醫生也在微博上感嘆,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學醫,狀元的選擇似乎是對他們期望的回應。如果我們對每個省市理科前200名做一個調查,學醫的比例也不會太高,而且也呈連年下降的趨勢。著名作家馮唐讀協和的時候,班裡一堆各地尖子生,這樣的盛況可能不會再有了。

長久以來,關於“白衣天使”的話題就不絕於耳——紅包、醫療事故、醫患關係、鉅額利潤、惡劣的態度,好像從什麼時候開始醫生這個光榮的職業已經不那麼美麗了;另一方面,大量的醫生在抱怨工作量極大,民眾無論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擠,平均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有時連吃飯和上廁所都沒有時間,並且還要面對層出不窮的醫院傷害事件。

回顧一下自己四周的朋友與親人,真的幾乎沒有一個職業會有醫院工作這樣辛苦與高風險性!不論是白天夜晚、也不論是節日和週末,只要有醫院的電話,醫生們都要立即放下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立即奔赴醫院參與手術,參加急救,聽從醫院的召喚!有時候一臺手術七八小時,一分鐘也得不到休息!

事實上,“沒有人學醫”與“90%的人讀經管”,背後的邏輯是一致的。中國最優秀的孩子,價值觀太過統一了。沒有人想從事奇怪的職業,也沒有人對未來有浪漫的想法。世界那麼奇妙,很少有狀元想去研究,更不用說文學了。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北大中文系的錄取分數,每況愈下,一直排在全校各專業的末尾。

香港醫學專業魅力何在,能讓狀元們前赴後繼?香港地區的狀元傾向於填報醫科,是因為在整個社會來說,醫生這個職業受人尊敬、收入較高並且工作穩定。根據此前香港《明報》公佈的一份數據顯示,香港公立醫院副顧問醫生月薪平均8萬港元起,顧問醫生月薪則介於10萬至18萬港元之間,而且還不包括各類津貼。所以說這也是對香港“狀元”們選擇報讀醫科專業的重要原因。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家都擠破了頭想成為醫生,只有名列前茅的精英學生才有資格報考醫學院,然而反觀我們,情況正在越來越朝著相反方向發展,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要讓人民群眾就醫時不再感到“過度醫療”、“藥費太貴”,讓看個感冒花費上千、得場大病就會“返貧”的事件不再發生。只有把社會環境和醫療衛生行業的風氣整頓好,讓醫患關係迴歸到正常狀態,才能“引得鳳凰棲”,“高考狀元”才會“擇木而棲”,招生問題也就不用再愁。

作者:風青楊 :知名評論人。一個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惡如仇,從善如流! 微博@風青楊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