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邵阳米粉那么好吃,为什么没走出邵阳?

刘思涵集


我是武冈人,从小就吃武冈南门口米粉,听武冈人都夸南门口米粉天一,所以也认为南门口米粉是中国最好吃的米粉。后来因经常出差也吃了其他方的米粉,首先是邵阳市三眼井回民的米粉,臊子和汤好吃,粉太难吃,太硬,感觉半生饭一样。正宗津市牛肉汤绝对比武冈米粉好吃。长沙汽车西站附近有家羊肉粉馆,那口味吃了不会忘记,但和贵州思南羊肉粉比起来还是差一大节。湘西米粉臊子足,大块牛肉大砣猪脚但粉不好吃。桂林卤粉好吃就是牛肉太少,重庆米品种多,各有风味,但不合我的口味。因此我认为南方米粉各有的风味,都是地方特色,因此很难推广出去。能推出的必须是大众化但又有特色的口味,如津市米粉。


哈沙鱼


邵阳米粉是一款来自湖南邵阳的地域性特色美食,是当地的一种代表性风味小吃。邵阳米粉选用的是一种用纯米制作的圆粉,再搭配臊子、汤等,风味独特,邵阳人吃了一辈子也不会腻的。天使就是地道的邵阳妹纸,本篇就好好地来介绍下它吧!

邵阳米粉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米粉、臊子、汤

一、邵阳米粉的“圆粉”:

邵阳米粉所选用的米粉是一种用纯米制作的圆粉,从挑选大米时就要注意品种,如米类不能是单一的,而要将新米和陈米进行适量的搭配,这样做出来的米粉才会具有弹性,口感顺滑。说得稍微动听些,就是要选择本地的优质大米再放入资江河里的水进行淘洗浸泡发酵,然后研磨成米浆,接着经过压团、打团、榨粉一共是六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洁白光滑的圆粉 。


二、邵阳米粉的“臊子”:

在粉面上添加的菜品,又被称为臊子,在江浙沪地区一般称之为“盖浇”。而在邵阳,它就叫“臊子”,也就是湖南人传统理解的盖码。

邵阳米粉的“臊子”总是有经典的几款,比如大片牛肉、排骨、豆腐肉丝、木耳肉丝……各别店还会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如腊菌子、香肠等,还有一款三鲜粉的“三鲜”就是指的邵阳风味的蛋饺子搭配了猪肚、香菇,以及少量的木耳肉丝做为臊子。


对了,这里还可以特别说下邵阳的豆腐臊子,它一般会选用新鲜的水豆腐切成片状,然后再放入热油锅中将两面都炸至金黄色,接着等待凉却再切成长条状。最后加入辣椒小炒出香辣的味道,再加入些许汤水小煮片刻。这样的豆腐口感松软,咬起来还有着丰富的汤汁。

三、邵阳米粉的“汤”

关于汤水,其实这个也是各家邵阳粉面馆品尝到不同味道的关键处,因为每一家店都有属于自己的妙招。而有些店的米粉不好吃,也是因店家没有做汤的好手艺。邵阳米粉一般是选用优质的猪大骨或牛骨熬煮成鲜香的高汤,然后再加入八角、桂皮、罗汉果、茴香等中草药食材和油爆辣椒用小火慢炖。


除了辣汤,其实邵阳米粉也有一款完全不辣的:清汤排骨!

邵阳米除了这红通通的辣汤和各种哨子以外,其实还有一款清汤的,那就是清汤排骨。清汤排骨的汤水是用猪大骨熬煮的高汤,而排骨也是未添加辣椒的,所以它的口感会有些清淡。觉得太清淡的,可以自行少量地洒些辣椒。

邵阳米粉除了汤粉,还有一种拌粉的类型,用的也是邵阳本地出品的圆粉,但在制作过程有些区别。由于价格便宜,里面只简单地搭配了邵阳最经典的臊子,即豆腐和木耳。



邵阳米粉的派系

邵阳米粉其实分为两大派系,一是面向本地人的常规粉面馆,二是面向本地回族人群的回民粉面,这里主要说说第二个系列吧!

在邵阳,我们平时选邵阳粉面馆时,总会遇到许多“某记”粉面馆,比较有名的则是苏记、海记等,这是因为早在元末明初时期,元军占领了宝庆(邵阳的古时称号之一),当时就有众多回族官兵随军定居在这里,如今邵阳也是湖南省内回族最多的城市之一 。

因回族的饮食习惯和禁忌,因而邵阳米粉在市面上有许多回民食堂或是回民粉面馆,他们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臊子的搭配,都是牛身上的各个部位,如大片牛肉、生炒牛肉、牛肚、牛筋、牛排……汤则因为所用高汤的不同,在口感上也会不太一样。

为什么邵阳米粉没有在全国流传呢?

一、邵阳米粉所用的“圆粉”运送至外地不方便

在当地很少有人会在家自制米粉,一般是直接到各个粉面馆吃做好的。粉面馆的圆粉也都是米粉工坊每天将圆粉做好后陆续配送至各店,米粉讲究新鲜,因而外地的邵阳米粉店在进货渠道会相对麻烦。

二、邵阳米粉口感较硬

邵阳米粉在本地又被称为“干粉”和“硬粉”,相对而言的“湿粉”和“软粉”则是指广西的桂林米粉,这也是根据其口感的特色而定名的,因为邵阳米粉咬起来比较具有韧劲和弹性。另外邵阳米粉的圆粉在外形上也比较粗,因此很多人也叫它为粗粉。

三、邵阳米粉是一种地域性美食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就米粉的种类就有分很多,比如湖南米粉就有长沙米粉、邵阳米粉、津市米粉、衡阳鱼粉、湘西鱼粉……隔壁广西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等也都很有名。每一种米粉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一般来说都是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如果要融入其他城市,都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四、邵阳米粉重油重辣

邵阳是湖南的重辣地区,邵阳米粉的味道也是中辣至特辣的程度。邵阳米粉的圆粉煮熟后装入碗里,店家就会浇入一碗臊子汤,而这汤是红油辣汤,嗜辣的邵阳人更会自己再添加一些油爆辣椒进去。

因此,做为一款地域性美食,而国内各个城市也大多有着属于自己当地特色的米粉种类,邵阳米粉想要走向全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邵阳米粉对于邵阳人来说,重油重辣、口感具有韧劲等都是符合大伙的口味,但对于许多外地人(特别是不吃辣的)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去哪里可能吃到地道的邵阳米粉呢?

一、城北路

城北路是邵阳米粉的聚集地,这条路上有着多家老字号的粉面馆,如谢胖胖、曾记、刘老满、宝隆和、老曾记……这些店的特色是深夜还会营业,凌晨三点过去也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邵阳米粉。其中刘老满的卤味很不错!

二、居民楼附近

其实每个居民楼附近也都会有简陋的粉面馆,这种类型的店一般早上六点左右营业至早上11点左右,适合住在附近早起上班和上学的小伙伴,价格也相对比其他的粉面馆要实惠许多。这里推荐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老店,位于双清区政府对面的三爷粉面馆。

三、其他地段

1.大祥区红旗路的回民食堂很受欢迎,特别是每年过年期间更是排队排到路边,他们店的经典搭配是大片牛肉粉和糖油粑粑。

2.双清区东风路旁的高家巷有家亮亮饭店,是24小时营业的。除了粉面以外,还有水饺、馄饨、盖码饭、炒菜、卤菜等。

3.邵阳的许多小巷子里也能觅食到好吃的邵阳米粉,如板井巷等。


天使美食探店



邵阳粉最大的特点一是粉二是臊子。邵阳米粉用纯米制作,不加任何其他材料,新米陈米的配比让做出来的米粉弹性十足,是真正的米下来没有放很多明矾和石膏做的。而且正宗的邵阳米粉,红红的浮油是品质地道的表现。有时候会放馄饨一起吃,是经常的一种吃法。


这么好吃为什么没有走出邵阳呢?

一, 地不利。邵阳是个小县,它没有大的旅行线路,也没有太知名的地方能让人们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二, 邵阳米粉,缺少一个能把它推起来的故事,像云南的过桥米线那样,有着一个知名的夫妻恩爱的故事,能让它把一个食品瞬间变得知名。邵阳米粉,这是以地域命名的,肯定不会有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去吸引食客。

三, 不算主食。曾说道,南方米,北方面,我们的主食,还是以饭为主,虽然米粉也能吃饱,但不会天天吃,而且早餐的选择也多。

四,不算养生。邵阳米粉是辣的,这跟养生就扯不上关系了,米粉一般作为早餐,也不算大菜,没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注邵阳那些事


没有资江水,哪有邵阳粉。资江水是广西下来的喀斯特石灰质碳酸钙水质,做出来的米粉不会断,我以前在长沙做过邵阳粉做不出来,都是十厘米长容易断,这就是邵阳粉走不出的原因。而且邵阳粉必须要用陈年米做,才能做出来粗而壮的米粉。而且邵阳粉没有加过防腐剂都是当天现做现卖。别和我说干粉,干粉邵阳人根本不吃,如果谁的店用干粉做邵阳粉不出一个月绝对倒闭。邵阳的鲜粉只能保持12小时,时间长了会断,就算放冰箱也没有用就像邵阳人的性格,刚烈,不易保存。而且邵阳粉早上烫粉的时候一定要用冷水泡个十几分钟,应为是大米发酵的有股酸味。早餐店半夜四点开门有人送粉来,一锅大汤得熬足最少两个半小时。然后炒臊子,有大片牛肉,豆腐木耳,生炒牛肉,清炖排骨,这些是主流。最后来碗回民生炒牛肉粉的图片



暴风1234


我在很多城市都没有吃到过原滋原味的邵阳米粉。

邵阳粉跟其他地方的粉不一样。邵阳本地粉比较粗,带有一点独有的酸味。

1、也有些人接受不了邵阳米粉的辣度跟口感。喜欢它的人爱到心里去,吃不惯的人觉得邵阳粉有点硬,没有其他地方的软粉好吃。汤头有一层厚厚的红油,放上经典木耳豆腐的料子,再细细撒上一层青葱跟香菜,生蒜末可以随意添加。一口吃下去舌头都要爽掉。

有江西的朋友来邵阳做客,说我们的细粉跟他们粗粉一般大小,然后邵阳的粗粉快比肩上土豆粉了,很多城市的粉比较细软,清汤上放一点红油,很多人看到邵阳本地粉面上的一层红油,都觉得辣的飞起,没办法入口,但我觉得邵阳粉面的红油还好,特别香,其他地方闻不到这个味。

2、邵阳米粉是现做现卖的,所以外地很难看到现成的邵阳米粉,我奶奶早上起来要煮粉,都是一大早起来去三眼井菜市场的粉摊上买的,有些泡水的干粉做起来不是那个味道。煮好的粉在红汤里根根分明,在开水里翻滚也不会趴软断裂。

3、邵阳粉面上锅前会“冲凉”,煮好再用冷水过一遍,粉面更有弹性。每锅汤都是下午没啥顾客时,用一口大铁锅放足了料熬煮的,有时候饿狠了,连汤都全喝了。

因地区不同,群众接受度不一样,像在广东这些不怎么吃辣的地方开邵阳粉面店,当地人接受不了。而且工艺也比较特殊,所以我们在外地很难吃到“正宗”的邵阳粉。


一只蛋黄包Ya


说到邵阳米粉,我就想起武冈南门口的米粉。唾液酶就不停地分泌,口水都快要流了出来。这么美味的米粉为什么没走出邵阳呢?

我想原因是很多的,大致归纳如下:

首先,米粉的制作受地域的限制。米粉制作主要原料是大米、水。邵阳是“鱼米之乡”,生产大量优质的大米。用邵阳的大米和水做出的米粉有面条的劲道,有桂林米粉的细腻圆滑,而且粗大,吃起来让你回味无穷。风干后,在别的地方煮出来,味道就不同了。那有人说,可以到邵阳来吃呀?可邵阳以前交通不发达,想来,还得方便。不过,近几年有所改善。现在,武冈有了“邵阳武冈机场”,几条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之中。

其次,邵阳的米粉生产没有形成大规模,只是小作坊,在技术、包装、宣传等方面都力度不够。当今是信息时代,好的东西一定的宣传出去,别人才知道。邵阳米粉的宣传得加大力度。

邵阳人大都在外打工,致力于邵阳土特产的加工制造的人不多。同时,邵阳政府对邵阳本土建设应给予创造优越的条件,政策应落到实处。


布衣教书


为啥我一点都不觉得邵阳米粉好吃?我基本都不吃邵阳米粉,虽然我也是邵阳人[打脸][打脸]


Queenkang


邵阳米粉湖南邵阳地区的风味小吃,邵阳米粉历史悠久,邵阳米粉只是局限于湖南地区,尤其在邵阳范围内的影响力无同类美食可比。



邵阳米粉细长且有弹性,开水烫煮一下,加上辣椒臊子食用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为什么邵阳人中意的邵阳米粉无法风靡全国?只要出了湖南为啥基本很难吃到邵阳米粉了?

我觉得有几点原因,一是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有米粉,他们都结合了当地的风味,比如出名的有桂林米线,重庆酸辣粉等。二是邵阳人太能吃辣了,其他很多地方的人不能接受邵阳的爆辣。最后是邵阳地方偏僻,交通落后,邵阳米粉推广渠道受到很大的阻力。


邵阳


路过顺手答。可能不是走不出,而是变种了。

小时候经常吃的“濑粉”,看上去和邵阳米粉是同一类。不过我们通常用牛腩、瘦肉浇头,很少加红油。

如今广州还有更加“古老”的吃法,是用米浆代替白水做汤煮的濑粉,一大碗黏糊糊的,吃下去能顶一天,应该来源于码头文化。

另外,我还在湖南吃过更像邵阳米粉的小食。粉条稍微细一点,浇头有炒花生、豆腐干、香菜、干辣椒、木耳等等,汤面浮着红油,汤里有醋。

所以说这三者是不是同一个起源?


虎皮青猫的小窝


有历史记载,邵阳有盟华园的包子,周复盛的米粉,回民食堂的糖粑粑——回民食堂的前生就是周复盛。五六十年代回民的米粉糖粑粑就一直排队。小时候过生日去吃碗米粉,吃个糖粑粑就叫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