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貴族"和"平民"都能用的謂稱:"公"是如何"統一"古代中國的

“稱謂”伴隨著文明而產生,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演化,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特定時代的風雲氣象。後人觀之,從中總能探尋到當時社會的風俗禮節、厚重的文化氣息。“公”稱謂的背後,也曾與大時代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而大時代社會環境的變化也深刻地影響著“公”諡稱謂本身。

一、“公”諡稱謂產生

1.商代出現

“公”字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據《史記·殷本紀》記載:“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當時的三公是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原始雛形,由商王臨時委派官職,不固定且沒有明確的分工,也沒有固定的職位,因此那些有官務在身的人被稱為“公”,用以區別於閒雜市井小民。

同時,由於商代處於父系血緣關係統治之下,男子在氏族中通常握有重要的決策權力,這一點在封建家族制形成後更為明顯,因此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開始注重區分輩分,講究倫理秩序和家庭關係,於是一些部族的領袖也被稱之為“公”,

以表示年長而有威望,帶有禮敬的意味。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在商代時,人們潛意識下已經存在了一種尊卑意識,這種淺層的尊卑意識用來區分平民和為官者、領袖人物等等,“公”是下對上,位卑者是對德高望重者的尊稱。

2.西周推廣

西周時期,周及其諸侯國開始廣泛地推行諡法制度,即根據人生前所行事蹟給與或褒或貶的一種稱號。“諡者,所以別尊卑,彰有德也”,正是對諡的最好解讀。周天子設分封,封疆建國,少數貴族功臣被稱為“公”;周天子設五等爵位制,“公”又是五等爵位制中的最高一等。在這一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物譬如出身於貴族家庭,抑或是朝廷的重臣、功臣,才可以被稱之為“公”。

譬如隨輔佐周天子伐紂滅商的“周公”(武王姬發之弟)、“召公”(也是文王姬昌之子),又譬如周代諸侯中的 “宋武公”“衛莊公”,“公”諡稱謂已經由最初只存在於人們意識形態下的觀念,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物化、實質性的標識。它作為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是王公貴族才能擁有的頭銜和稱號。

二、“公”諡稱謂的內涵

1.爵位

春秋戰國,周王朝衰落,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氏族土地所有制,舊的王朝體系崩塌,建構的制度也已然消解,各諸侯國有了自己的君主,諸侯們在自己諡號之後加上“公”,用來表示自己的爵位,如這一時期的魯惠公、鄭武公、齊僖公。

這點可在顧炎武所說的“平王以後,諸侯稱為公”尋找到蛛絲馬跡;同樣,《國語·周語》中也記載“鄭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貴也”,這裡是說鄭國君主是世襲伯的身份地位,而晉國、齊國、魯國的君主血緣出身即為侯,因此他們的臣民也尊稱其為“公”;後來還有名留青史的晉文公、齊桓公、秦穆公,這裡的“公”字表示的都是爵位的含義。

在這一時期,作為爵位的格式已經慢慢地固定下來,譬如以上提到的齊桓公中“齊”是國號,表示治理或隸屬的國家,晉文公的“晉文”和齊桓公的“桓”都是諡號,而“公”就是爵位的象徵。將三者有機結合,表達了對功績的讚美、對地位的尊崇。

秦漢時,文臣武將在治國平天下上成為統治者的重要輔佐者,被尤為看重。統治者稱文臣武將為“公”,譬如在這一時期,孔子“宣尼公”、劉伯升“齊武公”,劉仲“魯哀公”,以諡為一種評價,“生無爵,死無諡”迎合政治目的,又成為維護統治一大法寶。漢制雖多襲秦法,但其諡法制度也略有不同。

先秦時,各個諸侯爵位名雖然有差,但諡一律稱“公”;而漢時“爵非列侯,則皆沒其高行,不加之諡”,意思是說爵位稱號與諡號總是固定保持一致。漢制曾有如下規定:“承秦二十等為侯,金印紫綬,以賞有功”,固漢時,諡為“公”位者,爵必為“侯”。

2.稱呼

在東周向秦漢跨越的時代,奴隸制度漸漸瓦解,一些固有的文化慢慢腐蝕。同時由於列國紛爭,戰亂不休,“公”字也在這樣的時代下,被打上了烙印。如果說先秦時期,這個字表達的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特權,那麼在這個社會秩序由下至上土崩瓦解的時代,舊王朝所有的一切都是被蔑視的。

“公”作為隸屬於舊王朝的文化現象也遭到了衝擊改變,開始在民間傳播,並被當對身份低微者的蔑稱。秦漢建立,奴隸制度進一步瓦解。春秋戰國地位低下的小民、小吏的社會地位上升,“公”也就轉化成了對平民百姓的稱呼,不再具有蔑視的性質。

這一時期“公”本身的適用範圍在擴大,逐漸演化為社會交際的常見尊稱,並會隨著身份和語境的改變發生不同的變化,人們對國君、貴族、文臣武將、甚至是對庶民也可以互相尊稱為“公”,平民百姓之間交往也可以互相稱之為“公”。這一點在《史記》裡尤為常見,可以考證。

《史記·項羽本紀》中寫,“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即高祖對張良的稱呼;

《史記·秦本紀》中寫,“郎中令與樂俱入,射上幄坐幃。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擾不鬥。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內,謂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即是秦二世對宦官、庶民的稱呼;

《史記 ·陳涉世家》中寫,“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說的內容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前去戍邊,並勸導士卒小兵一彤加入起義大隊,

用的稱呼即是“公” 。

上例中可見,“公”發展成為通俗化的相互稱呼用語,表達尊重對方的含義。《釋名·釋親屬》記載“公,軍也。君,尊稱也”,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公”作為稱呼參與人際往來,其用語的範圍不斷擴大。

三、“公”諡稱謂變化的原因

1.文化的“封閉性”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封閉性質的文化,這種封閉性主要體現在固定式的傳承和單一的演化上。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年漫長的歷史,封建傳統禮制中展現的倫理道德、等級觀念,正是其“封閉性”的體現,但同時也造就了文化的獨特性。

正是這種觀念下,要求古人在政治、經濟上安於個體地位,要求古人在行為上踐行“君臣禮、明尊卑、長幼序”,這樣方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社會等級、身份地位、尊卑貴賤、長幼輩分。這是先秦時期出現“公”諡稱謂作為封建王朝爵位的象徵原因之所在。

2.集權政治的“產物”

而秦漢是大一統時期,也是中國社會從封建王朝走向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時代。中國社會內在結構的巨大改變的同時,統治者也將新的治理模式推廣開來,即新的郡縣制取代了舊式的分封制。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官銜、不同的職位,所以對應的稱謂也開始複雜化起來。

由於官銜職位是能夠體現一個人身份地位和尊卑關係的重要標誌,同時又繼承了先秦時期“長幼有序,貴賤有等,貧富有別”的思想內核,因此必然導致稱謂領域新一輪的更新與變革。

“公”諡稱謂內涵的發展,恰恰由這一時期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決定的。並且隨著社會變革實現了兼收幷蓄:繼承了先秦時期精神內核,又在春秋戰國得到了主體範圍上的突破與發展,折射出秦漢時代相對開放、包容的文化環境。

3.人際中的“氾濫使用”

這一方面是大時代背景的產物,另一方面也在於人們之間的相互交往逐漸複雜化和精細化的現實要求,皆源於不同時代人們社會觀念的改變和民族心理特質,也反映著人們內心的價值觀的日趨變化,代表著封建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的瓦解,尊卑貴賤的倫理道德在人們心中的淡化,特別是對下層群眾的平等意識在逐漸增加。

正如《中國文法要略》中所說:“中國舊社會的習慣,社會地位較低的對於社會地位較高的,得用尊稱,一般來往的人或路人得用尊稱,有時連地位高的對於地位低的也用尊稱,這是禮貌。”“公”稱謂本身內涵的變化,正符合了這樣的內在發展規律。

在東周時期,“公”諡稱謂詞語使用範圍在不斷擴大,原本僅僅適用於君王貴族的尊稱,而在秦漢時期,卻已為平民百姓在日常交際中所廣泛使用。我們通過《史記》《國語》《釋名》等一些列的史作中對“公”字稱謂的使用研究發現,東周距秦漢不過幾百年,並不遙遠,這個稱謂沒有侷限在貴族之間,而是承襲前代特點,一直沿用、發展、演進、創新。

四、結語

探尋“公”諡稱謂的社會內涵,我們能總結概括出以下特質:作為一種稱謂,它深刻地體現著“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秩序觀念,並指導這我們的生活與實踐,保留著中華民族家國天下的社會心態,對謙遜知理的恪守。

在“公”本意完成貴族化向平民化的過渡以後,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冠,而是隨著歷史潮流,逐漸變遷,融入每個時代特定的文化。

縱然在當代亦是如此,“公”字稱謂以其頑強生命力在“中國漢字語言學”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保留著幾千年的歷史,供後人參考;亦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情感心理,等待著後世學者的研究、探索與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