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酒联揽趣!

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不衰,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其中酒联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酒文化载体。人们阅读一副酒联,不但会从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欣赏,可以得到启迪和激励。

很多酒联都活灵活现地刻画了饮者的豪情酒醉的快意,如兰州五泉山酒仙殿的对联这样写道:“酒当吃醉时,笑也真,说也真,露出真机,便带几分仙气;仙到修成后,天可乐,地可乐,得来乐趣,岂止一个酒狂。”这副对联写得淋漓洒脱,不遮不掩,将酒醉后的真情坦露无余,言外之意是在说:人间真情是在酒醉之后显露。也许,饮酒与成仙有关,但人能修成仙就不是像醉酒那么容易了。此联还采用镶嵌法两嵌“酒仙”二字,更是锦上添花。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产酒的名地,山西汾阳县城东北15公里,有一以酿酒闻名的古老村镇,镇上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井水芬芳甘洌。该村镇八槐街有一杏花村汾酒厂,所酿汾酒竹叶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厂门有联曰:“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这副酒联以飞鸟化凤、游鱼成龙作烘托,极力夸张酒醇。飞鸟闻香能化凤,游鱼得味能成龙,人饮了如此神奇的佳酿,又该怎样呢?言外之意,只有让酒客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有一些酒联并不完全着眼于酒,还着意于抒情写景,这样更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如山东某地一家酒楼上的酒联:“秋月春花名士酒;青山绿水美人箫。”月是秋月,山是青山;花是春花,水是绿水;酒是名士来饮,箫是美人来吹,真乃一幅赏心悦目的饮酒行乐图!还有一些故事联也与酒有关。传说有一天苏轼与秦观乘船外出,忽见岸上有一个醉汉,骑着驴东倒西歪地走着。苏轼出对道:“醉汉骑驴,步步颠来算酒账。”秦观一时不能对出,想着想着,忽见船尾艄公摇着船一俯一仰的样子,即对道:“艄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小小酒联不可小看,有时它可以拯救一家酒店。据说过去有家酒店生意萧条,几近倒闭。后来请一位秀才写了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或许是受到这副对联的感染,来店喝酒的顾客越来越多,很快生意日渐兴隆起来。

还有一些酒联,虽然联中没有“酒”字,但却处处关乎酒人、酒事、酒情,读来饶有风趣。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名扬天下,其嗜酒之癖古今驰名,有“酒中仙”之誉。“阶下举杯邀明月;篱边信步赏花开。”联中没有一个“酒”字,但却是一副酒联,且属对联中的晦明嵌字格,上联暗示,下联明嵌,上联暗嵌“酒”字,下联明嵌“花”字。所以今人王友才题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太白楼联曰:“我辈此中宜饮酒;先生在上莫题诗。”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一日与友人对饮时,曾吟一联曰:“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此联也没有一个“酒”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副饮酒联。上联中的贾岛,是晚唐著名“推敲”诗人,联语以其名字谐音“假倒”,描写出酒后的醉态,惟妙惟肖。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曾作《酒德颂》。下联以其姓名谐音,描写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宾主开怀畅饮、酒杯点滴无余的情景。谐音自然,雅俗共赏,妙趣横生。

酒联揽趣!

酒有好处也有坏处,当然酒联有赞赏性的也有嘲讽类的,如某君赠酒徒联:“红白相间,醉后不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只卖东西。”嘲讽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又如四川乡村里过去土地庙不少,用得较多的对联是:“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只要肥。”该联把那些掌管一方土地的小丑人物生动地刻画出来。过去的保甲乡约,就是最直接的敲诈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爷”就是比喻这些家伙的代表人物。联语巧绝妙极,堪称画骨之笔。

不仅酒店酒楼有酒联,一些酿酒企业也有酒联,以此提升形象、扩大宣传。如泸洲老窖酒厂中的酒联:“满座香浓评窖酒;丰楼诗景伴龙泉”“酒美香浓出老窖;水洌味甘在龙泉”“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以上酒联提升了泸州老窖形象,赋予了泸州老窖深厚的文化底蕴。陕西省凤翔县西凤酒厂的酒联“凤鸣一声传千里;酒涌万吨醉亿人”则道出了酿酒人的豪迈和自信。

更让人赏心悦目的是一些风景名胜的酒联,如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酒联“举杯邀明月;放眼看青山”,安徽滁县醉翁亭酒联“翁去八百年,酿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吉林北山玉皇阁酒联“五载我重游,桑海高呤诗世界;一层谁更上,乾坤沉醉酒春秋”。在如画风景中,酒助雅兴,文人挥毫,留下一段段佳话由后人品咂。酒未醉人,联已醺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