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樣看待姜文導演?

用戶68056351


如果說華語影壇有人稱得上“鬼才”的話,姜文絕對算得上是頭一號。

他以演員身份入行,24歲就憑藉《芙蓉鎮》獲得百花獎最佳男演員。此後主演的《紅高粱》《北京人在紐約》等也都是影視史上叫得響的作品。

作為一名導演,姜文的作品並不多,迄今為止也只有六部長片。

但不可否認的是——

他的每一部都有不同的風格,但都一樣的放飛自我。

而且姜文應該是華語影壇鮮有的“至今沒拍過爛片”紀錄保持者。

在豆瓣上,姜文有三部作品入圍豆瓣TOP250榜單,分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8.8,《鬼子來了》9.2,《讓子彈飛》8.7。

相對文藝小眾一些的《太陽照常升起》夜有8.0分。

當然,姜文也並非沒有遇到過爭議:

《一步之遙》是姜文作品中最離經叛道的一部,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就簡單得將其歸類為爛片。

關於姜文最好的評價來自於同輩導演兼好友的馮小剛,馮小剛曾經說過:

姜文做導演是天才型的,所以他拍電影才華必須收一點,觀眾才能跟上他的思維;
與之相反,我自己是努力型的,在我的電影裡必須昇華一些,才能達到更好的境界。

這話迷影君相當認同,實際上縱觀姜文的創作生涯——

姜文的電影過於沉浸在自我表達當中,經常出現導演的個性不要觀眾的品味的極端情況。

但實際上,只要姜文的隱喻稍收,達到《陽光燦爛的日子》和《讓子彈飛》的程度,便超過大陸銀幕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藝術兼具商業的佳作。

而姜文的電影一旦隱喻放得太多,像《太陽照常升起》和《一步之遙》就因為劇情太過晦澀,普通觀眾望而卻步了。

當然,藝術商業都達到巔峰的《鬼子來了》,現在看來二十年一遇,不可求。

所以,姜文的電影是經得起時間驗證的作品。

拿最受爭議的《一步之遙》來說,姜文想用荒誕喜劇派的路子來解構戲劇,但這是學院派才欣賞的來的東西,看的是門道。

但事實上,真正的大師級導演的電影,藝術表達一定是超越一切電影技術語言。

姜文和馮小剛成名以後,曾經就什麼時好電影有過一番討論,姜文說:

電影應該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東西是葡萄,很新鮮的葡萄,甚至還掛著霜,但你沒有把它釀成酒,開始時是葡萄,到了還是葡萄。
另外一些導演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知道電影得是酒,但沒有釀造的過程。上來就是一口酒,結束時還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這酒既不是葡萄釀造的,也不是糧食釀成的,是化學兌出來的。

所以,姜文的電影就像他本人一樣,處處透著一股離經叛道的狂傲和孤高。

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的電影,他只拍屬於姜文自己的電影。


迷影映畫


自信與不自信的矛盾者。


姜文在十三邀對話裡,這個印象中刻板導演的形象似乎接地氣了些,不裝模作樣,很自然。

提到慵懶,他舉了例子,起床就是慵懶,工作的需要讓他不得不起床,想象不到,這也能被他稱為危險。這種起床氣更應該被稱為難以見到的孩子氣,才更為妥當。這種慵懶某種程度帶著一種自信。

為什麼會有自己去創作的這種想法,採訪中,他說"我覺得我是可取而代之的那種想法,(看到別人做的東西)這不行吧我弄一個吧"。我覺得可以稱為是一種主動性。這種主動性從哪裡來,應該是內心骨子裡的自信。而在電影中不自信的一部分,會適當抹去,因為堅信自己自信的地方,會做出彩。

自信在於不怕失控的感覺,他說他是對電影沒有誇張,對生活沒有惡意的中年男子。我並不認同,他的大部分電影的片段中,總以戲謔的手法去描述一些場景,諷刺人性,比如《讓子彈飛》裡面的小六,其實小六的死因很好笑,莫須吃幾碗涼粉卻被誣陷,強行剖腹證明自己,暗諷不作為的權利核心者。

人與人的關係,這關係裡面就有人性。當被問到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二十年前和現在有沒有變化?姜文說道,拍電影期間的一兩年裡,幾百號人的隊伍中,他知道自己位置和責任,但不拍電影時,在人際交往中卻總是迷茫。

他擅長在電影中表達自己,現實生活中卻不太會。生活中是一個不自信的人,和母親關係處不好,母親去年3月份去世了,他反思很多。收到錄取通知書考上中戲,母親看一眼通知單扔一邊,提醒他有一盆衣服沒洗;效仿別人給母親買房子,但母親寧願住在衚衕老房子裡,也不願搬出去住,他也沒見得母親被送一套房子有多高興;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馬小軍應該是他對自我的刻畫,在他刻畫中,母親是一個暴躁的人,他很多年都未見母親開心的笑容。

與母親的不自信相處,這種重要關係的不妥當,也深深影響著他其他人際關係的交往。

姜文,於他而言,你還是得說,他是一個大家。他用獨特的霸道和敏感細膩創造一幀幀優秀的影片,他是一個矛盾體。也許他看起來桀驁不馴,其實這種另一面的內心敏感,在他的電影細節中也有展現。

歡迎來到姜文的理想國。


鯨看


中國有個字很有意思:老。但凡沾上它的,往往就極端了,如“老好人”、“老實巴交”、“老不正經”、“老賴”、“老厲害了”、“老有錢”等等,甚至還可以霸氣側漏地喊“老子天下第一”!因此,諸子百家中,咱誰都可以不服,就是不能不服“老子”——“老子在此,諸神退位”啊!

今天咱要說的,是關於“老”的“辣”——“老辣”!或者說,是一個老辣級的“文”人拍的電影——姜文。

姜文這個人,很不簡單。就連牛逼轟轟的“小鋼炮”+“老炮”馮小剛碰到他,也怕和他聊天。馬東就說,越聊馮褲子就越跟不上,越跟不上,他就越急,最後只好完全聽他(姜文)一個人說了。為啥?“老炮”雖老,但才“老”了幾年了?“老辣”可是從頭至尾,越老越辣,倆人根本就不一重量級的。要不然,為啥馮小剛總出演姜文電影的角色,就是不見姜文出演馮小剛電影的角色呢?

事實勝於雄辯,有細節為證。《讓子彈飛》開拍時,直到進組前,馮小剛都不知道自己要幹啥,也沒看過劇本。一進劇組,姜文說換個髮型吧,馮小剛轉身就把自己交出去了。結果咋樣呢?馮褲子被修理了個小貝式的莫西幹髮型。整個造型完成後,現場有人大呼馮導很像卡通形象“七喜小子”,“小鋼炮”雖然心裡“MMB”,但也只好自嘲“從沒這麼時尚過”。

姜文是老大,他還有個兄弟,叫姜武。兄弟倆長得特像(是否雙胞胎我不知道,請自行度娘),但我總覺得兄弟倆的名字很有幽默性:虎虎生威的,偏偏叫“文”;相對孱弱的,卻叫“武”。也許,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缺啥補啥”?

中國人常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文和字往往是一個人的臉面、名片,字裡行間、縱橫撇捺中透出一個人的性格、秉性、眼界甚至知識面。姜文究竟辣不辣還是越老越辣,看他的電影作品就知道了。


影視口碑榜


中國最有才華的導演。

王朔曾說,姜文是中國的庫布里克。

馮小剛書,

他才華太多,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節制的用。

關於當演員這種事兒 ,姜文還特別喜歡勇於挑戰自我。

民間還有個傳聞,特別有意思。

姜文想參演《霸王別姬》,要求飾演程蝶衣,陳凱歌沒答應。想象一下姜文版的程蝶衣,可能是這樣的......

程蝶衣:說好是一輩子!少一天一個時辰都他媽的不是一輩子。

段小樓:師弟,把槍放下,我們好好說!

他的《鬼子來了》是我見到的最富有才華的中國電影,也是我本人最愛的電影之一,

從演員到導演,姜文走得非常穩健。演而優則導,你能見到中國有比姜文玩兒的更6的嗎?

在拍《鬼子來了》時,姜文還惹上了官司。

影片有百分之十取材自大陸作家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其它部分則是由姜文和另外三位編劇,從當地老人複述的故事融合而成。最終成片和原著小說相比,差別太大,小說作者還把姜文給告了。


毒藥君


其實,如果要我評價姜文導演的話,本人自認為不夠資格,但是既然已經開始評論了,那麼就不自量力的品評一番,我且說,你們且看吧!

我第一次知道姜文導演,是在看了電影《讓子彈飛》以後,當我看完電影,再回頭搜索了一下姜文這個名字,好傢伙,他簡直是中國少有的有才華又特立獨行的導演了,甚至在豆瓣上,那麼多文青為了捧姜文的臭腳,給他導演的電影除了《一步之遙》外的所有電影都給出了8分以上的高分!



要知道,那裡可是豆瓣啊,一批以捧外國電影為主的文青居然給了一個國產導演這麼高的評價,那麼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首先,姜文是一個演員,他當初同張藝謀導演一起合作,就拍出了轟動世界的《紅高粱》,在劇中,他以強大的男性魅力直接征服了中國乃至世界的觀眾!

但是作為一個野心勃勃又極有控制慾的男人,他又豈會甘心只做一個演員?九四年,他作為導演的處女座《陽光燦爛的日子》就直接提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九六年更是憑藉此片成功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其後的《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等等就開始國內國外到處拿獎,為了這次的回答,我特意搜索了一下姜文導演的作品,一看全都是各種獎項,姜文,彷彿就是為了拍攝高分電影存在的!



終於,和眾多的老一輩導演一樣,似乎覺得老是拍高分電影太不給年輕人機會,所以,他大手一揮,拍出了從影以來拍出的最爛的一部影片——《一步之遙》,給眾多想看《讓子彈飛》續集的觀眾以重擊,這一次,他的黑色幽默沒有救下他,這一次,他和觀眾之間,真的相隔了一步之遙,只不過這一步,就是千里!


但是,即便如此,姜文導演依然是中國內地最值得期待的導演之一,他的才華總不會被埋沒,他的霸氣也總不會隱藏,正如《讓子彈飛》中黃四郎對他的評價——霸氣外露!

沒錯,他正是這樣一個即有才華,又有野心,還霸氣外露的男人,他代表著的男性荷爾蒙總是那麼濃烈,如同一棵大樹一般,總讓人心馳神往,總讓人值得期待!


佑離


姜文,是一名演員,也是一位導演。

作為一名演員,姜文無疑是優秀的,不論是其強烈的個性氣質,還是闡述角色的表達能力在華語影壇都是獨樹一幟的。

作為一位導演,姜文亦獲得較多肯定,他擅長在電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風格,把個性融入電影,並以此反映某些時代現實,同樣也是華語影壇獨樹一幟的。

當年處女座《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一戰成名,後來的《鬼子來了》再次在戛納證明了他的實力。可以說,最最昏暗的年月叫陽光燦爛的日子,日月無光然後太陽照常升起,鬼子來了就讓子彈飛,那一步之遙距離,又何止是一步之遙,姜文是天才,是異類,他縱情肆意講著自己的故事,他就是這麼真實的存在著!

姜文,無論是演員還是導演,他都是一位真正的大師,最起碼對自己和電影都很負責,是一個很自我的天才型演員和導演。


咖咖爆米花


馮小剛曾說,跟誰說話都不怕,就怵跟姜文對話,因為你總會被他的思路牽著走,又毫無招架之力。姜文對電影的理解和熱愛是深入骨髓的,同時,他又充滿感染力,願意提攜後輩。


在姜文的《讓子彈飛》中出演角色的胡明就曾表示,“跟姜文導演拍戲有一種幸福感,他是演員改行做導演,他非常清楚演員需要什麼,比如我們拍《讓子彈飛》時,拍完一條他不是喊停,他會帶領全體工作人員鼓掌,跟看話劇似的。”胡明坦言,那個時刻,作為演員內心的興奮點馬上就被燃燒起來了,導演的認同感,會更好的幫助演員進入最佳狀態。

《讓子彈飛》劇照

從那以後,胡明體會到了所謂打雞血的感覺,所有人都有一股勁,那拍出來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不信你回頭再看一遍《讓子彈飛》,就能找到‘嗨’的感覺。”


胡明從姜文身上得到的還不止於此,那段時間,他正好唱了一首歌,希望也以《讓子彈飛》命名,周圍朋友都覺得怎麼可能?但胡明想雖然這事未必能成,自己也得勇敢的去嘗試一下,於是就把歌曲給姜文聽,姜文聽後說很好聽,胡明問,那就叫《讓子彈飛》可以嗎?姜文說,“可以啊。”胡明又問,“那MV能用咱們電影的畫面嗎?”姜文毫不猶豫的說,“可以啊。”這事兒就這麼辦成了。


雖然事兒辦成了,他也一如既往的愛唱歌,但從2013年後,胡明再沒有發行過專輯或唱片,他說,因為姜文告訴他,如果想在表演方面取得成就,一定要專注。聽人勸的胡明,自此更加一心一意的琢磨起表演來。


影視圈Magazine


姜文演《芙容鎮》和《紅高梁》時,就是一張中年男人臉,幾十年過去了,他還那樣兒。

他的名字最近頻繁出現在媒體上,是因為新電影要上映。

對“俠”本身沒興趣,只想講“人事”的姜文,續了兩次版權,用十年時間,拍成這一部《俠隱》,後改名叫《邪不壓正》。

他喜歡《俠隱》是因為這小說裡描繪的北京人,有跟他一樣的勁兒——打仗!多大事?多大事咱沒見過?

對姜文在創作時所顯示出的強烈的自我表達方式,有的人愛死,有的人膩味死(貶義)。但他能做到一點是:我做我的電影,你們愛看不看,關老子什麼事兒?這種“愛誰誰”在市場驗證中當然遭遇過挫折,比如: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

姜文年輕時很圓滑,在學校裡能把老師和同學都哄得很開心。但另一方面,又是目的明確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去爭取。

《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到《邪不壓正》,幾乎在公映前,姜文是低調完成拍攝,沒有話說。每次被人問,也從不正面回答。“我不是不想說,是實在說不明白,說出來的沒意思,也未必是我想拍的東西。”即便他試圖給投資方和其他人講劇情,也發現要拍的電影不是用語言和文字能完全代替的。“人很難表述自己,你也別相信他的表述。”他說,他非常相信中國的那句老話,人如其文,這裡,是人如其片。

那些讓你興奮的東西,用筆一寫就錯,用嘴一說就不對了。我只能拿膠片拍給你看。Q0520


影視觀察家


前陣子,那個在《讓子彈飛》裡說“站著把錢掙了”的姜文又出現了,帶著他的第6部電影《邪不壓正》的預告片,獲得了無數人的期待。四五年打磨一部電影似乎成了姜文的常態,作品雖不多,但每一部都值得回味。

在中國電影界,他是一個鬼才。原著或劇本到他手裡得先捯飭個面目全非,再像小孩子搭積木似的拼出心中的“城堡”,而且每次都霸氣外露,散發著濃烈的個人氣息。

大家說他是“硬漢”“爺們”“直男”“行走的荷爾蒙”……但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世人的誤讀,生活中的他幽默風趣,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搞得眾人啼笑皆非,讓人覺得親近又可愛。

人到中年,很多導演不是蔫了,就是油膩了,

但童心未泯的姜文,依舊是陽光燦爛的熊孩子。

童趣

陽光燦爛姜小軍

姜文給人的印象永遠是精力旺盛,沒有一絲倦態,彷彿能夠永遠生猛下去,就像《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那個撬鎖溜門、打架泡妞的熊孩子馬小軍。說來也巧,“小軍”恰是他的別名。

1963年1月5日,姜文在唐山出生時,爸爸姜洪齊有部隊任務不在,而他媽媽高陽硬是把之前起好的名字給忘了,於是護士說你家是當兵的,就隨手填了個姜小軍。

冥冥之中,馬小軍成了一直住在姜文身體裡不想長大的少年。雖然電影改編自王朔的《動物兇猛》,但而立之年的姜文硬是把它拍成了自傳。

1973年,姜文一家遷入北京,住進了內務部街11號部隊大院。小時候的姜文皮得不行,成天和孩子混在一起,在72中學的班裡年紀最小,打不過人家就趴牆頭上朝人砸東西,以至於媽媽深夜12點都會把他揪起來打一頓。

和馬小軍一樣,姜文在大院裡也有一群好哥們兒,有“發小”英達,也有濮存昕和吳成全。那時一群小青年就坐在屋頂抽菸、彈吉他、唱蘇聯歌曲。“日子就像電影的開頭一樣帶勁兒,彷彿永遠是夏天,陽光永遠耀眼。”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1991年,姜文不經意間看了王朔的《動物兇猛》,內心有一股衝動,不自覺地想把它拍成電影。“我一看到這部小說,就聞到了味兒,出現了音樂。”對味兒,這不就是姜小軍麼。

於是,他把自己關在6平方的小屋,將6萬字的小說改成了9萬字的劇本,開始摸著自己的心來拍電影,帶著一股少年氣,主演得找長得像自己的,表情不對就推倒重來,為了挑張傳神的照片而拍了23040張,電影不知不覺也費了25萬尺膠捲。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可電影還拍著,投資老闆跑了,只好到處借錢賒帳,跟陳凱歌借了兩天剪輯機,周圍人都在看他笑話。大家問啥時候拍完,有人戲說要改叫《大約在冬季》了,姜文當時就急了。

沒有少年氣,拍不出真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出來,就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更斬獲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能拿的所有獎項。但對姜文來說,這部電影是隻屬於他的青春歲月。

但與其說是回憶,不如說他壓根就沒長大過。

如今的他依舊是童心不改,玩兒心太重。

童年走了,童心還在,咋辦?那就一世年輕。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導演姜文(中)與主角寧靜(左)、夏雨(右)。

童心

鬼子走了,姜文來了

王小波說:“用一片童心來思考問題,很多煩惱的問題都會變得易解。”姜文也是一個會用童心來思考問題的人,所以當他以純粹之眼看世界時,才能在充滿教條的世界裡不墨守成規。

1998年,姜文借《陽光燦爛的日子》暴得大名之後,又拍了《鬼子來了》,與其說是一場鬧劇,不如說是一出黑色幽默。

▲《鬼子來了》劇照

一杆迎風招展的太陽旗,日本人伴著歡快的軍艦進行曲整齊地列隊巡邏,怎麼都看不出中日的仇恨與敵意。反而是小孩子們伴著音樂搖擺,排著隊等日本人給他們發糖吃。

姜文用他的純粹之眼拍出了升斗小民的貪生怕死,更映襯出日本軍人的狡猾和殘暴。全片嬉笑打鬧不斷,卻做到了像紀錄片一樣的真實,給了當時一律“全民皆兵”的抗日片一記重拳。

▲《鬼子來了》劇照

為了做到尊重歷史,在寫劇本之前姜文翻遍了50多部關於抗日戰爭的大部頭書,影片光剪輯就花了9個月,大家等得都膩了,只有姜文不厭其煩,像沉迷於電子遊戲的小孩一樣玩瘋了。

而姜文拍這部電影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改變人們一直以來對抗日的一些誤解。“‘全民皆兵’是我們的一個理想,但這些電影也成了日本人掩蓋當年屠殺中國平民的把柄。”

《鬼子來了》一出來就遭禁,姜文也被勒令五年內不能當導演。但是當崔健看完之後,到處跟人說:“窮盡你的想象去想吧,姜文拍的都會比你想得要好一萬倍。”

這就是姜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比起今天滿屏的抗日神劇,

對姜文來說,一部《鬼子來了》就夠了,

能有這樣赤子之心的導演,也實在太少。

▲《鬼子來了》劇照

童話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詩人蘭波說:“天才就是隨心所欲地重獲童心的能力。”姜文看上去少年老成,但內心還是那個沒被世界強行修正過的熊孩子。他不僅是出了名的細節控,還要在自己參演的作品裡玩“小鬼當家”。

1987年,他主演張藝謀的《紅高粱》時,自作主張地將自己的皮膚曬黑,說這樣更像農民。而從頭到尾,他是和張藝謀吵著架拍完的。所以電影乍看是張藝謀的“大紅大綠”,可鏡頭一轉到餘佔鰲,特麼的活脫脫的一個姜大爺啊!

▲《紅高粱》劇照

在姜文看來,為拍一部優秀電影而爭吵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當然,他也不是一味的“霸道總裁”,在演員眼裡他還是個十足的馬屁精。拍《讓子彈飛》時,姜文用各種甜言蜜語轟炸工作人員,直到他們答應出演片中的角色;在拍攝時還不斷地誇演員,讓他們能放鬆表演。

▲《讓子彈飛》劇照

為了請來大腕,他還給周潤發和葛優各寫了一封信,忽悠發哥說:“發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詡諸葛孔明。迴腸蕩氣,出人意表,發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萬千fans,翹首期待,誰敢做他人之想?!”馬屁拍得發哥心癢癢。

在給葛優的信中,姜文又攛掇說:“吾兄片中雖無豔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耳鬢廝磨,卻非斷臂,不亦騷乎?”你絕不會相信這是讓媒體記者頭疼的硬漢說出來的話!結果《讓子彈飛》裡,姜文真的把葛優“睡了”。

▲《讓子彈飛》劇照

2010年,《讓子彈飛》一放映就得了6.59億的票房,姜文又拿他的童心拍了一部童話,而且是站著就把錢給掙了。既有商業又不失藝術,於姜文和觀眾都是喜聞樂見的事兒。

《讓子彈飛》就是姜文講的一則童話故事,想象著自己是一個有英雄氣概的土匪,身邊有一幫講義氣的兄弟,將世界打造成他幻想的模樣,馬匹拉著火車,可以等著讓子彈飛會兒……

▲《讓子彈飛》劇照

姜文曾對馮小剛說:電影應該是酒。小剛,你應該把葡萄釀成酒,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杯又一杯的鮮榨葡萄汁。當然,馮導承認自己要吃飯,已經在商業的路上扭不回來了。

而姜文為觀眾提供的絕對不是白開水,

他要造酒,然後與大家在影院同醉。

爛漫而不失天真,淘氣而不顯幼稚。

童真

黑夜過後,太陽照常升起

人到中年,崔健不憤青了,王朔懶得寫了,馮小剛只想在冰湖上再茬一架。這幫部隊大院的子弟,只有姜文還特麼的有趣,

一邊剛得像硬漢,讓生人勿進,一邊又像個孩子一樣捉弄人。

有一次在拍新片《邪不壓正》的一場葬禮戲時,主角彭于晏好不容易伴隨著哀傷的背景音樂醞釀好了情感,準備走到被鮮花包圍的床邊揭開蓋著的白布並大哭一場。

結果撩開白布之後,姜文突然壞笑起來,把生日蛋糕拎起來,帶領大家給彭于晏慶生。這“驚喜”使得彭于晏不得不捂著眼睛蹲下來,使勁把淚水憋回去。人到中年的姜文還是這麼老不正經。

▲《邪不壓正》劇照

其實這樣的淘氣,才是真實的姜文。有一次姜文找久石讓做《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直接拿著莫扎特的音樂去給他聽,說:“比莫扎特好一點點就行。”久石讓一臉的黑人問號,誰能比莫扎特更好?姜文又改口說:“那差一點點也行。”於是,經典配樂就這麼誕生了。

前陣子,姜文被邀請上了訪談節目《十三邀》,許知遠拼命地想往更高更深的主題上聊,但每次都被姜文打了回來,姜文看了一眼仇大苦深的許知遠,說:“一天瞎擔心什麼啊,人毀滅不了地球也救不了地球,管好自己的事兒就得了。”

人到中年,最難得的就是活得明白。當歲月流逝,我們慢慢老去,才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兒。就如有一次,姜文被影迷包圍,好不容易上了車,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艹,竟然有人叫我文文?”

童心不是一種年齡,而是一種境界,就這一句話,姜文就永遠是成人世界裡保持著童心的熊孩子,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生命,活得自由自在。

李贄說:“童心者,絕假純真。

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

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

幾十年轉瞬即逝,

這世界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世界,

可保持著一顆童心,

姜文卻依舊是當年的熊孩子姜文。


物道


姜文,霸氣,強硬,超級自信氣質,導演的代表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鬼子來了》 《太陽照常升起》還有在我們江門取景的《讓子彈飛》

在他電影裡,一般有幾種手法,來表達電影中隱喻

槍, 在他的不同電影中隱喻的意思不一樣,如處女作 《陽光燦爛的日子》代表了青春少年成長的渴望 。但在另一部電影中就是反抗的代表。

女人,姜文的電影主要是以刻畫男性性格,女生的出場一般是起到襯托的作用,以讓觀眾能夠更立體的感受男主角的性格特點,在他的電影裡 女角色都是用男生的角度來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