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婆婆也不是多壞心眼的人,我也不是不講理的兒媳婦,為何就是合不來?

加油鴨的日常


講個段子。

張大媽和樓下鄰居聊天,抱怨自己兒媳婦今天8點鐘才起床,自己命苦,一大早起來做早餐。兒媳婦太懶了,吃完飯不洗碗,還讓兒子洗。自己的兒子從來不捨得讓他洗碗。樓下鄰居問張大媽女兒怎麼樣,張大媽自豪的說起來:”女兒很幸福,家務活都是她婆婆做的,想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起床。“

這就是區別,女兒就是有福,兒媳婦就是懶。兒媳婦昨天晚上公司有事情,晚飯後在房間裡改數據,一直到凌晨兩點才睡。一週上了6天班,好不容易今天週末休息一下,起晚點,還被這樣數落。

多換位思考,多包容。婆媳永遠不能成為母女,但是為了一個共同最愛的人,可以一起努力相處。


煙波浩渺丁


我跟你想的一樣,也有疑惑,我的婆婆也不算特別壞心眼,但是有時候她確實有些做法讓我感覺到寒心,比如她會耍心機,剛吃完飯她就趕緊抱娃,我看到她抱娃我就洗碗,碗剛洗完她就把娃給我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是會讓我覺得她想讓我幹活,我心裡很不舒服。如果是我親媽會有這樣的情景嗎?不會,我媽不會因為我不幹家務跟我耍心機,並且我媽是怕我凍著餓著,家務也基本上不讓我乾的。婆婆永遠不可能像親媽一樣對你,你不是她的孩子,你餓肚子她不會心疼,親媽會,這就是區別。如果你對她抱有期待,覺得她應該像親媽那樣對你,那你就錯了,因為你的期待她不會給你。她幫你帶孩子你應該感激,她不幫你帶,你也沒有理由責怪她,如果你說那是她孫子她應該帶,那你還是娃他媽呢,誰跟孩子更親?當然是你。女人跟男人不同,女人跟女人之間相處久了必然會產生矛盾。有段時間我也內心鬱悶,甚至半夜醒來想到寒心的事情,我就會輾轉反側,後來,我在網上看到網友的回答,做兒媳婦的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拿婆婆當親媽看待,不要對她有期待,但要尊敬她,感恩她的幫助,凡事能自己來就自己來,心胸放寬廣一點,,相信婆婆也會慢慢改善她的做法的。記住,永遠不要對她有太高的要求。


毛毛情感分享


你沒有詳細描述,我也不知道你們哪兒合不來!說我吧,我婆婆人很好,我也講理,但是難念有矛盾,比如我婆婆會翻我的東西,把我孩子的玩具在我們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送給大姑姐的孩子!當然大姑姐孩子的玩具也會這樣成了我孩子的,因為這個我們倆就有些矛盾!我的東西,我媽動暫且還需要跟我說一聲,但她不說我接受不了!孩子的玩具不翼而飛,孩子哭鬧,我也奇怪,在家也沒人來能丟了嗎?她也不告訴我送人了,等我去大姑姐家發現跟孩子的一模一樣!平時玩具找不到了她會幫忙找,但是送人的玩具我說找不到了她不吱聲,等我說姐姐家有一模一樣的她才說送給他們了!孩子拿回來的玩具我也說過,原本窩常不在家也不知道,但是大姑姐的孩子來了就會忽然拿起一個玩具說是她的,我問不是你給妹妹的嗎?她說不是!孩子也不小了,然後我孩子不讓,姐姐也不讓,就打架,事後我問婆婆,她說孩子喜歡就拿回來了!她也不會拿別人的,反正就是我家和大姑姐家!她原本就是覺得一家人沒那麼多區分,但是我覺得不好!這就是矛盾。其他的也有,她也不是要佔誰便宜,基本都是為家好,但是就是欠妥當!我覺得只能坐下來就事論事。多溝通!


數拖把的女子


我是遠嫁,第一年去婆家過年。初二大姑姐回不了孃家,等過幾天再來。婆婆說,她真可憐,初二都回不來。

我呢,遠嫁,到婆家過年,過完年,回去上班,連孃家的門都看不到。

今年他們來我們這過年,老公回來以前,一日三餐,我買菜做飯洗碗打掃衛生。平時不吃肉,現在都拿出來炒菜。

等老公回來了,頭一天晚上回來了,第二天早上去菜市場,婆婆說,今天買點排骨,我掏錢,我給咱們燉排骨。

是,她沒有什麼壞心眼。但她更多的考慮的是自己的兒女。

至於媳婦,那就抱歉了。

頭一年,還可以說這兒子剛結婚, 還沒習慣家裡多一個人,更沒有想到兒媳是遠嫁。

到了今年,我只能給老公說,你不回來,你老孃就不買肉,你一回來就買,是不是我們娘倆不配吃排骨呢?

老公也覺得這個確實容易讓人有想法。


婆媳,合得來則合,合不來也不要強求。畢竟兩輩人,觀念差太多了。

不是兩個好人,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和諧相處。

結婚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遇到了對的那個人,都指著可以地老天荒,白頭偕老。

結果離婚的還不是一個一個的。

我老公以前老說,婆婆就是媽.

現在不說了。我跟我媽吵架,我能跟婆婆吵架嗎?

當然也有婆婆說了,我跟我兒子女兒吵架,我能跟兒媳吵架嗎?

所以,這種靠婚姻維持的關係,保持點距離比較好。

所以不用強求,基本的禮貌就行。


小布頭


只能說是生活習慣不同,消費理念不同才產生的矛盾和摩擦讓婆媳合不來。我剛結婚的時候也是這樣,我消費注重品質,婆婆只圖便宜就行,看我和老公花錢多了點就難受,後來搬家了遠離婆婆了就好了。她做事馬虎,不講衛生,我搬家了也是眼不見為淨。


現實沒你想象中的美好


婆媳合不來現象比較常見,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婆媳沒有血緣關係。

媳婦嫁到婆家,儼然一個外人,在婆婆眼中,媳婦或許就是一個外人。

如果媳婦八面玲瓏,會把婆婆哄的團團轉,自然平安無事;如果媳婦情商一般,自然硝煙四起。

其次,家庭地位之爭。

婆婆一直是家裡的裡外一把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家裡的事,婆婆說了算。

突然來了個媳婦,要把持這個家,婆婆心裡自然不爽,臉色自然難看,當然媳婦也不是好惹的,自然矛盾四起。

再者,生活習慣不同。

媳婦是新生一代人,習慣於熬夜玩手機,經常很晚才睡覺,十二點睡覺是常事,早上睡個懶覺也正常,而這點,婆婆往往不可容忍,情商低的會指桑罵愧。

你說,婆媳關係能好的起來嗎?

最後,小孩誰帶的問題。

媳婦一般不喜歡帶小孩,婆婆帶不帶小孩要看心情。有的媳婦要上班,沒空帶小孩,指望婆婆帶,有的婆婆願意帶,有的婆婆不願帶。

媳婦做事伶俐的,會哄的婆婆團團轉,會買衣服給婆婆,會把錢給婆婆用,知疼知暖,這樣的媳婦婆婆怎麼不喜歡呢,多幾個孫子孫女婆婆也樂意帶。

綜上所述,婆媳合不來是正常的,是多方面因素決定,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多瞭解、多交流、多磨合。只有這樣做了,婆媳關係才能得到徹底解決。


心靈語絲


這個話題有點意思,婆婆既然也不是多壞心眼的人,你也不是不講你的兒媳,為何合不來?就你所說的這些事不僅僅是你一家有這現象別的人家也會有。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關鍵在於如何去溝通協調和妥善處理。問題的焦點;以你看問題的思維和角度認為婆婆經常都是吃完飯就去抱孩子你去洗碗,心有不滿對她產生一些看法也是難免的能夠理解。

常言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牙齒和舌頭本是天生一對,有時候舌頭也會被咬的流血不止更何況是人。相處久了產生一些嗑嗑碰碰在所難免,相互尊重換位思考很有必要,如果你是婆婆看到兒媳每天都是吃完飯抱著孩出門或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間裡,你是什麼感覺又會如何去評價她的為人?是否會覺得她心機太重?既然覺得婆婆不是有多壞心眼飯後幫你抱孩子,作為一個講道理的兒媳婦也應該心存感激而不是認為她經常如此別有用心,無論幫你多少忙總比袖手旁觀好的多。憑心而論如果她連孩子都不幫你抱,吃完飯碗一推嘴一擦就串門去打麻將或是去跳舞,那你是不是會被氣發昏和吐血?

婆媳之間都應該換位思考彼此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以自己的思維和猜測去看對方,多一分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相互猜疑看不順眼,心平氣和理性對待自然會感覺到什馬都是浮雲。


飛燕迎春3757


媳婦心中婆婆不是親媽,,婆婆心中媳婦兒不是親閨女,所以婆婆和媳婦合的來的少之又少。

能在一個屋簷下,沒大的予盾,能和諧生活就不錯了。





不是鳳姐的姐


自古就有婆媳矛盾,合不來很正常。

第一,婆婆的生活習慣和兒媳的不一樣,在一起住的話容易產生矛盾。

第二,育兒觀念不一致,容易產生分岐。婆婆們都比較寵溺孫兒孫女,有時候小孩做錯事了,她們一般捨不得訓斥,而兒媳對小孩比較嚴格,如果住在一起,時間長了容易產生矛盾。

第三,婆婆和兒媳沒有血緣關係,他們都是因為愛同一個男人才建立起來的關係,有時候可以對自己的媽媽隨便說話,說錯了自己的媽媽也不會生氣。而對婆婆只能尊敬,不能亂說話,說錯了,婆婆會說你沒有家教。

所以說,即使婆婆也沒多少壞心眼,兒媳也很講道理,如果住在一起的話,也是合不來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住在一起,有空的時候,經常帶著孩子去看看婆婆。平時也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對婆婆做到尊敬就可以了。

我是有風亦有你,謝謝您的關注和閱讀。



有風亦有你


自古婆媳姑嫂都不和,也不是說都是惡婆婆,惡媳婦的,主要還是生活習慣不同,還有就是兩代人想法的不同才不和的。說實話,女兒跟自己親媽都會吵架的呢,更何況是婆婆。

要想婆媳關係融洽,每人都要退讓一步,生活才能美好。

作為婆婆,媳婦也是別人家寵愛下長大的孩子,到了夫家,要適應一個新的環境,適應一個新的生活習慣是不容易的,她來也是因為愛你的兒子,所以如果你也愛你的兒子,就要包容一下她,畢竟習慣不是一下就能改過來的。

作為媳婦,初為人妻,多了個新媽媽,新爸爸,也要尊重老人,雖說不是親爸媽,但是他們是你愛的人的爸爸媽媽呀,所以有些時候也是要忍讓一下的,不能什麼事情都要按自己想法來,你是來融入到一個新家庭的,不是來改變一個家庭的。

作為丈夫,一家之主,兩個女人都依賴著你,你要做到公正,而不是一味地偏向任何一方,你的立場更關乎著整個家庭的和諧,你要成為兩個女人之間的柔化劑,這樣家庭才更美滿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