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顆子彈和一個火箭炮對射會怎麼樣?

城市大觀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

高速飛行的飛機撞上小鳥,都會發生事故。所以,這個題目的結果大家可以猜猜,畢竟沒人試過,試過的可能也死了,因為火箭炮一般都是用來洗地用的

題主說的是火箭炮,而不是便攜式的單兵火箭筒(單兵形式的大家都習慣於成為火箭筒),所以我就默認為是那種多管聯裝的大型武器裝備。而用火箭炮發射的武器叫火箭彈,那麼下面我就先來介紹一下火箭彈,然後再來分析子彈擊中火箭彈會有怎樣的後果。

火箭彈跟一般的炮彈不同,因為它是帶有自身動力系統(火箭發動機)的,體積相對來講都要比普通炮彈要大很多,由

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和穩定裝置。其中戰鬥部又包括引信、彈殼、炸藥等,而且整個彈體還需要發動機的燃料、尾翼這些,所以就註定了火箭彈的體積重量不會太小

大家看看上面那種表,這是其中一些火箭彈相關數據。上面的火箭彈射程都在40公里以內,彈體的重量都在60多接近70千克,長度大概三四米那麼長。當然還有更大的傢伙,比如我國的衛士-2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彈單體長度為8150mm,戰鬥部的重量就達到了250kg,整個彈體的起飛重量更是高達1575kg。感覺跟短程彈道導彈差不多了。那麼小小的子彈擊中這些大傢伙會怎樣呢?

上圖是一些子彈的口徑以及相關數據。子彈擊中火箭彈要想產生一定的效果,我覺得口徑很重要,畢竟口徑即正義,威力跟口徑一般是成正比的。

那麼我們首先排除手槍彈,因為雖然手槍彈的也有大口徑的,比如沙漠之鷹使用的就是.50口徑(12.7mm),但是因為裝藥量的以及彈頭質地(大多數為披甲鉛彈頭,質地較軟

)的問題,對火箭彈應該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至於步槍彈呢,步槍彈的威力可比手槍要大多了,動能一般能達到幾千焦耳(這裡就不全威力步槍彈和中間型威力步槍彈,以免太囉嗦),但是我覺得要想對火箭彈起到作用,那麼應該要用特種彈,比如穿甲彈、穿甲燃燒彈這些彈頭質地堅硬、穿甲效果好甚至帶有附加效果的子彈,用這些特種彈擊中火箭彈的話,應該能把它提前引爆。可能跟一些炮彈攔截導彈效果差不多

至於更大口徑.50BMG,這種子彈我敢肯定百分百會對火箭彈產生效果(如果能擊中的情況下),畢竟這種口徑的子彈是用來反器材的,對付一些輕裝甲目標都能起到作用,難道火箭彈的彈殼強度還能跟一些輕裝甲目標相比?應該不行,所以這種口徑的子彈是絕對能在擊中火箭彈的情況下把他引爆的。如果使用特種子彈,那麼效果會更好。

當然,子彈還有更大口徑的,畢竟不超過20mm都還算是子彈

,那些更大口徑的子彈,擊中火箭彈的話,肯定效果更好啦,這裡就不在討論了。

所以,綜上所述,子彈擊中飛行中的火箭彈,還是有可能引爆它的,當然你要使用威力足夠大的子彈,而且前提是能夠擊中它,這種概率應該跟小行星撞地球差不多。

以上觀點只是我個人看法,不對的地方歡迎評論區指正。

我是軍事問答達人哨兵ZH,領域解析,獨特見解,歡迎大家支持關注。


哨兵ZH


火箭炮的炮彈會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一臉懵逼地繼續向前飛去。而可憐的子彈則會被撞得身形扭曲,頹然掉地。

先來看圖,大家有個直觀的感受吧。下圖是子彈擊發的動態圖。子彈於槍膛中被擊發,在火藥氣體的推動下出膛。

一般小口徑步槍子彈全彈重在12-15g,彈頭重4-4.5g。而12.7毫米機槍子彈全彈重約120g,彈頭重約50g。

但是子彈重量跟火箭炮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一發火箭彈主要是由發動機推進裝置和戰鬥部組成,僅戰鬥部就重達幾十公斤。

下面再上一張火箭炮齊射的猛圖,大家好好看看這偉岸的身形和爆表的火力配置。真的還需要解釋二者相撞的問題麼。我想看圖應該也明白了。

因為二者巨大的重量差異,而且火箭炮彈的外殼要比子彈頭硬得多。

所以子彈和火箭炮彈相撞之後毫無疑問,火箭炮彈幾乎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就像我們走路的時候被路邊飛起的小石子碰了一下似的,幾乎注意不到的。

最後插句題外話,子彈和炮彈相撞的案例不好找,但是子彈之間相撞可是有物證的,看下圖。

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低,不到億分之一。

更有奇特的事情,僅供大家評判,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二戰期間一枚子彈擊中一個士兵的下身之後,直接穿透射入一名戰地醫生的腹部。最後竟然誕生了一名嬰孩。由於沒有合適的圖,暫且用這張經典照片代替吧。

由於此傳說過於離奇,本人不敢全信,發上來供大家評判。


世界兵器


子彈也分穿甲彈,高爆彈,燃燒彈,但關鍵是子彈和火箭炮彈接觸的幾率,這種幾率幾乎為零,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準備攔截火箭炮彈,用密集陣,730或1130,這些裝備就是為這種工作設計的,當然一欄一個準。但除了這些近防設備外,單純用子彈打火箭炮我覺著基本沒任何作用。


梁勇86304567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首先這並不是實戰中的一種作戰方式,只是一個假設。但我們可以中另一種情況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我們用軍艦上的近防炮攔截反艦導彈的作戰方式來分析一下。


軍艦上的近防炮,靠的是在短時間內發射出巨量的小型炮彈,在反艦導彈的來襲軌跡上形成一個彈雨陣,來襲反艦導彈極有可能與其中的一枚或幾枚炮彈發生碰撞,並且產生爆炸,讓反艦導彈在命中目標之前引爆。由此我們得出結論,若一發子彈與一枚火箭彈發生碰撞,是有可能引爆火箭彈的。


鋒芒FM


運氣好如果子彈命中引信並且威力足夠大的話有可能會爆炸,由於火箭彈已經具備飛行方向上的巨大動量,大部分破片會散佈到前方,如果距離很近任則然能對正面目標造成巨大殺傷。例如艦載近防炮如果在幾百米的距離才命中重型反艦導彈,那麼軍艦仍將遭受沉重打擊,當然這也好過直接被炸沉


舉起手來biu


一顆子彈在空中和一枚火箭彈相碰,如果子彈頭正面中心撞擊了火箭彈的引信,那這枚火箭彈會立刻爆炸。如果這枚火箭彈是光學制導的,那它的元器件受損即使不爆炸,也不可能飛向預定的打擊目標。再有如果子彈擊中了火箭彈的彈體,彈丸雖小但動能巨大,火箭彈遭此一碰必然會偏離目標。

密集陣系統的研發最初世是受到這個理論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