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美国著名东亚研究专家告诉你,为何世界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美国领土两端接连世界上最大的两片海洋,给了美国一种相对优势;而这种相对优势常被聚焦大西洋及美欧关系的历史学家所忽视。布鲁斯·卡明思大胆挑战这种观点,在《海洋上的美国霸权》一书中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双重视角论述了美国历史,同时,这本书还通过对中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历史变革的对比,阐述了中国崛起对于美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东亚研究专家告诉你,为何世界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中国和美国都是大陆国家,地理面积相当。二者都经历过长久的与世隔绝阶段——在很多个世纪里,汉人曾在大陆上扩张,几乎是一个积聚的过程,只在11 世纪有过短暂的世界贸易;美国在近两个世纪里(18 世纪80 年代到20 世纪40 年代)相对孤立,对外部事件并不关心。除了几个例外,多数邻居与中国和平共处,并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中国的艺术、文字、哲学、治国理念和社会制度(朝鲜和越南模仿得更多一些,日本则少一些)。与此同时,美国边境在150 年中也处于和平状态,尽管墨西哥人可以自由来去。中国是出了名的自给自足,加上文化优越性和作为“中央帝国”所形成的文化中义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种对于附近邻居的良性忽视。美国的地方主义和自我陶醉更难被发现,因为美国人对待多数他们并不想关注的人时表现得非常自然——并不值得谈论。(在一代人中,美国总统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顾问有三个是出生于外国: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玛德莱娜·奥尔布莱特——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怎么可能发生?)

在美国,冷战的结束似乎带来了1941 年以来对于世界其他地方漠不关心的顶峰,如果不考虑必要的孤立主义因素的话。“9·11”事件发生两年前有一场重要的民意调查,让美国人列出两到三个美国当时最重要的对外政策:21% 的民众一个都想不到(他们回答“不知道”),只有7% 的人列出了对于这个国家很重要的对外政策。双子塔被袭击打破了被催眠般的冷漠,但随着伊战的明显失败,当代民意调查又显示出日渐增长的孤立主义。20 世纪80 年代末,一部由官方赞助、大受欢迎的系列电视纪录苛评了中国内生的、轻视海军、安土重迁、缚于土地的文化,辩称中国要么加入西方文明,要么就有瓦解和被遗忘的风险。美国也适用于同样的批评。所以,一种奇特的孤立主义联系可能是两个民族最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之一,自相矛盾地从底层加强了达成中美和平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这是二者诸多相似性中的一种。

中国和美国都发生过影响世界的革命,在很多方面看都是变革的社会。二者都是军事传统较弱,有着强烈的民治和人民至上原则。两者都经历过政府集权和去中心的紧张局势。两者都有过小企业和小资本主义力量较强的长久历史。两者都被外国评论为高度平等主义的社会,同时二者都是多民族国家,特别是与日本、韩国或德国对比来看。两者都有过大规模的迁徙——只是美国的迁徙是向境内的,通过大规模的移民,而中国的迁徙是向境外的,通过历史上的向外移民。两者都有独立、努力工作、开拓进取的观念,以中国的例子看,大量的华裔家庭几代人孤独居住于美国的小镇,开餐馆、开洗衣店。

如此看来,在文化、风俗、价值和实践(特别是政治实践)等方面,中国和美国常被认为完全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多相似点,是不是很有意思?面对中美关系中复杂的困难,我们需要更多对于普遍假定的逆转——例如,在朱镕基访美期间,比尔·克林顿对美国人说,那些忧心中国崛起的人,不要忘记了“羸弱的中国会带来危险,包括内部的冲突、社会的混乱和犯罪活动,会使其自身成为亚洲广阔的不稳定区域”。

文章摘选自《海洋上的美国霸权》,新世界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

《海洋上的美国霸权》

入选《大西洋月刊》年度最佳25本书

铺展大西洋沿岸各州鲜活的历史

讲述太平洋如何决定美国的未来

内容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东亚研究专家布鲁斯•卡明思以开阔的视野和天马行空般的叙事,回溯了美国从欧洲属地发展为超级大国的三百余年的历史,重点记录了西进运动从中西部地区向太平洋沿岸迁徙的历史进程,提出了这样具有创新性与挑战性的论点:美国与太平洋各国的联系对其未来的造作用,将超越其与大西洋各国的联系,美国的命运终将与亚太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布鲁斯·卡明思,生于1943年9月5日,美国最著名的东亚研究专家之一,古斯塔夫·斯威夫特和安·斯威夫特历史学杰出贡献教授,曾任教于斯沃斯莫尔学院、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后成为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主任。1999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国际史、美国与东亚的关系、东亚政治经济和美国国际关系,尤其对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抱有深厚兴趣。

2007年5月,卡明思因其在民主、人权及和平研究中获得的杰出成就和做出的学术贡献,成为首位金大中学术奖获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